根据最新证券研究报告,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当前农药市场短期价格处于相对底部区间,长期产业链布局多点延伸。2024年6月16日,该指数报76.99点,同比去年下跌11.4%,环比上月下跌1.09%。在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去年有72%的产品价格下跌,而环比上月则有73%的产品价格持平,6%的产品价格上涨。主营产品价格可能已触底,市场底部回暖可期。
广信股份作为光气法农药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敌草隆和草甘膦等。公司正通过发挥光气资源优势,推进新项目建设,如年产4万吨对氨基苯酚项目,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主业竞争力。同时,公司也在向下游丰富农药产品类型,多个项目如茚虫威、噁草酮、嘧菌酯和环嗪酮等正在有序推进中。
光气因其高毒性和生产潜在危险性,准入门槛较高,但其在农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利用光气生产农药具有生产消耗少、成本低、污染少等优势。广信股份拥有32万吨/年光气许可产能,位居农药类民营企业首位。公司以光气在农药领域的应用为核心,持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规划了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新增产能,并布局农药产品上游中间体,形成农药原药和精细化工品双轮驱动格局。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看好公司完善的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以及加速布局医药中间体和新材料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有望改善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但考虑到农药市场景气度低迷,报告下调了公司2024年至2025年的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4亿元、14.21亿元、18.96亿元,同比增速为-22.6%、+27.6%、+33.4%。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0X、8X、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环境保护风险以及宏观政策风险等。重要财务指标显示,公司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毛利率、ROE等均有不同程度变动。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进一步展示了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详细数据。
最后,报告包含分析师声明、免责声明和投资评级说明,强调报告信息来源于公开市场信息,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且投资决策与华安证券及其关联机构无关。
阅读全文普冉股份(688766)在2024年一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98.52%,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277.41%,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1.8%,同比增加9.63%。公司在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方面均有所下降,显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回暖和市场份额拓展策略的有效执行,公司业绩显著提升。NOR Flash和MCU产品线均已止跌,产品单价逐步修复。
进入二季度,普冉股份4月至5月的营业收入约为3.37亿元,同比增长131%,得益于下游市场景气度的复苏,产品出货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1月至5月累计出货量约35亿颗,较去年同期翻番,单颗均价比去年高出1%,目前手头订单约1.7亿元。
回顾2023年,尽管半导体设计行业处于低谷,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缩减,普冉股份依然积极拓展市场份额,推进海外业务布局,成功导入多家知名大客户,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公司连续五个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024年Q1单季营收创历史新高,毛利率水平实现季度环比改善。
普冉股份主营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及衍生芯片设计与销售,包括NOR Flash、EEPROM、微控制器芯片和模拟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控、光伏及车载等多个领域。凭借低功耗、高可靠性的产品优势,公司在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领先。公司与供应商保持长期良好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产能保障,同时在国内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网络。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45%,截至2023年末已申请143项专利,2024年计划申请不少于50项专利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公司持续加大人才投入,扩充研发团队,激励计划覆盖全体在职员工的70%。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预测,普冉股份2024-2026年将实现营收16.55/20.86/25.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7/3.35/4.13亿元,对应PE为36.01/28.74/23.3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晶圆价格波动风险和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波动风险。
阅读全文昊华科技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同意注册批复。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在打造全球氟化工综合企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昊华科技计划向中化集团和中化资产发行股份,以收购中化蓝天100%的股权,并募集不超过45亿元的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扩产氟化工产品,包括新建2万吨/年PVDF项目、2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等,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氟化工和含氟气体板块实现强链补链,尤其是在锂电池产业链方面的明显补强。
中化蓝天作为中国中化集团下属的氟化工企业,拥有从萤石资源到HF再到氟碳化学品/氟聚合物/氟精细的全产业链条,其产品涵盖含氟锂电材料、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以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昊华科技专注于PTFE高端氟聚物和氟树脂,与中化蓝天的氟化工板块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互补和协同。此次重组完成后,预计将推动昊华科技的收入和利润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投资建议方面,分析师认为昊华科技凭借其深厚的研发底蕴,已经成为一家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的平台材料公司。公司选择的赛道持续高增长,同时聚焦高端化、差异化,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周期性减弱。在“十四五”期间,公司的资本开支加快,预示着公司将进入高速成长期。预计昊华科技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0亿元、12.37亿元和13.08亿元,EPS分别为1.05元、1.36元和1.44元,对应PE分别为28.60X、22.19X和20.98X。因此,维持对昊华科技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安全生产风险、环境保护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以及股权激励不及预期等。
在财务指标方面,昊华科技的主要财务指标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52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00百万元,毛利率为26.7%,ROE为10.5%,每股收益为0.99元。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毛利率和ROE也将保持稳定。
最后,报告中的免责声明指出,本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本报告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同时,报告还包含了投资评级说明,对不同评级的定义进行了详细阐述。
阅读全文同惠电子(833509.BJ)在2024年6月25日的北交所信息更新中,维持了“买入”的投资评级。该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营收3157万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440万元,同比增长21%,扣非归母净利润398万元,同比增长121%。公司坚持研发和营销双轮驱动战略,不断深耕电子测量领域,拓展产品应用范围,为业务增长提供动力。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同惠电子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实施细则,这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公司带来替换市场的机遇。此外,公司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了先进功率芯片测试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功率芯片测试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同惠电子在消费电子、通讯、半导体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产品种类丰富,下游应用不断开拓。公司的TH2851系列、TH511/512/513、TH1991系列、TH2690系列产品销售收入逐年增加,测试产品覆盖了二极管、MOSFET、IGBT以及第三代半导体SiC、GaN等新型器件。同时,公司的TH73000系列大功率可编程交直流电源在大功率AC电源领域具有开创性作用,逐步扩大市场空间。
然而,公司也面临市场竞争风险、下游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开拓受阻风险等。开源证券研究所对同惠电子的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进行了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70/0.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1/0.43/0.5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1/15.9/13.3倍。
开源证券提醒投资者,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用于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4、C5的普通投资者。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投资决策。
阅读全文科达制造(600499.SH)近期面临锂电行业压力,碳酸锂价格自6月18日起回落至10万元/吨以下,受高供应高库存影响,价格波动频繁。公司持股蓝科锂业43.58%,尽管投资收益丰厚,但受锂价下跌和成本上涨影响,利润回报减少。此外,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保护措施升级,进一步加剧了锂电产业链的波动。
在陶瓷机械领域,科达制造海外订单占比已超过65%,海外建材市场吸引力强,科达陶机助力出海。2023年以来,福建企业投资超10个海外陶瓷厂项目,主要区域包括沙特、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秘鲁、约旦等。科达2024年第一季度海外陶机订单大幅增长,海外占比已超65%。欧洲头部陶企设备更新、降本需求同样值得重视。
非洲经济增长势头领先全球,东非将成为非洲内增长最快的地区,2023年至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由1.5%增至5.7%,西非由3.6%增至4.4%。科达在非洲多国布局产线,加纳、秘鲁、肯尼亚、坦桑尼亚和科特迪瓦等国经济增长表现良好。
科达制造在非洲的建材产线布局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2023年非洲多国货币持续贬值,但今年有所缓和。汇率回升型国家如肯尼亚先令兑美元汇率已显著回升,而加纳塞地和坦桑尼亚先令则继续贬值。
投资建议方面,科达制造作为陶机龙头,其地位稳固,纵深陶瓷产业链,积极布局非洲陶瓷产业,并拓展洁具、玻璃品类。同时,公司在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方面有序推进,延伸锂电新能源业务,发展新增长极。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7.3、19.2、22.0亿元,现价对应PE为9、8、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海外建材竞争加剧、汇率波动较大、国内陶瓷机械需求下降过快以及碳酸锂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将保持增长,但增长率有所波动。每股收益和PE、PB等估值指标也有所变化。
免责声明提醒,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内容而取代个人独立判断。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撰写,但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公司于发布当日的判断,预测方法及结果存在局限性。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证券的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相关服务。
阅读全文潍柴动力作为重卡行业的发动机龙头企业,正站在新一轮行业复苏和出海爆发的起点上。公司不仅在传统重卡业务上持续保持领先,更通过前瞻性的业务布局和多元化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业绩韧性。
公司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战略性收购,逐步拓展到大缸径发动机、叉车、液压、农机等新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业务结构。2023年10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明确了2024-2026年的营收和利润率目标,显示出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坚定信心。
在重卡业务方面,潍柴动力凭借内需的底部复苏、天然气重卡的结构性机遇以及出口的持续高景气,有望迎来3-5年的持续上行周期。2023年公司重卡出口量同比增长51%,显示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在天然气发动机市场的占有率高达64.66%,将从油气价差的持续高位中受益。
在新业态方面,潍柴动力的大缸径发动机业务凭借高性价比和短交付周期快速抢占市场,下游数据中心等需求的持续扩容为该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凯傲叉车和智能物流业务随着订单结构优化和电动化进程的推进,有望持续改善盈利。林德液压业务2023年在国内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52%,市场空间广阔。农机业务受法规切换影响,市场需求阶段性受影响,但随着行业复苏,雷沃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9亿元、133.2亿元和157.0亿元,对应的市盈率为11.5、10.0和8.5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地位和未来业绩的高增长预期,给予2024年15倍市盈率,目标价19.9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重卡行业复苏、重卡出口、天然气价格波动以及新业态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潍柴动力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快速增长,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期间费用率长期维持稳定,成本控制较好。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潍柴动力将继续凭借其在重卡发动机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在新业态领域的积极布局,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的稳步推进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潍柴动力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阅读全文中国研究部门于2024年6月24日发布了关于石头科技(股票代码:688169.SZ)的公司更新报告。报告中,分析师赵旭东将该公司的目标价定为466元。截至2024年6月24日,石头科技的股价为404.76元,较上证指数的2963.10点表现出色。公司总市值达到532.58亿元,主要股东昌敬持有22.10%的股份。每股净值为89.59元,股价与账面净值比为4.52。
石头科技的产品组合主要集中在智能扫地机及配件(93.4%)和手持吸尘器及配件(6.4%)。公司近期发布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旨在通过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推动公司营收增长。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每股208.2元,拟授予5.4万股,对象为公司的29名管理、技术及业务骨干人员。考核目标为2024-2027年公司营收较2023年增长不低于10%、14%、18%、22%。
报告指出,石头科技近年来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21-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8%。2024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复苏态势明显,1-5月线上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1.1%,均价同比上涨3.8%。公司新品P10SPRO、G20S在不同价格区间表现优异,市占率稳步提升。此外,公司在美国线下渠道取得突破,成功进驻Bestbuy线下门店,海外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分析师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30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16%、15%。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9.8元、22.9元、26.4元。当前A股市盈率(PE)分别为20倍、18倍、15倍。鉴于公司营收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分析师给予石头科技“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包括价格竞争激烈、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回暖不及预期、海外渠道拓展不及预期以及贸易战风险。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6年预测期间,石头科技的纯利、每股盈余(EPS)、股利(DPS)和股息率均呈现稳定增长。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预计逐年上升。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所波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现正增长。
报告最后提醒,此份报告由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编写,仅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报告内容可能在没有事前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更,投资者应谨慎对待。
阅读全文松井股份(688157.SH)作为3C涂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正积极拓展其在高端涂料市场的业务版图。公司在2024年6月25日的报告中获得了“买入”的首次投资评级,展现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松井股份的总市值达到37.02亿元,流通市值同样为37.02亿元,拥有1.12亿股的总股本,流通股本亦为1.12亿股。近三个月的换手率为44.97%,股价在2023年下半年呈现波动态势,最高点达到60.46元,最低点为26.69元。
公司专注于3C电子涂料的研发与生产,且正向汽车涂料等高端领域发力,预计在2024至2026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实现显著增长,分别为1.27亿元、1.86亿元和2.47亿元。每股收益(EPS)预计分别为1.14元、1.66元和2.21元,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29.15倍、19.91倍和14.98倍。公司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加强研发投入,自2019年以来,研发支出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10%,这一比例的持续高企,体现了公司对高端涂料应用领域进发的决心。
在消费电子涂料领域,随着全球3C电子产品需求的复苏,公司将显著受益。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C的出货总量达到8.27亿台,环比增长16.79%,同比增长0.81%。此外,公司在乘用汽车涂料领域的布局已初显成效,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车企将为国产涂料企业带来更多市场份额。
松井股份在国内外业务布局上持续发力,通过增资广西贝驰汽车科技、华涂化工(吉林)等子公司,加快在汽车涂料领域的布局。同时,公司在湖南、广东、上海、北京设立研究院,形成了全国“华中-华东-华南”三大主要研发技术平台的布局。国外业务方面,公司在越南、印度设立孙公司,以辐射东南亚及印度市场,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公司营收自2019年以来稳步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43.53%。公司期间费用呈增长趋势,主要由于管理人员增加、新项目投入运营以及持续加强研发投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09万元,同比增长298.31%,显示出公司业绩的强劲增长。
在涂料行业中,松井股份等国内企业正逐步推进国产替代,拥抱千亿美元的涂料市场。随着国内涂料生产技术的创新性突破和企业加强海外战略布局,中国涂料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在3C涂层材料领域,随着全球3C电子产品需求的复苏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的增长,涂料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在汽车涂料领域,国产涂料企业如松井股份和东来技术正在积极布局,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内外饰颜色的个性化需求。汽车涂料可分为车身原厂漆、汽车修补漆和汽车零部件涂料,其中松井股份等企业在汽车零部件涂料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动力电池绝缘涂层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UV绝缘涂层作为一种替代PET蓝膜的可行方案,具有固化时间短、粘接强度高和覆盖均匀等优势。目前,UV绝缘涂层方案在设备投资和涂料成本上仍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UV绝缘涂层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松井股份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已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行业领先或先进地位。公司的主要产品在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均具有竞争优势。通过采用“交互式”研发和“定制化”深度营销的经营模式,公司能够及时响应下游客户需求,提高与客户的黏性。展望未来,松井股份将继续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深挖市场潜能,拓宽业务合作边界,以实现更高的业绩增长。
阅读全文美好医疗(301363)作为国内领先的精密组件制造商,在家用呼吸机组件和人工植入耳蜗组件两大基石业务上持续稳步发展。公司凭借液态硅胶、精密模具、自动化等底层技术的延展性,不断拓展至监护、介入、给药等医疗领域,以及咖啡壶组件等家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多元化布局,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公司与家用呼吸机市场龙头企业客户A和人工植入耳蜗全球市场龙头企业客户B的合作不断加深,两大核心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0%。尽管2023年家用呼吸机组件业务受下游客户阶段性去库存影响出现下滑,但预计随着去库存结束,业务将逐步恢复。此外,公司在人工植入耳蜗业务上与客户B的合作稳定,相关业务收入从2018年的3312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14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8%。
美好医疗依托技术实力,加速新客户拓展,为迈瑞、强生、西门子等全球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2023年,公司除两大核心业务外的其他板块营收增速达到38%,其中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实现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94%,新业务成长性显著。
信达证券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6.73亿元、20.84亿元、25.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0%、24.6%、24.2%。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93亿元、4.93亿元、6.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25.3%、25.0%。考虑到公司技术延展性强,业务成长空间大,信达证券给予美好医疗“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包括大客户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以及毛利率波动风险。公司需注意与主要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拓展新客户和业务领域,降低单一客户依赖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公司出口业务,需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风险管理。新业务拓展和毛利率稳定性也是公司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美好医疗拥有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医药行业背景和经验,能够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信达证券作为报告发布方,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分析市场情况,做出明智投资决策。
阅读全文中国广核(003816.SZ)近期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不超过49亿元资金,用于广东陆丰核电站5、6号机组项目建设。这两个项目预计分别于2027年和2028年投入运营,预计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可达9%。此举将有助于优化公司财务结构,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按照现价发行,预计摊薄每股收益(EPS)约2%。
中国广核的核电机组是公司的核心盈利资产,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81亿元,同比增长4.88%;归母净利润36.04亿元,同比增长3.38%。电力销售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75.73%,2023年全年实现上网电量1670.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8%。防城港4号机组已于2024年上半年投产发电,台山1号机组检修完毕,预计2024年公司业绩将稳步提升。
公司目前在建核电机组6台,核准待建4台,预计2024-2030年核电装机将保持稳定增长。按照核电建造周期60个月计算,预计未来几年核电投产节奏为:2025年投产1台,2026年投产2台,2027年投产2台,2028年投产1台。此外,公司管理的核准待建4台机组预计将在2029-2030年陆续投产,为公司带来高确定性的盈利稳定增长。
中国广核正积极策划惠州、苍南核电资产收购方案,集团承诺在核电项目开工后五年内,将符合条件的核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已发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8.7亿元、124亿元和130.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7%、4.4%和5.4%。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9倍、18倍和17倍。假设分红率维持45%,2024-2026年公司股息率分别为2.6%、2.7%和2.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和电价下行等。截至2024年6月21日,中国广核收盘价为4.35元,一年内最高/最低分别为4.58元和3.10元,总市值为2051亿元。2024年3月31日基础数据显示,总股本为505亿股,总资产为4192亿元,净资产为1684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32元。
本报告由证券分析师刘晓宁撰写,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报告基于公开信息,不保证信息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仅供参考,客户应独立评估信息和意见。本报告版权归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或分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