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卧龙电驱(600580)研报: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全球电机制造商,优先卡位低空赛道

    卧龙电驱(600580.SH)作为全球主要的电机与驱动专业制造商,自1984年创建以来,专注于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赋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电机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在电机领域深耕40年,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引领地位,积极拥抱双碳机遇,全面优化行业赛道。

    随着2024年两会将低空经济定调为新增长引擎,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卧龙电驱自2019年起便致力于城市空运、救援、物流领域内的先进电机及驱动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并在航空电驱动及控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航空电动力系统相关标准制定,为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电机产品在工业电机及驱动、日用电机及驱动、电动交通板块等多个领域布局,不断优化行业赛道。工业电机及驱动板块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行业,布局风光储氢等领域;日用电机及驱动板块持续深耕暖通空调、洗衣机、冰箱及小家电等行业;电动交通板块则积极向电动船舶、电动航空等泛交通领域渗透。

    投资建议方面,卧龙电驱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78.05、201.05、219.10亿元,同比增长14.38%、12.91%、8.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9、13.48、15.44亿元,同比增长118.76%、16.31%、14.56%。最新总股本及收盘市值对应EPS分别为0.88、1.03、1.18元,对应PE13.70/11.78/10.28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低空经济发展不及预期以及eVTOL适航审定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将继续深耕机器人伺服产品,开拓下游应用领域,并坚持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推进第三增长曲线,以全球化管理优势、研发和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为支撑,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东华测试(300354)研报:东华测试首次覆盖报告: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先企业,技术领先铸核心壁垒

    东华测试(股票代码:300354)作为国内领先的结构力学性能研究和电化学工作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智能化测控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产品线涵盖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基于PHM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和电化学工作站,均拥有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的独立知识产权。

    公司近年来营收稳健增长,2021年至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1.3%和4.7%。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03%和-27.94%。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和0.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16%和165.70%。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67.27%和26.20%,同比分别提升1.78个百分点和11.89个百分点。

    随着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市场的快速发展,东华测试在军民两端市场均有拓展潜力。根据亿渡数据,预计中国PHM市场将以36.4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6年的161.37亿元。公司在防务装备和基础设施安全运营保障方面具有优势,并在水务工程、港口机械、盾构机、油田、风电等民用领域积极拓展。

    东华测试还具备研发六维力传感器的底层技术条件,该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公司有望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增长而受益。目前,六维力传感器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东华测试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6.12亿元、8.11亿元和10.26亿元,同比增长61.72%、32.54%和26.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2.49亿元和3.15亿元,同比增长100.45%、41.37%和26.81%。对应EPS分别为1.27元、1.80元和2.28元,对应PE分别为24.22倍、17.13倍和13.51倍。基于此,给予东华测试“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新项目投入产出不确定、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以及账款回收风险。对于本报告的使用者,请注意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以了解更多信息。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南山铝业(600219)研报:铝一体化企业,上游产能出海加速

    南山铝业(600219.SH)作为一家专注于铝一体化的企业,其发展战略集中在国内高端制造和海外上游氧化铝及电解铝的发展。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以航空板和汽车板为代表的高端产品线。目前,公司具备的产能包括电解铝48万吨、氧化铝340万吨、罐料60万吨、铝箔9万吨、汽车板20万吨以及航空板设计产能5万吨。

    在上游布局方面,公司在印尼规划了400万吨氧化铝和100万吨电解铝项目,以利用当地丰富的铝土矿和煤炭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在加工端,公司专注于发展汽车板、航空板等高端产品,其中汽车板产能20万吨,航空板设计产能5万吨。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纯国产汽车板企业,预计到2024年末,汽车板产能将达到4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

    由于电解铝产能触及天花板,价格中枢有望上移。供应端受限于电力供应不稳定,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及产量可能已见顶。需求端方面,尽管2024年地产竣工面积预计大幅下滑,但由于竣工端对实物商品的需求在2023年以前已经体现,对铝需求影响有限。

    公司业绩预测显示,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9.48亿元、41.45亿元和47.61亿元,EPS分别为0.34元、0.35元和0.41元。通过多角度估值,公司合理估值预计在4.30-4.72元,相对于当前股价有13%-24%的溢价空间。鉴于此,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估值风险、美联储加息政策超预期导致金属价格受压的风险,以及电力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导致电解铝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在财务分析方面,公司近年来业绩显著,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电解铝行业分析显示,铝产业链的特点是生产原料和生产工艺相对单一,全球铝土矿资源不稀缺。铝是能源属性最强的基本金属,生产1吨电解铝需要至少4吨标煤。电解铝产能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其中电力成本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30%以上,因此能源属性决定了电解铝产能的迁移始终追随廉价电力。

    公司实行“国内高端制造、海外走出去”的发展路线,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在海外,公司在印尼建设低成本氧化铝产能,并计划建设电解铝产能。公司的铝加工产品种类齐全,包括罐料、工业型材、建筑型材、包装箔等,同时重点发展汽车板、航空板等高端产品。

    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在可比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且净利率自2021年起有所提升。营运能力方面,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长,总资产周转率较低。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低于同行水平,流动性风险指标也优于可比公司。

    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方法,公司股票的合理估值区间在4.30-4.72元之间,2024年静态市盈率为12-14倍,较当前股价有13%-24%的溢价空间。因此,给予“优于大市”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估值风险、盈利预测风险、经营风险和政策风险,特别是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可能对金属价格造成压制。

    最后,报告包含免责声明和国信证券投资评级的说明,强调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报告内容并承担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兆易创新(603986)研报:首次覆盖报告:海外大厂退出产能缺口扩大,存货出清带动产品提价

    兆易创新(603986.SH)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厂商,近期受到市场关注。本报告首次覆盖该公司,并给予“买入”评级。以下是对公司投资逻辑的梳理和未来业绩的预测。

    投资逻辑:

    1. 利基DRAM市场变化:海外大厂如三星、SK海力士退出DDR3市场,美光减少产能,导致利基DRAM产能缺口扩大。预计涨价趋势将持续至2025年,公司自有DRAM产品将受益于此变化,毛利率有提升空间。

    2. Nor Flash市场复苏: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回暖,Nor Flash存货逐步出清,产品价格有望上涨。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Nor Flash厂商,将充分受益于此轮涨价。

    3. SLC Nand市场机遇:SLC Nand价格受下游需求和替代效应影响,预计公司产品将进入放量期,特别是在国内大客户订单方面。

    4. MCU业务前景:公司MCU业务聚焦汽车领域,尽管短期内需求偏弱,但随着汽车和工业市场的复苏,公司MCU业务有望迎来增长。

    业绩预测:

    - 预计2024年公司营收为7436百万元,净利润为1097百万元,EPS为1.64元。

    - 2025年营收预计为9999百万元,净利润为1752百万元,EPS为2.63元。

    - 2026年营收预计为12350百万元,净利润为2293百万元,EPS为3.44元。

    风险提示:

    - 上行风险包括下游景气度提升、海外大厂加速退出、市场份额提升等。

    - 下行风险包括产品价格回暖不达预期、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等。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营收为5761百万元,净利润为161百万元。

    - 2024年预计营收为7436百万元,净利润为1097百万元。

    - 2025年预计营收为9999百万元,净利润为1752百万元。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的行业地位、产品涨价趋势、需求复苏明显、行业产能缺口扩大等因素,给予兆易创新“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为乐观情况下的126元和中性情况下的101元,目标期限为6个月。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自担风险。报告中的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力求准确可靠,但不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国元证券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昆药集团(600422)研报:华润赋能,打造银发经济第一股

    昆药集团(600422.SH)在华润的赋能下,正致力于成为银发经济健康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22年华润三九入主后,公司已经历了百日和一年融合阶段,目前进入三年融合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昆药集团确立了打造银发经济健康第一股、慢病管理领导者和精品国药领先者的战略目标,并通过成立三大事业部,发布了未来五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公司拟现金收购昆明圣火51%股权,此举有望解决血塞通软胶囊的同业竞争问题,并优化竞争格局。昆药集团的“777事业部”血塞通口服系列主要面向老年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公司还布局了血塞通颗粒剂、滴丸剂和片剂等多种形式。

    在注射剂领域,昆药集团的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在医保解限政策放松后,销量恢复增长,2023年同比增长24.62%。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际联盟集采,以价换量,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优势。

    昆药集团旗下的“昆中药1381”事业部专注于精品国药领域,其明星产品如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和香砂平胃颗粒等均实现了良好的市场表现。此外,公司的“KPC·1951”事业部以注射用血塞通为代表,致力于成为老年健康领域的严肃治疗引领者。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4年至2026年,昆药集团的营收将分别为85.44亿、95.44亿和107.22亿,净利润分别为5.89亿、7.7亿和9.81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信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然而,昆药集团也面临一些风险,包括产品销售和推广不及预期、重点产品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77.03亿元,净利润为4.45亿元,毛利率达到44.8%,净利率为5.9%。未来几年,公司业绩预计将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最后,报告中提到,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出具本报告。同时,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恒林股份(603661)研报:厚积薄发,跨境电商驱动新成长

    国内领先的办公椅制造出口企业,自2019年启动战略转型以来,公司跨境电商业务正驱动公司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在之前的外延扩张中遇到挫折,但目前公司版图逐渐清晰,减值风险已基本释放。公司跨境电商业务自2019年起前瞻布局,随着运营团队建设完善、品类和平台扩张,收入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1-23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59%。展望未来,公司跨境电商业务有望延续快速增长,得益于海外市场电商渗透率提升空间、中国电商平台加速出海,以及公司在多维度竞争中的优势。

    公司的传统坐具代工业务与海外需求波动关联性强,受益于补库周期和美国降息预期,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4年下半年。外延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收购LO、厨博士和永裕家居,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平稳发展。尽管23年对厨博士计提了商誉减值,但整体减值风险可控。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亿、6.77亿和8.02亿,同比增长107.8%、23.8%和18.5%。基于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期,给予2024年合理估值15倍市盈率,目标价59.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包括海运费上涨、海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商誉减值、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股权质押风险。

    公司基本情况显示,2022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计将持续增长,摊薄每股收益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逐年提升。ROE(归属母公司)和PE、PB等指标也呈现积极变化。

    公司业务版图涵盖坐具代工、跨境电商、Lista Office(LO)、厨博士、板式家具代工和永裕家居等板块。2019-2023年,公司业务规模显著扩展,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业务结构多元化,跨境电商成为新驱动力,海外市场是公司主要市场。

    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外部环境的电商渗透率提升和内部的低成本、前瞻布局、高效运营等竞争优势。公司在亚马逊平台以VC模式为主,享有平台的营销支持和流量优势。同时,公司积极切入新兴电商平台,享受流量红利。

    坐具代工业务方面,公司与国际知名家具零售巨头合作,受海外市场经济周期影响。当前,随着下游渠道补库和美国降息预期,家具出口景气度有望延续。外延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并购获得系统办公、板式家具和新材料地板代工等资产,商誉规模提升后,公司已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整体商誉风险得到释放。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项目管理和资产配置优化,推动各业务平稳发展。LO品牌在瑞士市场占有率第一,随着协同效应的显现,LO业绩有望继续增长。厨博士作为精装板式家具品牌,面临国内地产市场压力,但商誉减值风险逐步释放。永裕家居作为PVC地板代工头部企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海外需求回暖,业务有望重启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方面,公司跨境电商业务、坐具代工、LO、厨博士、板式家具代工和永裕家居等业务板块均有望实现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给予公司2024年15倍市盈率估值,目标价59.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海运费上涨、海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商誉减值、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股权质押风险。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6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毛利、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EBIT、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税前利润、净利润等指标均有所变化。同时,公司的每股指标、回报率、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比率分析也呈现不同趋势。

    投资评级说明中,买入评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增持评级预期上涨幅度在5%-15%,中性评级预期变动幅度在-5%-5%,减持评级预期下跌幅度在5%以上。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显示,买入评级占比最高,最终评分为1.00,表明市场平均投资建议倾向于买入。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提醒客户在使用研究报告时需注意报告的局限性和风险,并建议客户结合自身情况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同时,国金证券可能存在影响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紫金矿业(601899)研报:动态报告:勘探增储+逆周期并购,矿业龙头两大“法宝”

    紫金矿业(601899.SH)近期发布增储公告,宣布旗下西藏巨龙铜矿和黑龙江铜山铜矿获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新增备案铜金属资源量达到1,837.7万吨、铜金属储量577.7万吨,约占中国2022年末铜储量的14.2%。西藏巨龙铜矿作为中国目前备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本次备案铜金属量达到2588.04万吨,铜储量达到1535.73万吨,权益资源量为1296.6万吨,权益储量为769.4万吨。黑龙江铜山铜矿作为东北地区近40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单体铜矿,新增V号矿体为中国东北地区近40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铜矿体,铜金属资源量达到281万吨。

    紫金矿业的自主地质勘查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单位勘查成本远低于全球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积极布局绿地、棕地矿产战略选区,实施风险勘查投资业务,自主勘查获得超过50%的黄金、铜资源,超过90%的锌(铅)资源。

    核心看点包括三大铜矿业集群持续贡献增量,金板块多项目齐头并进,海域金矿、Rosebel、萨瓦亚尔顿构成新生增量,黄金产量持续增长。战略金属板块手握“两湖两矿”优质锂资源,期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量优势,同时加码战略矿种钼。

    投资建议方面,考虑到铜金价格上涨,预计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282亿元、345亿元、396亿元,对应6月28日收盘价的PE为17x、14x和1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铜金锂等金属价格下跌、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将持续增长,每股收益和PE、PB等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最后,报告提供了紫金矿业的详细财务预测数据,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预测数据,以及每股指标和估值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财务信息。同时,报告还包括了分析师的承诺和评级说明,以及免责声明,明确了报告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范围。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天岳先进(688234)研报:四大核心竞争力护航,本土碳化硅衬底龙头开启扩张新征程

    天岳先进(688234)作为本土碳化硅衬底的龙头企业,在碳化硅产业链中占据了关键地位。公司凭借四大核心竞争力:庞大的真实产能、订单背书的产品质量、高研发投入推动下的领先良率以及8英寸衬底的规模供应能力,在市场中确立了显著的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对碳化硅器件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巨大。

    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12.51亿元,同比增长199.90%,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碳化硅衬底在器件成本结构中占比接近一半,其供给和价格是决定碳化硅基功率器件持续渗透和产业扩容的关键因素。天岳先进在半绝缘型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近年来转向导电型衬底的研发生产,成功实现产线技改升级和产能扩张,2023年实现衬底销售近23万片,同比增长254.70%。

    在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中,天岳先进的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公司已与英飞凌等国际领先功率厂商实现了长期合作,产品质量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此外,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推动了产品良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碳中和背景下终端需求的强劲增长,天岳先进的长期规模降本和供需优化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天花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和800V架构升级为碳化硅产业扩容提供了核心动力。据YOLE预测,到2028年全球车端碳化硅功率器件规模有望达到77.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3.25%。此外,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发展,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也将为碳化硅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天岳先进在碳化硅衬底领域的深耕,以及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的持续投入,使其在行业中建立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碳化硅产业的持续壮大,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天岳先进“买入”评级,看好其在碳化硅产业中的长期增长潜力。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天岳先进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3.44亿元和5.56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30倍、59倍和36倍。考虑到公司在碳化硅衬底领域的领先地位和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产品降本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和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在财务数据预测方面,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37亿元、31.89亿元和42.50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78.9%、42.6%和3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1元、0.36元、0.80元和1.29元,年增长率分别为74.0%、440.3%、121.2%和61.6%。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等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总体来看,天岳先进作为碳化硅衬底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在产能、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有望在碳化硅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平高电气(600312)研报:深度报告:特高压如箭在弦,再论平高业绩持续性

    平高电气(股票代码:600312.SH)作为国家电工行业的重要企业,随着特高压建设的加速,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自2014年起,特高压项目的集中批复带动了公司高压板块收入的显著增长,预计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特高压建设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高峰。

    在特高压领域,平高电气作为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领先,直流和交流市场占比分别达到46.7%和64.6%。随着特高压项目的逐步交付,公司相关设备销售将直接受益。此外,公司在配网和网外业务方面也展现出增长潜力,中低压及配网业务实现收入和毛利率的双重提升,国际业务在经历调整后实现收入和毛利率的显著增长。

    根据预测,2024-2026年,平高电气的营收预计将分别达到136.26亿、164.84亿和199.99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1.61亿、14.36亿和17.55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投资评级维持“推荐”,基于公司在特高压建设、配网升级及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积极前景。

    风险提示方面,行业竞争加剧、电网投资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

    分析师团队包括邓永康、李佳、王一如、朱碧野和李孝鹏,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深入研究为这份报告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研究助理许浚哲也为报告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提醒投资者,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独立判断,本公司不对使用本报告内容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同时,报告中的信息基于公开资料,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并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翻版、转载或引用。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三一重工(600031)研报:工程机械静水流深,国内龙头行稳致远

    三一重工(600031)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地位。公司实施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的新“三化”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尽管工程机械行业受到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但三一重工通过卓越制造能力成功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发展。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经历调整后,正逐步进入上升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恢复,以及采矿业和水利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积极信号。根据预测,到2027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73%。三一重工作为行业龙头,将显著受益于这一趋势。

    在海外市场,三一重工的自主出海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0.20%,2023年出口金额进一步增至485.52亿美元。三一重工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特别是在欧美成熟市场的布局,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财务数据显示,三一重工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0,822.13百万元,净利润4,272.80百万元。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3.64%、15.59%和18.36%,以及32.77%、28.73%和29.39%。基于这一预测,维持对三一重工“买入”的投资评级。

    然而,三一重工的未来发展也面临一定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此外,公司全球化和电动化的进展若不及预期,也可能对公司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综合来看,三一重工凭借其在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先地位、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对新技术的积极布局,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公司也需密切关注外部风险因素,灵活调整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0 0
2024-07-02
<
217
218
219
220
221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