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分销的本研究报告专注于中际旭创(Zhongji Innolight,股票代码:300308 CH),一家在光模块领域表现出色的企业。报告预计中际旭创的业绩符合预期,并且对800G产品的需求持乐观态度,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
中际旭创的当前股价为150.12元人民币,目标价被设定为190元人民币。公司的市值为1683.1亿人民币,约合231.5亿美元,而日交易额的三个月均值为4.9692亿美元。公司发行的股票总数为11.21亿股,其中64%为自由流通股。在过去一年中,公司股价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157.53元和60.87元人民币。
报告详细列出了公司的财务预测,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EPS)、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市盈率(PE)。预测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毛利率和ROE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海通国际对中际旭创的未来增长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对其800G和1.6T产品的需求。报告预计,全球对800G产品的需求在2025年将超过1600万只,1.6T产品的需求将超过500万只。此外,报告还提到了硅光技术对公司毛利率提升的潜在贡献。
分析师夏雅梦(Alicia Xia)、蒲得宇(Jeff Pu)和赵方舟(Fangzhou Zhao)在报告中重申了对中际旭创的积极看法,并基于公司未来两年的预测市盈率,给出了190元的目标价和“优于大市”的评级。报告同时指出了潜在风险,包括产品升级迭代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和需求不及预期。
报告附录中包含了分析师的证明声明、利益冲突披露、评级定义和分布,以及海通国际的非评级研究和A股覆盖说明。此外,还提供了关于盟浪义利(FIN-ESG)数据服务的免责声明。
最后,报告包含了重要的免责声明,强调信息和观点的来源是可靠的,但海通国际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或正确性。此外,报告还提醒投资者,分析师的建议并非量身定制,投资决策应考虑个人情况,并建议在投资前咨询专业顾问。海通国际及其关联人员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中讨论的证券或衍生品,且可能提供与报告相反的意见或策略。美国投资者收到的研究报告由HTIRL、HSIPL或HTIJKK编写,且仅提供给美国主要机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报告的分发由HTI USA负责,它是一家在美国注册的经纪商,也是FINRA的成员。
阅读全文2024年7月14日,天岳先进(股票代码:688234.SH)发布2024年度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8亿元至9.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00.91%至123.74%。公司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归母净利润在1亿元至1.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72亿元至1.82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0.95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2.05亿元至2.15亿元。
平安证券分析认为,公司上半年营收翻倍,实现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等应用领域的持续渗透,下游市场对高品质车规级产品的需求旺盛;其次,公司加强与国内外一线大厂的合作,业务稳健发展,上海临港工厂产能释放,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持续提升;最后,新建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公司计划通过定增募集资金3亿元,用于8英寸车规级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提升项目。此举旨在抢占先发优势,提升8英寸碳化硅衬底制备工艺,实现工程化大批量稳定制备能力的技术优化提升。公司在半绝缘型衬底、6英寸碳化硅衬底等产品上已建立良好市场认可度,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确立了国际碳化硅衬底大厂的行业地位。
投资建议方面,随着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等终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碳化硅衬底需求持续旺盛,行业将迎来长期增长机会。天岳先进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半绝缘型和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的公司,上海临港工厂产能产量快速提升,将成为主要生产基地。结合业绩预告和行业发展趋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5.29亿元和9.19亿元,EPS分别为0.55元、1.23元和2.14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和加工检测设备依赖外资供应商、国家产业政策变化以及碳化硅衬底成本高昂制约下游应用发展的风险。请投资者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研究报告,并注意阅读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阅读全文海光信息(688041.SH)在2024年7月15日的证券研究报告中,维持了“买入”评级,市场价格为人民币70.59元,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公司股价表现在过去一年中相对上证综指呈现正增长,绝对增长率为9.5%,相对增长率为7.9%。公司发行股数为2,324.34百万,流通股为880.56百万,总市值达到164,075.03百万人民币。三个月日均交易额为1,100.34百万人民币,主要股东包括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光信息在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35.80~39.20亿元,同比增长37.08%~50.09%;归母净利润7.88~8.86亿元,同比增长16.32%~30.78%;扣非归母净利润7.26~8.21亿元,同比增长17.29%~32.63%。公司CPU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重要行业,DCU产品在AIGC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支持全精度模型训练,与国内多个大模型全面适配。
公司采取“销售一代、验证一代、研发一代”的策略,持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优势,推动中国算力发展。基于CPU+DCU的产品技术底座,公司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服务,支持行业构建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促进智能计算与数值计算的深度融合。
分析师预测,海光信息2024/2025/2026年将分别实现收入84.64/115.10/151.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5/23.44/33.44亿元,EPS分别为0.71/1.01/1.4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99.7/70.0/49.1倍。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AI需求不及预期、供应链制裁和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摘要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主营收入和增长率逐年上升,EBITDA和归母净利润同样呈现增长趋势。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也有所调整,股息率逐年提高。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净利润、EBITDA等指标均呈现增长态势。
财务指标方面,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等均表现良好。获利能力指标如息税前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率均有所提升。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均有所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较低水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表现稳健。
最后,报告包含了披露声明、评级体系说明、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强调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阅读全文天德钰(688252.SH)在2024年7月15日的证券研究报告中,被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给予增持评级,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5.40元,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该公司股价表现在过去一年中相对上证综指有所下降,但三个月日均交易额达到65.86百万人民币,显示出市场活跃度。主要股东为恒丰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4.57%。
天德钰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快报显示,预计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约为4.98亿元,同比增长87%,毛利率为21.9%,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高刷新率TDDI、平板TDDI和四色电子价签等新产品推动了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此外,DDIC行业供需状况的改善,预计将使公司DDIC业务毛利率得到显著修复。
中银国际证券上调了天德钰2024年至2026年的每股收益(EPS)预测至0.59元、0.75元和0.80元。截至2024年7月12日收盘,天德钰总市值约为63亿元人民币,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26.0倍、20.4倍和19.2倍。报告中提到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以及新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财务数据显示,天德钰2022年至2026年的主营收入、EBITDA、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公司的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均表现良好。此外,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均有所增长,负债合计相对较低,显示出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报告中声明,本报告仅供特定客户使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报告中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不保证准确性或完整性。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专业投资顾问。
阅读全文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工程机械公司点评报告》对柳工(000528)2024年半年度业绩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司第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电动化和出海战略持续得到验证。2024年上半年,柳工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90-10.44亿元,同比增长45%-70%,中位数9.67亿元,同比增长57.5%。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26-9.79亿元,同比增长58%-88%,中位数9.02亿元,同比增长73%。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在3.92-5.46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4.4%-74.3%,环比-21.3%到+9.64%,中位数4.69亿元,同比增长48.9%,环比下降5.8%。
报告指出,柳工作为国内土石方机械的龙头企业,在装载机和挖掘机两大核心品类上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装载机市场因环保属性强、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优势,电动装载机的国内渗透率快速提升。挖掘机方面,公司通过渠道变革和产品价格维持,实现了市占率的逆势提升。
公司在2022年完成混改并实现整体上市,通过股权激励和定增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产能、智慧工厂升级和员工积极性,增强了综合竞争力。报告维持了对柳工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分别为14.6亿元、19.4亿元和27.3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4.82倍、11.14倍和7.9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提醒投资者关注国内行业需求回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出海战略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
东吴证券研究所在报告中提供了柳工的财务预测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以及重要的财务与估值指标。同时,报告包含了免责声明和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提醒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并强调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阅读全文华天科技(002185.SZ)在2024年7月15日的股价为8.72元,总市值达到279.43亿元,流通市值为279.37亿元。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2.3亿元,同比增长202.17%至265.78%,维持“买入”评级。分析师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亿元、10.30亿元和15.37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21元、0.32元和0.48元。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订单和稼动率双双上升,控股股东华天电子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显示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华天科技正加速推进产能建设,包括2.5D、FOPLP等先进封装技术的研发和量产,以期引领长期成长。
公司设定了2024年营业收入目标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5.06%,并计划在2024年内建成投产华天江苏晶圆级先进封测生产线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70亿元。此外,华天南京二期项目和盘古半导体(FOFPLP)板级封测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风险提示包括行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以及技术研发不及预期。财务摘要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和ROE等指标均呈现逐年改善趋势。
开源证券研究所对本报告的风险等级评定为R3(中风险),适用于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分析师在准备本报告时保证所发表的观点如实反映个人观点,且与推荐意见或观点无直接或间接联系。投资评级说明包括买入、增持、中性、减持等,而行业评级则有看好、中性、看淡等。分析和估值方法的局限性也得到说明。
法律声明指出,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客户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且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内容所引发的任何损失负责。开源证券可能参与或投资本报告涉及的证券,且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
阅读全文志邦家居(603801)作为国内领先的定制家居品牌,首次覆盖证券研究报告给出了“买入”评级。公司以多产品渠道布局,大家居战略持续推进,产品涵盖整体厨房、全屋定制、木门等九大空间系列。从区域性品牌成长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品牌,海外市场拓展至澳洲、北美、东南亚等地。
公司在A股市场表现稳健,截至2024年7月15日,收盘价为11.24元,总市值达49亿元。分析师徐偲和余倩莹深入分析了公司的主要观点,包括公司概况、行业背景、产品品类、发展战略以及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公司橱柜业务稳居行业第二,盈利能力行业领先。衣柜业务自2015年起快速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木门业务虽处于孵化阶段,但增长迅速,有望成为中长期增长点。在战略上,公司积极布局新兴海外市场,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如新零售、拎包入住等,同时构建数字化精益供应链体系,聚焦降本增效。
报告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将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9%、12.4%和10.2%。归母净利润也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基于公司强劲的基本面和行业前景,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宏观经济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此外,报告还提供了公司的重要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毛利率、ROE等,并通过图表详细展示了公司的历史业绩和市场地位。通过这些数据,投资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
在行业方面,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不断加力,央行推出四项政策措施,包括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取消利率政策下限等,有望提振新房和二手房销售,带动家居产品销售。头部定制家居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
公司在橱柜、衣柜、木门等业务领域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橱柜业务上,公司凭借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保持了行业领先的盈利水平。衣柜业务作为公司的新增长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有效释放了毛利空间。木门业务虽然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市场接受度的提高,毛利水平逐渐向好。
在费用控制和研发投入方面,公司表现出了良好的管理能力。销售费用率保持稳定,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逐年提升,以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志邦家居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行业领先的姿态。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回暖,公司未来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
阅读全文亿联网络(300628.SZ)在2024年中报预告中表现亮眼,业绩持续超预期。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16-27.18亿元,同比增长28-33%;归母净利润为13.38-13.90亿元,同比增长30-3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29-12.83亿元,同比增长36-42%。第二季度业绩延续高增趋势,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
公司业绩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不断完善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全力拓展的销售渠道以及持续锻造的长期竞争优势。下游需求的边际改善也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支撑。公司上半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高于2024年股权激励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速目标,全年达成目标可期。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率为51.1%,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提升可能源于会议、耳麦产品向高阶智能化迈进,以及美元汇兑波动对公司利润产生的积极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8亿元。
在产品线方面,亿联网络的桌面通信终端实现边际改善和良性增长。公司将主力推出专业音视频会议平板、会议室系列产品、核心摄像机/麦克风/扬声器等新一代智能会议终端产品,搭载AI技术,实现会议产品全能力全场景覆盖。耳麦产品也将在有线类、DECT无线类及蓝牙无线类推出新品,BH系列耳麦产品持续升级并取得良好渠道验证。
投资建议方面,考虑到下游需求高景气和公司核心竞争力显著,预计亿联网络2024-2026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3亿元、34.65亿元和44.26亿元,对应PE为18x、14x和11x。公司近五年PE估值中枢在3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混合办公进展不及预期等。亿联网络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现稳健增长。每股收益、PE、PB等估值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投资价值。
免责声明提醒,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内容而取代个人独立判断。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撰写,不保证信息准确性或完整性。预测方法及结果存在局限性,本公司可能发出与本报告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公司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归本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版、转载、发表或引用。
阅读全文富创精密(688409.SH)在最新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中被维持增持评级。截至2024年7月15日,公司股价为35.83元人民币,总市值达到110亿元,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富创精密拟收购亦盛精密,此举将带来产品协同、客户共享和技术互补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其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平台的规模。报告预计富创精密2024年至2026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88元、1.24元和1.58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0.9倍、29.0倍和22.7倍。
支撑增持评级的关键因素包括富创精密与亦盛精密的强强联合,双方在产品、客户和技术上形成互补,有助于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并减少关联交易。此外,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赛道正走向平台化,富创精密作为中国领先的零部件平台公司,有望通过收购整合扩大规模并增强竞争力。
报告还提供了富创精密的财务预测,包括主营收入、增长率、EBITDA、归母净利润等关键指标,显示出公司未来几年的稳健增长。同时,报告指出可能面临的风险,如半导体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和验证进度缓慢、市场竞争恶化、产品价格下行等。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分析师苏凌瑶和联系人茅珈恺参与了本报告的撰写。报告声明,分析师未在公司内外兼任有损独立性与客观性职务,未拥有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财务权益,且未接受或承诺接受任何补偿或其他利益。
报告还包含了评级体系说明、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强调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寻求专业意见,并注意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可能会随时更改。
阅读全文晶合集成(688249.SH)在2024年7月15日的证券研究报告中获得了“买入”评级,其市场价格为15.06元人民币,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该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中值为44.00亿元,同比增长48%,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为0.93亿元,实现了同比扭亏为盈。晶合集成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稼动率满载,并有望延续至第三季度,预示着高景气度将在下半年业绩中得到体现。
晶合集成的营业收入同比稳健增长,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在43.00至45.00亿元之间,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在0.75至1.10亿元之间。公司稼动率满载推动了量价齐升,7月订单量超过6月,预计第三季度产能将继续满载。晶合集成的40nm高压OLED工艺已实现小批量量产,28nm OLED工艺研发稳步推进,同时车规级DDIC开始逐步量产。CIS作为公司第二大主轴产品,2024年上半年中高阶CIS产能满载,40/55nm中高阶CIS成为2024年扩产主力产品。
晶合集成的市值约为302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59元和0.73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40.7倍、25.7倍和20.6倍。尽管公司面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和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但考虑到公司的业绩增长和行业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晶合集成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6年的主营收入、EBITDA、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9.9%、26.1%和19.7%,而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51.2%、58.5%和24.4%。此外,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和EV/EBITDA等估值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投资价值。
报告还提供了晶合集成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详细财务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财务指标分析。这些数据和分析有助于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最后,报告强调了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免责声明和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在使用报告时应注意其仅供参考的价值,并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同时,报告还提供了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的联系方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