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海光信息(688041)研报:Q2业绩预告延续强增长,算力国产替代势头不减

    海光信息(688041.SH)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延续了其强劲的成长势头。预计上半年营收介于35.8亿至39.2亿元,同比增长37.08%至50.09%,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88亿至8.86亿元,同比增长16.32%至30.78%。特别地,第二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更为迅猛,分别达到49%和25%。

    公司的净利率在2024年上半年预计为22.3%,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第二季度净利率预计达到25.4%,环比提升7.3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随着财务费用的抵减,预计下半年净利率将进一步提升,带动全年净利润增长。

    海光信息作为国内算力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随着国内信创市场自主可控趋势的兴起以及AI大模型对算力芯片需求的增长,公司在产品和生态上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持续扩大国产替代份额。当前中国GPU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产厂商正逐步迎头赶上,与国际大厂如英伟达的产品直接竞争,展现出国产算力供应的强劲势头。

    分析师对海光信息的业绩预告表示满意,并预测公司在2024至2026年间将实现营业收入87.0亿、118.4亿和1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25.9亿和36.0亿元。基于此,维持对海光信息的“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些风险,包括AI需求不及预期、研发进度缓慢、供应商集中度高以及客户集中度高等问题。当前海光信息的股价为70.59元,总股本为2,324.34百万股,流通A股市值为62,484.94百万元,每股净资产为8.20元,资产负债率为10.93%。

    华福证券研究所提供了海光信息的财务预测摘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详细数据,展示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同时,分析师声明和一般声明强调了报告的独立性、客观性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并声明了华福证券的版权和免责声明。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迈瑞医疗(300760)研报:三问三答,从出海角度看迈瑞医疗

    迈瑞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面对国内医保控费和集中采购政策压力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分散政策风险,并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性实现产品定价的多元化,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通过“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突破,2023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5.83%至135.50亿元,营收占比达38.79%。迈瑞医疗在超过40个国家设立子公司,构建全球研发、营销及服务体系,品牌力显著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公司全球化成功得益于明确的国际化战略和并购外延、本地化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有效执行。通过外延并购,如对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收购,获得了关键技术并拓展了海外市场。公司坚持本土化发展策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子公司和研发中心,实现了业务的协同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研发创新体系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如在超声技术和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上的创新,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方面,考虑到迈瑞医疗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三大主线业务稳健增长,公司可凭借较强的创新力、较高的性价比,快速抢占市场,业绩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4.97、505.68、593.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9、165.67、193.5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48、13.66、15.96元,给予公司2024年30-35倍PE,目标股价为344.40-401.8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品研发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以及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由于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与政策环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易受到医疗卫生政策的影响,公司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易受到境内、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等各地医疗行业政策的影响。此外,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价格的降低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国际贸易摩擦或将对公司未来在海外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跨境并购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安利股份(300218)研报:二季度多项指标创单季最高记录

    安利股份(300218)在2024年7月15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中,得到了“买入”的投资评级,这一评级在6个月内保持不变。公司当前股价为17.64元,属于基础化工/塑料行业。根据报告,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显示,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在0.47-0.5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12%-279%,扣非归母净利润0.4-0.5亿元,同比增长349%-460%。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在0.88-0.9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实现了显著的利润增长。

    公司主营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19.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1%。公司通过深化与品牌客户的合作,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了高毛利、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公司还加强了企业管理变革,提高了经营能力,降低了成本费用。公司转型升级成效初显,综合竞争力提升,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7%。公司坚持品牌引领和创新驱动,推行大客户战略,国内外品牌客户增多,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成效初显。公司正努力占领全球市场高地和技术高地,处于高质量发展通道中。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毛利率提升明显,主要得益于销售端和开发端的积极转型升级。公司加大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客户结构优化,品牌大客户增多,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提升,促进了毛利率水平的提升。

    公司推行大客户战略,积累了良好的客户资源与渠道关系,品牌大客户增加。TPU等高端运动鞋材的销售增加,汽车内饰、电子产品品类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除沙发家居品类目前遇到一定挑战外,其他品类齐头并进,增势良好。公司与苹果、彪马、亚瑟士、安踏、李宁、特步、爱室丽、芝华仕、顾家、比亚迪等品牌合作深化;与耐克合作有序推进,未来动能强劲。2024年以来,公司成为阿迪达斯、安德玛和慕思股份供应商。

    基于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上调了公司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分别为2.02亿元、2.61亿元以及3.2亿元,EPS分别为0.93元/股、1.20元/股、1.48元/股,对应PE分别为19倍、15倍、12倍。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产能不能重复利用、原材料价格波动上涨、环保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业绩预告仅为初步测算,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为准。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各项财务比率均表现良好。分析师声明和一般声明中提到,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推荐,天风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评级声明中详细说明了股票投资评级和行业投资评级的体系,本报告的投资评级为“买入”,表示预期股价相对收益20%以上。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莱克电气(603355)研报:出口实现修复性增长,跨境电商收入增速较快

    莱克电气(603355)作为家用电器/小家电行业的上市公司,近期发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根据报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47.5亿元,同比增长15.5%,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亿元,同比增长1.4%。尽管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2%,但公司整体表现依旧稳健。

    公司的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家电出口业务的超30%同比增长,电机及铝合金精密零部件业务的平稳增长,以及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然而,第二季度业绩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去年同期的汇率贡献和财务费用中汇兑收益的减少。

    分析师孙谦对莱克电气维持了“买入”评级,认为公司三大业务持续发展,外销修复,汽零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自有品牌和跨境电商表现良好,前景值得期待。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2.4亿元、14.1亿元和16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0.2倍、9倍和7.9倍。

    财务数据显示,莱克电气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将从8,910.33百万元增长至12,930.99百万元,净利润从982.88百万元增长至1,603.44百万元。EPS(每股收益)预计将从1.71元增长至2.79元,市盈率和市净率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新品销售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线下渠道修复不及预期、新业务盈利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此外,2024年半年度的主要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未经审计,具体数据以公司半年度报告中披露为准。

    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莱克电气时,应充分了解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并关注相关风险因素,以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同时,天风证券研究所提供的财务预测和分析师声明,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伯特利(603596)研报:线控制动龙头厂商,业绩增长稳健,主要产品销量皆实现正增长

    伯特利作为线控制动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业绩增长稳健,其主要产品销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公司主营汽车制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以及转向系统,包括盘式制动器、轻量化制动零部件和智能电控产品等。在汽车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线控制动系统作为执行环节的核心模块,对于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至关重要。据预测,到2026年,中国线控制动技术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0%,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201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则有望达到552亿元。

    伯特利的客户群体十分丰富,包括国际及合资客户如通用汽车、上汽通用等,以及国内客户如奇瑞、吉利等。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27.6%。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18.6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22%。智能电控产品、盘式制动器、轻量化制动零部件和机械转向产品的销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4年一季度新增定点项目总数达到106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获得了北美某新能源车企轻量化项目的定点,预计5年内总销售收入约1.2亿美元;同时,还获得了某德系合资车企的EPB项目定点,预计8年内总销售收入约6亿元人民币。

    伯特利涉及的概念包括无人驾驶、华为汽车、低空经济、比亚迪概念和长安汽车概念。无人驾驶是公司主营业务的一部分,智能驾驶产品包括ADAS、WCBS、EPB等。公司与华为品牌的合作项目包括制动器、EPB、WCBS等,主要车型有问界、智界。此外,公司已与飞行汽车公司展开合作,涉足低空经济领域。比亚迪和长安汽车等都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近期,智能驾驶成为热点话题,百度旗下萝卜快跑的火爆和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范围的有序开放,为伯特利带来了事件催化。在市场行为方面,公司在上证e互动上表示,墨西哥工厂产量提升进展顺利,预计到2024年三季度末将达到设计产能。一季度末期,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有2.3亿股,占流通股比例的53.7%,多家公募基金持仓。股东户数有明显增长,平均每户持股数减少。近日,伯特利融资活跃度提高,融资余额增长,北向资金大量流入,持股数量增加并保持高位。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今世缘(603369)研报:公司动态研究:上市十年砥砺前行,百亿之后勇攀高峰

    今世缘(603369)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标杆品牌之一,在过去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2024年,公司迎来了建厂80周年、国缘品牌创立20周年及上市十周年的重要时刻。自2014年以来,今世缘的营业总收入从24亿元增长至1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3%;归母净利润从6.46亿元增长至31.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截至2024年7月12日,公司总市值由上市之初的122.34亿元增长至605.30亿元,累计增长率为394.8%,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公司的品牌产品建设实现了全面提升,围绕“缘”文化核心,通过丰富的产品线和多元化的品牌活动,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国缘、今世缘、高沟三大品牌各自定位明确,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企业形象的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国缘品牌聚焦300-800元价格赛道,其中主开系引领了300-600元主流价格带,六开、四开、对开进行全国化一体布局,致力成为行业千元以下第一梯队品牌。

    在市场战略上,今世缘采取了“省内精耕攀顶,省外攻城拔寨”的策略,实现了市场覆盖的深度与广度双重突破。省内市场通过高端化品系培育、精细化区域运营和四大尖刀单品打造,持续做强基本盘。省外市场则聚焦国缘品牌,战略升级导入新品六开,一体主推超级单品四开,带动对开规模上量。

    国海证券研究所对今世缘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为“买入”。预计2024-2026年,今世缘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4.36亿元、150.76亿元和181.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7亿元、48.40亿元和58.66亿元,EPS分别为3.14元、3.86元和4.68元,对应PE分别为15倍、13倍和10倍。分析师认为,今世缘的产品结构精准卡位次高端价格带,在江苏市场次高端持续扩容的背景下,公司有望继续扩大收入规模,未来成长的稳健性值得期待。

    然而,投资今世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消费复苏节奏受抑制、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费用提升、经济大幅波动致白酒价格下滑、产品升级节奏不及预期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等。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

    国海证券研究所的食品饮料小组由刘洁铭、秦一方和景皓组成,他们分别具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和专业背景。本报告由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的分析师独立、客观地出具,分析师本人未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客户使用。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北方华创(002371)研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2024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刻蚀、薄膜沉积双支柱打造优势

    北方华创(002371.SZ)在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14.1亿元至131.4亿元,同比增长35.40%至55.93%;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5.7亿元至29.6亿元,同比增长42.84%至64.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4.4亿元至28.1亿元,同比增长51.64%至74.53%。这一增长得益于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扩大营收规模,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同时有效控制成本费用。

    公司在刻蚀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已实现12英寸硅、金属、介质刻蚀机全覆盖,形成了完整的刻蚀解决方案。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北方华创是国内PVD工艺装备技术的先行者,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三维集成和先进封装等多个领域。2023年,公司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收入均超过60亿元,成为业务的重要支柱。

    分析师预测,2024年至2026年,北方华创的收入将分别为299.54亿元、392.06亿元和491.36亿元,EPS分别为10.70元、14.51元和18.52元。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国产化加速和晶圆厂扩产预期,公司有望持续受益,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定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因素。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联瑞新材(688300)研报:24Q2利润创历史新高,电子级粉体项目预计年底投产

    联瑞新材(688300.SH)在2024年7月14日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回暖和公司对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预计归母净利润在1.10亿元至1.2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51%至71%。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0亿元至1.10亿元,同比增长61%至77%。特别地,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预计分别实现0.58亿元至0.73亿元和0.54亿元至0.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1.60%至65.44%和38.62%至64.08%。

    公司在球形无机粉体产品布局上不断取得进展,2023年推出了多种规格的低CUT点球形硅微粉和氧化铝粉,以及高频高速覆铜板用低损耗/超低损耗球形硅微粉等产品。公司已经掌握了关键技术,并与日韩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产品的稳定供应。此外,公司电子级功能粉体材料项目预计于2024年底投产,形成年产2.52万吨的生产能力,满足客户对电子级功能粉体材料的不同特性要求。

    投资建议方面,华金证券维持此前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至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00亿元、11.00亿元和12.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亿元、3.00亿元和3.60亿元。公司凭借在无机填料和颗粒载体行业的技术实力,实现高尖端应用产品的批量出货,积极实施多项举措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未来成长动力强劲,因此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以及系统性风险等。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逐年提高,EPS和ROE等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

    华金证券的分析师孙远峰和王海维声明,他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保证报告内容和观点的合法合规、专业审慎、独立公正,并具有合理依据。同时,华金证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可以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服务。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华金证券及其雇员对使用报告内容所引发的任何损失不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中集集团(000039)研报: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润持续修复,集装箱板块量利齐升

    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中集集团(000039)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报告指出,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修复,集装箱板块量利齐升。中集集团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9.5亿元,同比增长76%-138%,扣非归母净利润5.78-8.5亿元,同比下降43%-13%。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集装箱行业景气修复和集团外汇套保策略改善。

    报告分析,2024年上半年行业集装箱产量达300万TEU,预计全年产销量将超过450万TEU,中集集团在手订单饱满。钢价维持低位,规模效应助力制造商利润端修复。作为行业龙头,中集集团将充分受益于集装箱周期回暖。

    此外,海工业务方面,海上油气和特种船舶需求增长,中集集团在手订单47亿美元,非油气业务占比65%。随着订单兑现,海工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核心贡献点。

    东吴证券维持中集集团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4.7/32.9/47.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8/14/9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原油价格波动等。

    财务数据显示,中集集团2023年营业总收入1278亿元,归母净利润4.21亿元;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1408亿元,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61.34%,每股净资产8.46元。

    免责声明提醒,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东吴证券及作者不对使用本报告内容导致的任何后果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钜泉科技(688391)研报:手握电表出海利器,IR46标准有望推行

    钜泉科技(688391.SH)作为智能电网终端设备芯片的领航者,拥有近20年的深厚积累,主营智能电表芯片研发设计,覆盖计量芯片、MCU芯片、载波通信芯片等产品类别。公司在智能电表芯片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终端设备,为下游客户提供丰富的芯片产品及配套服务。

    公司在三相计量芯片、单相SoC芯片等方面出货量位居市场前列,智能电表MCU芯片作为电表主控芯片,公司在国内统招市场持续领先。同时,公司积极布局BMS芯片研发,首颗工规级AFE芯片已完成研发并进入客户测试阶段。

    钜泉科技采用经销模式销售芯片产品,积累了包括三星医疗、林洋能源、正泰仪表等下游龙头表厂客户,最终客户涵盖国内两网公司及其下属单位、海外电网企业。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2023年研发投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4.77%,研发人员占比达77.04%。

    随着IR46标准的推行,智能电表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公司预判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完成迭代产品布局,满足基于IR46标准的智能物联表技术规范。智能电表招标金额和数量呈增长趋势,2023年国网电能表第二次招标金额达142.68亿元,智能物联表招标量快速提升。

    全球智能电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52亿美元。随着国内电网企业参与出海,带动国内智能电表产品进入海外市场,公司出口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我国出口单、三相智能电表共5595.01万只,同比增长15.30%。

    公司积极回购股份,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2.01和2.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0、1.67和2.20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1)IR46新标准普及不及预期;(2)电表出海不及预期;(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4)技术迭代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6
<
190
191
192
193
194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