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三只松鼠(300783)研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全渠道高质增长,组织改革激发活力

    2024年7月17日,三只松鼠(300783.SZ)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出公司在营收和利润端的显著增长。根据预告,公司上半年营收预计在50.40-51.00亿元,同比增长74%-76%,归母净利润预计在2.86-2.92亿元,同比增长86%-9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实施的“D+N”(短视频+全渠道)全渠道协同策略,以及子品牌小鹿蓝蓝的新定位和组织变革。

    三只松鼠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营收预计在13.94-14.54亿元,同比增长40%-46%。尽管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在2024Q2出现亏损,但与2023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有所减少。这表明公司在成本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公司在渠道端通过“抖+N”模型,借助抖音平台的渠道溢出效应,推动了综合电商销售。同时,公司在供应链端推进“一品一链”创新升级,通过规模集采和制造优化,提升了毛利率。在管理费用方面,公司通过“品销合一”的组织理念,实现了费用优化和组织效率提升。

    三只松鼠基于对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信心,提出了“三年营收200亿元”的发展目标。公司预计2024-2026年的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89元、1.15元和1.54元,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22倍、17倍和13倍。分析师维持对三只松鼠的“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线上竞争加剧、社区零食店优质点位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以及大单品开拓不及预期等。

    在财务数据方面,三只松鼠的主营收入、归母净利润、摊薄每股收益(E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均显示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健。

    华鑫证券研究所的食品饮料组对三只松鼠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并强调了公司在高端性价比战略和全品类布局方面的潜力。分析师孙山山、肖燕南和廖望州均对三只松鼠的长期发展表示看好,并认为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科达利(002850)研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二季度业绩亮眼,盈利韧性凸显

    2024年7月17日,科达利(002850.SZ)公司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二季度业绩表现亮眼,盈利韧性凸显。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同比增长19.9%-33.65%;扣非归母净利润5.9-6.6亿元,同比增长18.96%-33.07%。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得益于下游需求的持续高景气,动力及储能电池销量的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深化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助力实现利润水平的稳定增长。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14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盈利韧性凸显。

    科达利公司加速全球产能布局,持续增长可期。公司实施为大客户就近配套生产基地的战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对客户的高效服务能力,增强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客户已覆盖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特斯拉、松下、Northvolt、ACC、LG、三星、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海内外头部动力电池及汽车制造企业。公司在国内锂电池行业各大重点区域布局了13个生产基地,并在2024年5月发布公告设立美国子公司,拟投资不超过4900万美元建设美国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此外,公司2023年向德国科达利增资3000万欧元、向匈牙利科达利增资3200万欧元,持续加大海外产能布局力度。未来公司在匈牙利、德国、瑞典、美国的海外产能基地有望陆续放量,逐步贡献收入弹性。

    根据华鑫证券研究,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8/21亿元,EPS为5.25/6.55/7.9元,对应PE分别为16/12/10倍。基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突出,业绩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同时,报告中也提示了风险,包括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科达利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显示,2023年-2026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5%、24.6%、22.3%和19.0%,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3%、18.4%、24.6%和20.6%。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呈现稳定增长,ROE(净资产收益率)也逐年提升。资产负债率保持在40%左右,显示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每股数据方面,EPS逐年增长,P/E和P/B逐年下降,表明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逐渐显现。

    华鑫证券的新能源组对科达利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师黎江涛和潘子扬分别具有丰富的新能源行业研究经验和相关背景。报告中对科达利公司的投资评级说明和证券投资评级说明均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力求客观公正。同时,报告中的免责声明也明确了华鑫证券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评估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生益科技(600183)研报:深度报告:周期与成长共振,24年业绩值得期待

    本报告对电子行业的生益科技(600183)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其在2024年的业绩值得期待。报告指出,生益科技深耕PCB产业链多年,主要产品包括覆铜板和印刷电路板等,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在全球覆铜板市场份额达到14%,全球特殊覆铜板市场份额达到7%。公司秉承“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策略,通过持续强研发投入,推动先进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报告分析了覆铜板行业的周期性和成长性,指出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调涨周期。覆铜板作为制作印刷电路板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多个终端领域。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PCB厂商整体稼动率回升,对覆铜板需求形成支撑。预计在消费电子拉货旺季,覆铜板企业将进一步上调产品价格,相关公司业绩弹性有望逐步释放。

    生益科技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9.5亿元,同比增长62%-71%,业绩超市场预期。公司产品覆盖服务器、汽车、高频高速、封装等高端领域,其中在AI领域与国内外头部终端保持密切合作,超低损耗材料已通过多家北美及国内终端客户的材料认证。随着相关产品逐步放量,后续业绩增长动能充足。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分别为0.81和0.99元,对应PE分别为29和24倍。报告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包括终端需求不及预期、产品推进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

    生益科技的发展历程显示,公司在覆铜板产品布局上不断完善,拥有27个系列120个产品,覆盖服务器、汽车、高频高速、封装基板等高端领域。公司在大陆共有6个生产基地,并在2023年7月公告将在泰国投资新建覆铜板及粘结片生产基地,有助于开拓海外市场,更好满足国际客户的订单需求。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管理层具备丰富经验。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5.12%。公司近年来的业绩总体稳健,尽管在2022-2023年行业景气度回落,但公司业绩表现大幅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持续研发投入,突破高端产品。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8.41亿元,2018-2023年复合增速为9.72%;研发费用率从2018年的4.42%提升至2023年的5.07%。在高频高速领域,公司已开发出不同介电应用要求、多技术路线产品;高速产品实现全系列布局,相关产品核心指标已处于全球标杆水平,并取得全球知名终端AI服务器客户的认证。

    报告最后指出,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所载资料及观点均为合规合法来源且被本公司认为可靠,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投资者需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据此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科达利(002850)研报:业绩增长稳定,关注公司机器人业务进展

    科达利(002850.SZ)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归母净利润预计在6.1-6.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9.9%-33.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订单的持续增加以及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努力。公司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1亿元至3.71亿元,同比增长12.8%-39%,环比变动-2.6%至+20%。

    科达利的盈利能力保持稳定,预计第二季度收入约30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20%。公司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除了在德国、匈牙利和瑞典的基地外,还于5月宣布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投资0.49亿美元建设新基地,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

    此外,科达利还积极布局机器人业务,与台湾盟立和盟英合作成立深圳科盟,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组件的研发。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将实现谐波减速器的初步商用化,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方面,分析师上调了科达利的盈利预测,并维持“优于大市”的评级。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15.8亿元和17.1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5.17元、5.83元和6.32元,对应的估值分别为15.8倍、14.0倍和12.9倍。

    在财务预测和估值方面,科达利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显示出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健,预计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同时,公司的毛利率、EBIT Margin和ROE等关键财务指标也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的投资评级和盈利预测仅供参考,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同时,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如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贸易政策变动和市场竞争加剧等,也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运机集团(001288)研报: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AI+传统产业融合示范项目

    2024年7月16日,运机集团(股票代码:001288)发布公告,宣布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AI+传统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此次合作将结合运机集团的产业优势和华为的技术优势,利用华为在AI大模型领域的技术积累赋能公司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运机集团近期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6月27日,公司宣布拟投资2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华运智远,负责设备智能运维系统的研发,开始布局后市场服务。此举有望通过高性价比的服务迅速抢占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此外,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取得显著成果,2023年以来,公司在新加坡设立海外业务总部,重点在非洲、东南亚、南美洲、澳大利亚、中东、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2023年公司成功中标宝武集团西芒杜铁矿项目,中标金额达12.8亿元;2024年6月中标西部水泥乌干达项目,预计实现1.1亿元收入。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达24亿元,海外订单占比超过70%。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公司澳大利亚孙公司于6月29日以800万澳元收购威利有限持有的威利输送机、Uni-Rod、Tyton 100%的股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此次收购将助力公司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服务客户水平,同时打开澳洲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

    西南证券对运机集团的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显示,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2.83亿元、3.76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54.3%,维持“持有”评级。同时,报告中也提醒投资者注意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以及汇率变动风险。

    在财务数据方面,运机集团2023年营业收入为1053.46百万元,净利润为101.82百万元。预计2024年、2025年和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698.94百万元、2391.53百万元和3034.85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75.55百万元、281.41百万元和373.85百万元。每股收益(EPS)预计分别为0.64元、1.10元、1.77元和2.35元。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市盈率(PE)等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邰桂龙和联系人叶明辉对运机集团的研究报告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投资建议。报告中还包含了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和估值,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的提示。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报告中的信息和建议。

    最后,报告中的重要声明部分提醒投资者,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西南证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同时,报告及附录版权为西南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歌尔股份(002241)研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声光学硬件齐头并进,核心技术创新带动利润高增

    2024年7月17日,歌尔股份(002241.SZ)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81亿元至12.65亿元,同比增长180%至200%;扣非归母净利润11.47亿元至12.35亿元,同比增长160%至180%。这一显著的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和研发投入。

    尽管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歌尔股份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产能利用率,逐步修复了盈利能力。特别是在欧美主要国家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后,终端需求的回暖为公司带来了积极的市场环境。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硬件、精密光学器件和模组、VR虚拟现实等新兴业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整体营收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

    在声学方面,歌尔股份聚焦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包括TWS智能无线耳机、有线/无线耳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通过"ODM"和"JDM"等模式,与行业领先客户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产品项目经验,巩固了市场地位。在光学领域,公司完成了对驭光科技的收购,加强了在微纳光学器件、投射/显示模组和三维传感等领域的布局,提升了精密光学领域的综合竞争力。这不仅扩展了技术能力,还为未来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的智能硬件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涵盖娱乐、健康和家居安防等多个领域。主要产品包括VR虚拟现实产品、MR混合现实产品、AR增强现实产品、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及配件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随着主要欧美国家加息周期进入尾声,预计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有望复苏,为公司主要产品的订单需求带来积极影响。

    在智能制造方面,歌尔股份积极打造GPS歌尔制造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继续推动新兴智能硬件业务的发展,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保持增长。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不断提升的制造能力,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039.28亿元、1187.76亿元、1330.60亿元,EPS分别为0.67元、0.90元、1.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9倍、26.2倍、21.5倍。公司在VR/MR、TWS智能无线耳机、智能穿戴、精密零组件等业务领域的优异表现将继续支撑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暖流,预计公司业务将持续向好,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欣旺达(300207)研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消费业务表现亮眼,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2024年7月17日,欣旺达(300207.SZ)发布公告,业绩表现亮眼,大超市场预期。分析师黎江涛首次给予“买入”评级。以下是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的主要内容:

    业绩预告:

    - 2024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67-8.99亿元,同比增长75%-105%;扣非归母净利润7.38-8.7亿元,同比增长100%-135%。

    海外建厂:

    - 拟设立子公司越南锂威,投资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建设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

    投资要点:

    1. 二季度业绩表现:预计2024年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5.8亿元,同比降低4%-26%,环比提升41%-82%;扣非归母净利润4.6-5.9亿元,同比降低4%-26%,环比增长65%-112%。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电池业务,市场端消费电子需求复苏,电芯自供率提升。

    2. 动力业务:客户包括吉利、东风、理想等国内主机厂,以及雷诺、日产等海外厂商。2024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95GWh,同比增长59%,市占率2.96%,有望带动公司减亏并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3. 全球布局:拟在越南建设消费电池产能,为公司在印度之后的第二个海外工厂。同时,动力业务积极推动全球化战略,拟在匈牙利、摩洛哥建设动力电池产能基地。

    4. 股权激励:2024年4月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拟向726名激励对象授予1459万股限制性股票,考核目标为2024年营收不低于550亿元,2024及2025年累计营收不低于1180亿元。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1/24亿元,EPS为0.87/1.12/1.29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4倍。

    风险提示:

    - 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股权激励进展低于预期、汇兑损益超预期。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主营收入56,244百万元,增长率17.5%;归母净利润1,622百万元,增长率50.7%。

    - 2025年预计主营收入63,648百万元,增长率13.2%;归母净利润2,079百万元,增长率28.2%。

    - 2026年预计主营收入70,970百万元,增长率11.5%;归母净利润2,401百万元,增长率15.5%。

    分析师承诺:

    - 本报告由华鑫证券制作,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报告中的信息与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的依据。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捷捷微电(300623)研报: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稼动率持续提升,2024Q2公司业绩表现超预期

    捷捷微电(300623.SZ)作为电子/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近期的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在2024年7月17日的报告中,公司维持了“买入”的投资评级。当前股价为18.87元,一年内最高和最低股价分别为19.37元和10.21元。公司总市值达到138.67亿元,流通市值为126.47亿元。近三个月的换手率高达163.81%,显示出市场对捷捷微电的高度关注。

    2024年第二季度,捷捷微电的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7至2.26亿元,同比增长105%至1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预计为1.54至1.77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30%。单季度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5至1.34亿元,同比增长63%至108%,环比增长14%至46%。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4至1.27亿元,同比增长111%至157%,环比增长110%至157%。

    公司业绩的超预期表现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下游市场需求的回暖,特别是在工控、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高性能计算及通信等领域的需求提升,推动了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其次,公司控股子公司捷捷微电(南通)科技有限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生产设备国内领先,随着产能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2024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650万元,其中3304万元为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

    行业层面,全球半导体观察报道指出,工控领域在下行周期中维持稳定需求,消费电子需求自2023年末开始缓慢复苏。汽车电子、AI高性能计算及通信等需求的明显提升,推动了多家厂商稼动率的提升。自2024年1月起,捷捷微电、华润微、扬杰科技等多家公司相继上调产品价格,显示出行业需求的回暖和景气度的复苏。

    然而,投资者也应关注潜在风险,包括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以及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等。

    在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方面,捷捷微电的营业收入预计从2022年的1,824百万元增长至2026年的4,195百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1.1%。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2年的359百万元增长至2026年的703百万元,年均增长率为40.8%。毛利率和净利率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提升,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IC(资本回报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特别提醒投资者,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用于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4、C5的普通投资者。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并在必要时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开源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新易盛(300502)研报:业绩维持高增长,光模块产品技术持续升级

    新易盛(300502)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10-9.50亿元,同比增长180.89%-229.44%。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85-6.25亿元,同比增长167.96%-245.30%,环比增长49.23%-92.31%。英伟达在2024年GTC大会上推出的Spectrum X800以太网交换机,加速了光模块演进速度,推动光模块需求从800G向1.6T升级。新易盛通过发行可转债扩充产能,产品技术持续升级,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71亿元、92.34亿元和138.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0亿元、22.49亿元和33.29亿元。公司持续扩充高速光模块产能,研发进展较快,维持“买入”评级。

    新易盛在2024年5月31日宣布,计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建设成都和泰国的高速率光模块项目。预计建成后,将分别新增年产185万和110万只高速率光模块,规划建设期均为3年。公司已成功推出基于单波200G光器件的800G/1.6T光模块产品,高速光模块产品组合涵盖VCSEL/EML、硅光、薄膜磷酸锂等技术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推出了400G和800G ZR/ZR+相干光模块产品,以及基于LPO方案的400G/800G光模块。

    在财务数据方面,新易盛2024年的营业收入预计为6171百万元,同比增长99.23%;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530百万元,同比增长122.23%。预计2025年和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234百万元和13821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9百万元和3329百万元。公司在2024年的每股收益(EPS)预计为2.16元,市盈率(P/E)为52.8,市净率(P/B)为11.5。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以及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分析师张宁和联系人李宸在报告中提供了详细的财务预测和公司基本数据。报告中还包含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详细数据,以及公司的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

    最后,报告中提到了分析师声明、评级说明、一般声明、特别声明和版权声明。分析师声明强调了分析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报告中观点的准确性。评级说明详细解释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一般声明和特别声明提醒了报告的机密性和国联证券的潜在利益冲突。版权声明则强调了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报告内容的规定。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洛阳钼业(603993)研报:铜、钴产量高增,业绩弹性兑现

    洛阳钼业(603993)近期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将达到51.89-57.35亿元,同比增长638%-716%;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3.75-59.41亿元,同比增长2343%-2600%。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2-36.6亿元,同比增长708%-849%,环比增长50.5%-76.8%;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2.8-38.5亿元,同比增长2029%-2395%,环比增长57.0%-84.1%。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铜金属产量31.38万吨,同比增长101%,钴金属产量5.40万吨,同比增长178%。第二季度,铜金属产量为16.6万吨,同比增长84.5%,环比增长12.7%;钴金属产量2.9万吨,同比增长101.6%,环比增长14.4%。受益于铜产量增长与销售价格同比上升,公司盈利大幅提升。2024年上半年,LME铜均价为9201美元/吨,同比提高5.5%。截至2024年7月15日,LME铜价为9833美元/吨,较年初上涨15%。

    洛阳钼业聚焦新能源金属和重要的战略金属,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矿企。2024年,公司提出未来五年实现年产铜金属80-100万吨、钴金属9-10万吨、钼金属2.5-3万吨、铌金属超1万吨的目标。6月19日,公司与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29亿元出售持有的东戈壁钼矿65.1%权益,预计交易完成后获得财务净收益约15亿元。

    分析师预计洛阳钼业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61/133.51/151.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47%/5.45%/13.57%;EPS分别为0.59/0.62/0.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64/14.83/13.06倍。公司未来矿铜产量增长显著,业绩有望彰显高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金属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海外政治与安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以及产量不及预期。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72991百万元,2023年为186269百万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01471百万元。归母净利润2022年为6067百万元,2023年为8250百万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2661百万元。市盈率2022年为32.6倍,2023年为24.0倍,预计2024年为15.6倍。

    分析师声明,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到12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投资建议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股票评级中的“买入”表示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20%以上。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国联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国联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

阅读全文
0 0
2024-07-18
<
180
181
182
183
184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