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缘药业(600557.SH)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2.60亿元,同比下降11.49%;归母净利润达到2.6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下滑了15.95%。尽管如此,公司的盈利能力依然稳健,2024H1毛利率为74.55%,仅轻微下降0.41个百分点,而净利率则上升至12.01%,增加了0.93个百分点。在费用控制方面,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至37.81%,减少了4.8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上升至9.30%,增加了4.9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则提高至15.01%,上升了0.7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降至-0.80%,降低了0.49个百分点。
从产品线来看,口服液和凝胶剂成为亮点,其中口服液营收增长28.60%,达到5.44亿元,凝胶剂营收更是激增107.87%,达到0.21亿元。然而,注射液、胶囊、颗粒剂/冲剂、片丸剂和贴剂的营收则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公司在研发和营销方面持续发力,加强了科研平台建设和新品研发,多个产品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同时优化了学术推广策略,强化了营销过程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在院外市场布局OTC和分销综合业务,展现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鉴于公司短期经营压力,分析师下调了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但仍维持“买入”评级,预计三年的EPS分别为0.97、1.11、1.26元/股,对应的PE分别为15.7、13.6、12.0倍。
需要注意的是,康缘药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政策调整、产品销售低于预期以及研发失败的可能性。尽管当前业绩承压,公司仍被看好,尤其是其在研发创新和营销合规建设上的持续努力,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全文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以1.20亿元投资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后者10%的股权,此举有望增强联影医疗在分子影像领域的竞争力。玖谊源是国内回旋加速器生产商,产品涵盖多种能级,打破了进口品牌在医用回旋加速器市场的垄断。2023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整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目录,部分设备由甲类转为乙类管理,包括PET/MR在内的分子影像和放疗类产品配置证降级,有望推动产品在医疗机构的普及和行业整体扩容。联影医疗是国内少数能实现PET/CT整机量产的企业,2023年分子影像设备收入达15.52亿元。投资玖谊源后,联影医疗的分子影像产品矩阵将进一步丰富,实现核医学诊疗闭环。预计2024-2026年,联影医疗总营收将分别达到138.24亿元、167.98亿元和206.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1亿元、28.83亿元和35.23亿元。给予“买入”评级,但需注意并购整合、海外地缘政治、国内政策及新品推广等风险。联影医疗最新股价为116.25元,总市值958亿元。
阅读全文宁德时代(300750)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尽管上半年营收1667.67亿元,同比下降11.88%,但归母净利润达到228.65亿元,同比增长10.37%,展现出公司强劲的盈利能力。第二季度,公司业绩环比增长显著,营收869.96亿元,环比增长9.06%,归母净利润123.55亿元,环比增长17.56%。值得注意的是,Q2电池出货量接近110GWh,环比增长18%,其中储能电池占比超过20%。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导致电池价格下调,但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上升至26.5%和14.9%,彰显了成本控制的优势。
宁德时代的电池单位盈利能力保持稳定,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高达447.1亿元,同比增长20.6%,显示了公司强大的现金流状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2550亿元,现金储备充足。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布局方面,宁德时代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如神行超充电池、麒麟电池,这些产品在今年开始大规模量产,占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的30%-40%。据SNE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达到37.5%,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巩固了其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的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46.3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在储能领域,公司继续领跑,推出了天恒储能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在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力。在产能建设方面,宁德时代稳步推进全球产能扩张,上半年末在建工程272.6亿元,海外德国工厂已获得大众认证,全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在建产能约70GWh。产能利用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全球客户的订单需求。
综上所述,宁德时代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多元化产品布局,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全产业链布局凸显成本优势,盈利能力保持稳健。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1.35元、13.67元、15.71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4倍、12倍。动储电池需求增长的确定性高,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然而,投资者也应关注下游需求、市场竞争、新产品开发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英联股份(002846.SZ)近日被华金证券分析师团队出具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公司传统主业稳健,复合箔材业务将成为新增长极。分析师张文臣、申文雯、周涛认为,英联股份作为国内易开盖领域的领跑者,在2023年成立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子公司,旨在推进金属包装制品与复合集流体双主业协同发展。公司易开盖产品销量持续增长,2017-2022年干粉、罐头和饮料易开盖销量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0.6%、28.8%和43.1%。复合箔材项目预计总投资30.89亿元,计划建设134条复合铜箔和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年收入逾36亿元(含税)。复合箔材的优势在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分析师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0.39、0.48亿元,对应PE分别为89.1、74.4、60.3,维持“买入-A”评级。然而,报告也提示了复合箔材进展、快消品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产能释放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英联股份股价截至2024年7月26日报收于6.83元,投资评级为买入-A。
公司发展历程显示,自2006年成立以来,英联股份深耕金属易开盖领域,产品覆盖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多个应用领域,已成为国内易开盖行业的佼佼者。随着复合集流体子公司的成立,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在金属制品包装业务的地位,同时加速复合集流体业务的研发和产业化。管理层方面,董事长翁伟武毕业于清华大学EMBA,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财务数据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116百万元,同比增长21.1%,归母净利润为32百万元,同比增长126.6%。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24年预测期末,公司总资产预计达到3896百万元,负债合计2400百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464百万元。现金流量表显示,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为27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364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为-194百万元。每股收益预计为0.08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0.06元,每股净资产为3.49元。从财务比率来看,公司预计2024年毛利率为14.6%,净利率为1.5%,ROE为2.0%,资产负债率为61.6%,流动比率为0.7,速动比率为0.5,总资产周转率为0.6,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2,应付账款周转率为3.4,P/E为89.1倍,P/B为2.0倍,EV/EBITDA为17.6倍。分析师强调,尽管公司前景看好,但投资者应关注复合箔材商业化应用、市场竞争加剧、新建产能释放速度、铜价波动等潜在风险。此外,报告还详细列出了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EPS、ROE、P/E、P/B、净利率等关键指标,以及未来几年的预测值,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信息。总体而言,英联股份在双主业协同发展的战略下,有望实现传统业务的稳定增长和复合箔材业务的快速扩张,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阅读全文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天禄科技是一家全球导光板领域知名企业,其业务有望筑底回升。公司创立于2010年,现已成长为全球中大尺寸导光板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尤其在笔记本、台式显示器领域,全球市占率保持在15%-20%之间,且呈稳定提升态势。下游核心客户包括京东方(BOE)、三星电子、LG等全球知名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和客户开拓,公司有望持续提升高端产品份额和盈利能力,竞争地位稳固。下游面板价格呈现筑底特征,公司导光板业务有望筑底回升。持续拓展光学领域,TAC膜开拓第二成长曲线,偏光片国产化背景下,TAC膜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业绩与消费电子景气度重合度较高,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下降8.67%,归母净利润883万元,同比下降67.56%。2024年Q1,公司业绩有所回暖,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1.71%,归母净利润515.01万元,同比增长21.82%。费用占比处于低点,利润率跌幅收窄。2023年,公司主要费用率为10.36%,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下滑幅度有所减少。
显示面板行业多技术并行,LCD主流地位稳固。LCD作为最主流的显示技术,应用于手机、电视、电脑、平板、汽车、商用等多场景。2021年LCD显示面板产值高达957亿美元,同比2020年度增长12.32%。面板行业正迎来长期向大陆转移的历史机遇。从全球LCD面板产能的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境内的产能持续提升,中国境内产能占比从2005年的3%持续提升至2020年的50%。
面板需求自2021年见顶后持续回落,2024Q1价格呈修复态势。2024年一季度,全球面板销售额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36.67%;面板出货量同样呈现小幅增长,出货量1.98亿片,同比增长3.84%。从面板价格、出货量数据看,当前时点面板需求均处于筑底时期,向下空间较为有限。
公司已成为我国本土中大尺寸导光板领域生产规模领先的企业之一,细分领域的市占率较为稳定。根据公司2022年报,公司2022年度台式显示器导光板出货量为3,043.02万片,全球市场占有率19.16%,相比2021年下降3.89个PTS;2022年度笔记电脑导光板出货量为3,618.24万片,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6.91%,相比2021年上升1.18个PTS。
公司进军TAC膜项目,产业龙头入股助力。2023年3月29日,公司公告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投资协议,进行“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的投资建设,主要产品为TAC膜,计划一期投资9亿元,二期投资15亿元。目前公司已经引进多家产业链股东加入TAC膜项目。项目收益丰厚,达产后公司收入、利润体量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在主业导光板领域地位稳固,正处于筑底回升阶段。第二成长曲线光学TAC膜项目有望实现国产替代,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大幅增加公司收益。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8、0.82、1.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4.9、23.6、15.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阅读全文龙源电力作为风电行业的佼佼者,其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的背景为其持续注入优质风电资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不仅在国内风电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还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大的运营能力,尤其是在加拿大、南非和乌克兰等地拥有稳定的风电项目。2024年的第一季度,龙源电力的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了640小时,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得益于其优质的电站和高效的运营策略。通过采用更大、更先进的风电机组,公司实现了更高的风速捕获和发电效率,从而提升了平均发电小时数。此外,对于老旧风电设备的改造升级,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通过复用部分基础设施提高了风电场的整体容量和发电量。
在新增装机方面,龙源电力计划在2024年开工新能源项目10GW,投产7.5GW,并且已宣布国家能源集团将注入4GW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考虑到上半年新增控股装机容量0.56GW,若假设注入2GW资产,加上自建2-2.5GW,2024年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达到4-4.5GW。同时,随着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的价值持续发掘,每度电的收入有望逐步企稳。
在财务表现上,龙源电力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其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399.29亿元、451.75亿元和495.70亿元,同比增长6.08%、13.14%和9.51%。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75.28亿元、84.04亿元和90.60亿元,同比增长20.46%、11.64%和7.80%。每股收益(EPS)预计为0.9元、1.01元和1.08元,对应的市盈率(PE)为19.40倍、17.38倍和16.12倍。基于此,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新能源团队给予龙源电力“买入”评级。
然而,投资龙源电力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新建项目审批与推进的不确定性、资产注入与并购进度的未知因素,以及政策推进速度可能带来的影响。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这些风险。尽管如此,龙源电力凭借其在风电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增长的潜力,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
阅读全文税友股份(603171.SH)作为国内财税信息化领域的领头羊,于2024年7月29日获得了开源证券的“买入”评级,这标志着公司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机遇。开源证券的分析师陈宝健和李海强在其报告中指出,税友股份不仅在G端(政府端)和B端(企业端)业务上实现了双轮驱动,同时在AI+财税领域的深厚积累也为公司打开了长期的成长空间。
在B端业务上,税友股份正向服务型SaaS模式升级,旨在提升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截至2023年底,公司亿企赢数智财税云SaaS平台的活跃用户达到了820万户,付费用户568万户,分别同比增长16.3%和29.1%,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积极把握金税四期机遇,通过高价值产品推广和运营体系升级,2023年B端业务净利率达到22.62%,同比提高了3.87个百分点。
在G端业务上,税友股份作为国家金税三期、金税四期工程的核心供应商,成功中标了多项关键项目,包括国家税务总局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二期)及应用支撑服务平台(第2包),以及税务人端项目,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公司还积极参与税务信创建设,完成了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税务系统建设,为数字政务系统信创带来了可观增量。
AI+财税是税友股份的另一大亮点,公司在财税AI垂直领域构建了庞大的知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体系,具备较高的护城河和技术领先优势。AIGC技术已在财税SaaS产品服务中的发票管理、风险分析及用户咨询等场景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有望为公司创造更多增长点。
开源证券预计,税友股份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2.64、3.45亿元,EPS分别为0.45、0.65、0.8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6.4、39.2、30.1倍,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因此给予“买入”评级。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客户预算不及预期以及公司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这些都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如此,税友股份在国内财税信息化市场的龙头地位及其在AI+财税领域的创新,使其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具有显著优势。
阅读全文汇川技术(300124.SZ)在2024年H1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55.64至161.86亿元,同比增长25%到30%;归母净利润则在19.73至21.81亿元区间,同比变动幅度在-5%到5%之间;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9.61至21.48亿元,同比增长5%至15%。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到93.82亿元,同比增长22.3%,但归母净利润为12.66亿元,同比减少4.8%。业绩分析显示,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同时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得益于费用调控的加强。坏账计提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反映出公司对新能源车业务坏账风险的有效控制。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则有所下降。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通用自动化业务稳健增长,尽管光伏、锂电等行业拖累,但纺织、物流等传统制造业开始复苏,预计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到10%。新能源车业务则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理想、广汽等客户的销量增长,预计收入增长约60%,下半年有望贡献更多利润。电梯业务受房屋竣工面积下降影响,预计收入同比下降约5%。而轨交业务通过加大订单拓展,预计收入同比增长约25%。
公司正加大数字化和国际化战略投入,收购了法国工业软件公司Irai,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并通过行业线出海和借船出海策略拓展海外市场,取得一定成效。盈利预测方面,考虑到经济复苏态势和公司战略投入,预计2024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66.2、80.1亿元,同比增长16%、21%、21%,维持2024年30倍PE,目标价61.35元,维持“买入”评级。然而,宏观经济复苏和房地产、新能源车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仍然存在。
阅读全文今日股市波动显著,各板块指数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在大盘方面,指数开盘后一度冲高至60.09点,随后出现回调,最低下探至53.61点,全天振幅达6.48点。午后市场情绪略有回暖,指数回升至57.09点附近震荡整理。从行业板块来看,金融板块表现疲软,全天跌幅最大,最低触及22.79点,收于29.44点,跌幅为27.8%。科技股则相对抗跌,盘中虽有反复,但最终收于55.98点,较前一交易日微涨0.6%。能源板块全天维持强势,最高上探至35.39点,但尾盘出现获利回吐,收于28.30点,涨幅为8.7%。消费类股票整体表现平稳,全天围绕15.98点上下波动,最终收于15.85点,微涨0.4%。总体来看,今日股市呈现分化走势,投资者需谨慎操作,关注政策面及外围市场变化。
阅读全文龙净环保(600388)近期在绿电领域的拓展取得了显著进展,旗下全资子公司在西藏拉果错盐湖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一期二阶段的投资建设正加速推进,该项目规划为75MW光伏配以126.25MW/405MWh电化学储能,预计于2024年三季度投入运行。此外,位于新疆乌恰县的1GW光伏项目一期300MW已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新疆首个“零碳矿山、低碳冶炼”示范项目落地,为紫金矿业在克州的矿山项目提供了绿色能源保障。龙净环保的绿电项目不仅满足了紫金矿业的可再生能源转型需求,而且在高海拔地区展现了公司在新能源投资运维方面的卓越能力。据预测,拉果错一阶段二期项目动态投资额约为6亿元,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4亿度,预估结算电价为0.798元/度,显示出矿山新能源项目的高收益率和良好消纳能力。东吴证券分析师团队维持了对公司2024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14.8亿、20.3亿元,对应PE为11倍、8倍、6倍,继续给予“买入”评级,强调新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绿电项目进入密集投运期。然而,分析师也提示了紫金矿业可再生能源转型节奏、矿山扩产进度以及电化学储能市场竞争加剧等潜在风险。
从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底,龙净环保总资产达到252.97亿元,总市值为125.41亿元,每股净资产为7.09元,资产负债率为67.62%。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109.73亿元,同比减少7.64%,归母净利润为5.09亿元,同比下降36.74%。尽管面临挑战,公司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绿电领域的布局,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