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6月17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中,中邮证券研究所对楚江新材(股票代码:002171)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买入”评级。楚江新材作为铜基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在2023年全年实现了营业收入463.11亿元,同比增长14.08%,归母净利润达到5.29亿元,同比增长295.92%。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70%和8.32%。
报告指出,楚江新材的铜基材料板块业务稳定增长,2023年铜基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49.13亿元,销量突破94万吨。公司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万吨以上的产能规模,其中精密铜带超40万吨,铜导体材料超50万吨。同时,公司正布局高端领域,推动“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等项目建设。
军工碳材料板块方面,顶立科技作为楚江新材的子公司,主营高端热工装备,同时拓展新材料板块业务。2023年,顶立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41.53%,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5.33%。
天鸟高新作为楚江新材的另一家子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7.06%,净利润保持稳定。公司正加快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民品规模,子公司芜湖天鸟一期热场复合材料规划产能为400吨。
中邮证券研究所预计,2024-2026年楚江新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亿元、7.78亿元和9.53亿元,对应EPS为0.48元、0.59元和0.72元,PE分别为14.70倍、11.95倍和9.75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8.1%,市盈率为17.55倍。
报告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绝对控股的证券类金融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注册资本50.6亿元人民币。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包括证券经纪、自营、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并在全国多地设有分支机构。中邮证券研究所位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为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证券投、融资服务。
最后,报告强调,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审慎决策,并注意风险。报告版权归中邮证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翻版、修改或发布。
阅读全文移为通信(股票代码:300590)在2024年一季度表现出色,受益于海外需求的恢复和车联网业务的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同时费用管控得当。根据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83.06%。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2G到4G网络升级,以及车联网相关产品的持续增长和对竞争对手的替代。
公司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营收增长强劲,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增速超过80%,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2024年一季度,公司在北美、欧洲、亚洲(不含中国境内)和大洋洲等地区均取得良好增长。产品线覆盖了NB-IoT、Cat-M、4G LTE Cat1、4G LTE Cat4、Wifi6等多种无线通信制式。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40.87%,同比增长0.48%,主要得益于自研模块替代外采、国产料替代进口料以及高毛利订单占比增加等因素。
在费用控制方面,2024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6%、5.03%、13.29%,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公司不断优化海外销售人员地域布局和语种布局,同时加强研发人员管理培训,总体费用支出保持平稳可控。
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加。2023年共推出18款新产品,包括荣获2023IoTEvolution资产追踪解决方案奖的GL530MG,以及应用于工厂自动化、智能安防、边缘计算等领域的多款4G、5G高性能工业路由器。此外,公司在视频车联网领域推出了搭载AI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4G智能行车记录仪CV200,以及专为E-bike打造的4GIoT智能终端SC350MG。
物联网行业预计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AIOT、e-Bike等车载产品和工业路由有望成为发展动力。根据工信部《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我国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加速扩大,2023年底达到23.32亿户,全年净增4.88亿户。同时,新兴业务收入保持较高增速,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4832.8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22704.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4%。中国物联网支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接近3000亿美元,占全球总投资规模的约1/4。
移为通信作为业界领先的无线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物联网终端设备研发、销售。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覆盖了多种无线通信制式,具有基于芯片级的开发设计能力。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12.52/16.05/20.7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2/2.53/3.36亿元,对应PE为25.04/19.04/14.3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海外需求波动风险、海外宏观环境与货币政策变化风险以及汇率波动风险。
阅读全文京威股份(002662)近期动态点评显示,公司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有望成为低估值外饰领域的潜在投资机会。2024年6月7日,公司宣布第二大股东德国威卡威将其持有的11.62%股份全部转让给宁波沪通基金和纬壹基金,转让价格为2.81元/股。此举消除了市场对持续减持的疑虑,新股东的持股成本较低,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稳定基础。
公司财务表现稳健,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8.32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82%。全年来看,2023年公司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15%,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
作为外饰及其表面处理领域的龙头企业,京威股份的产品涵盖汽车内外装饰件,包括铝合金、不锈钢、冷轧及镀锌钢板、塑料和橡胶等材质,以及多种表面处理技术。公司拥有先进的成型和表面处理工艺,如铝合金熔铸、铝型材挤出、橡胶混炼等,尤其在花纹铝板技术、铝合金氧化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客户群体包括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华晨宝马等知名整车厂商,以及新能源汽车厂商。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6.8亿元、37.2亿元、3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元、5.6亿元、5.7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8.5倍、8.1倍、7.9倍PE。考虑到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和在汽车外饰领域的深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客户开拓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以及竞争加剧。基本数据显示,公司总市值4545百万元,52周最高/最低股价分别为3.92元和2.27元,52周最高/最低PE分别为13.90和7.78。
本报告由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提供,分析师周旭辉和李京波负责撰写,保证报告数据来源合规,分析逻辑基于职业理解,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以报告发布日后3到12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为基准。免责声明提醒,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
阅读全文赤峰黄金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收入72.21亿元,同比增长15.23%,归母净利润达到8.04亿元,同比增长78.21%。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83%和166.41%,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公司的矿产金产量在2023年提升至14.35吨,同比增长5.79%。国内矿山产金量同比大增43.1%,达到3.32吨,而海外矿山产金量略有下降,为11.03吨。尽管受到第三季度洪水影响,全年产量仍接近年初计划的14.60吨。2024年,赤峰黄金计划实现更大规模的产销量,包括黄金16.02吨、电解铜5300吨、铜铅锌精粉3.58万吨等。
赤峰黄金的新建项目进展顺利,五龙矿业下半年日均选矿量提升至1800吨以上,溪灯坪金矿14万吨/年采选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10月投产,吉隆矿业年新增18万吨金矿石选矿扩建项目预计2024年6月试生产。公司还在国内外加强探矿增储,2023年末新增金矿石资源量达530万吨。
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及公司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赤峰黄金的利润率持续优化。2023年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均价同比上涨14.71%,公司境内外矿山销售均价也有所提升。2024年第一季度,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金价继续上涨,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和技术优化等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4.64和7.12个百分点。
分析师预计赤峰黄金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12.7亿、15.9亿和19.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同时,提醒投资者关注黄金价格波动、矿山产量不达预期和安全事故风险等潜在风险。
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赤峰黄金202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7221百万元和804百万元,毛利率和ROE分别为32.6%和13.1%。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毛利率和ROE也将逐步提升。
华安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许勇其和黄玺对赤峰黄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了详细的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报告最后强调,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分析师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
阅读全文德业股份(605117)在SNEC 2024展会上以“解锁新高度,拓展新边界”为主题,全球首发多款新品,包括新款三相低压和三相高压储能逆变器、新一代G5微逆、融合储能功能的储能微逆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逐月增加,尤其在亚非拉地区市场需求旺盛,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微逆产品方面,德业股份的月出货量超出预期,特别是在巴西、德国和法国市场,出货量分别达到3万、6-7万和1-2万台。美国市场已有订单,未来出货量有望从1万台增长至5万台,目标达到5万至10万台。此外,储能市场的需求也呈现出分散化趋势,新兴市场的需求尤为旺盛。南非市场虽然因停电缓解导致上半年需求有所下降,但市场占有率仍超过70%。巴基斯坦市场单月出货量超过1万台,市场占有率约60%,东南亚其他地区如越南、缅甸等地电力不稳定,需求大幅增长,欧洲和中东地区也分别有1万多台的出货量。
盈利方面,德业股份的毛利率好于预期,整体保持稳定。公司通过采购降本和规模效益,以及在巴基斯坦等市场储能产品毛利率好于预期,实现了盈利的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方面,德业股份全面覆盖储能、组串、微型逆变器产品矩阵,随着行业需求的改善和新品的不断推出,有望实现较快的业绩增长。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对公司2024-2026年的营收预测分别为108亿元、148亿元和2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7亿元和56亿元,EPS分别为4.1元/股、6.1元/股和9.3元/股,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7倍、11倍和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要关注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新产能建设和投放不及预期以及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周旭辉和朱晋潇对本报告的撰写和分析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力求报告内容准确、完整。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报告的制作方,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报告中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依据。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并不得对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阅读全文金徽股份(603132)作为甘肃铅锌产业的龙头企业,近期表现备受关注。2023年公司营收稳定,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3.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7.02%至3.4亿元,主要由于矿业权出让收益金征收政策变化、材料成本增加及子公司产能释放等因素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增长45.73%至2.9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06%至8082.01万元。
公司立足自身178万吨采选产能,积极整合江洛地区资源,计划建设300万吨选矿项目,以提升市场地位。全球锌金属供应面临瓶颈,2023年全球锌精矿产量同比下降0.6%,主要原因包括劳动力不足、极端天气及能源价格上涨。Glencore和Teck预计2026年和2027年锌精矿产量将分别下降约31万吨和7万吨。与此同时,全球精锌消费量在2023年达到1399.3万吨,同比增长1.1%,预计2024年起国内基建投资将增加,带动锌消费增长。
中邮证券预计金徽股份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8亿元、9.39亿元和10.95亿元,EPS为0.53元、0.96元和1.12元,PE分别为24.82倍、13.69倍和11.74倍。鉴于公司业绩稳步提升及江洛矿区整合的潜力,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283百万元和394百万元,预计2024年和2025年将分别增长至1669百万元和2734百万元。资产负债率在2023年为43.5%,预计逐年下降至2026年的35.6%。
中邮证券研究所提醒投资者,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审慎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报告中的信息、意见和预测可能随时间变化而调整,且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中邮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计划提供相关服务。
最后,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的证券类金融子公司,提供全方位的证券投、融资服务。研究所设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咨询。
阅读全文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6月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格力电器(股票代码:000651)进行了深度研究,并给出了“买入”评级。报告认为,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格力电器凭借其在家用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优势,有望继续巩固其市场地位,并实现业绩的稳健增长。
报告首先回顾了格力电器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初创期、跃升期、成长期和拓展期四个阶段。自1991年成立以来,格力电器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B+C端多产品的国际化工业集团。在业绩方面,公司营业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以内销为主的多元化营业收入结构特点明显。利润端受产品结构升级及渠道改革影响,毛利率恢复增长,带动利润端稳健增长。
在家用场景中,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稳中有增,其他品类如冰箱、洗衣机等精准切入市场。公司通过布局家电全品类,直击消费者需求痛点,利用品牌背书进军中高端市场。在商用场景中,中央空调业务是公司的重要增长点,而冷冻冷藏业务则展现出锋芒。公司在商用中央空调领域拥有多项技术领先,并多次拿下大型工程项目。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认为,行业端受铜价上涨和红海事件影响,渠道或将积极备货,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助力国内白电行业增长,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公司端,格力电器持续打造精细化产品矩阵,深耕家用空调与暖通设备板块,维持中央空调高市占率。同时,公司拟增持子公司格力钛股份,以加速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并叠加创新驱动为绿色发展赋能,为业绩增长提供新助力。
报告预计,2024-2026年,格力电器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322.97亿元、356.76亿元和386.91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EPS)分别为5.74元、6.34元和6.8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7.17倍、6.49倍和5.98倍。基于这些预测,太平洋证券维持对格力电器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指出,格力电器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波动、生产要素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海外政治风险等。这些风险可能对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产生影响,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予以关注。
最后,报告包含了格力电器的财务数据和预测,以及投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声明中强调,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时,报告提到,太平洋证券或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报告版权归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或刊登。
阅读全文生益电子(688183)近期发布了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2024年限制性股票的公告,以5.01元/股的价格向512名激励对象授予3768.0940万股限制性股票。此举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限制性股票100%授予条件对应2024/2025/2026年营收收入分别为不低于40.85/51.06/59.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1.5/3/4.5亿元。费用摊销方面,预计摊销的总费用为4.49亿元,2024-2027年分别摊销1.39/1.87/0.98/0.25亿元。
公司在AI服务器等多领域发力,产品结构优化。在通讯领域,公司积极配合客户进行5G-A、6G、卫星通讯、800G交换机、光模块等应用领域PCB产品的开发,预计今年能够陆续实现批量生产,提升通讯领域产品的附加值。在服务器领域,公司正积极配合国内外客户完成AI服务器相关产品的样品转批量工作,成功开发了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多家客户,AI配套的主板及加速卡已经批量出货,预计2024年公司服务器产品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针对智能辅助驾驶、动力能源及智能座舱等产品线将会不断开展更多新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汽车电子产品占比有望持续增长。
影响业绩的不利因素逐渐消除,产能增加叠加稼动率提升,公司增长动力充足。2023年由于行业需求较差以及东城四期产能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公司利润较差。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服务器等领域需求有所改善,东城四期稼动率也有所提升,整体业绩已经扭亏为盈。东城四期目前月产量已阶段性达标,达到盈亏平衡点;泰国工厂完成了公司设立、境外投资备案、签署土地购买协议、完成土地权转移等流程;吉安二期项目工艺及公共设施规划基本完成。公司产能储备丰富,随着未来新工厂产能的逐渐投放以及结构的逐渐优化,公司将迎来快速成长阶段。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给予生益电子“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93/51.79/61.16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4.96/7.5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0/0.60/0.91元,PE分别为70/35/23倍。风险提示包括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客户订单不及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基本数据显示,生益电子总市值为17451.61百万元,流通市值为6468.95百万元。52周最高/最低股价分别为22.50/5.58元,52周最高/最低市盈率分别为3250.80/-344.46,52周最高/最低市净率分别为4.52/1.29,52周涨幅为63.40%,52周换手率为513.52%。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3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73.01/4092.72/5179.20/6116.42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7.40%/25.04%/26.55%/18.10%;EBITDA分别为262.65/705.96/998.58/1307.29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99/249.28/495.80/754.67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07.99%/1097.37%/98.89%/52.21%;EPS分别为-0.03/0.30/0.60/0.91元;市盈率(P/E)分别为—/70.01/35.20/23.12;市净率(P/B)分别为2.41/4.40/4.05/3.63;EV/EBITDA分别为38.44/25.92/18.55/14.01。资料来源为Choice,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阅读全文洁美科技,作为元器件包装耗材的领导者,正通过其离型膜业务实现业绩的新一轮增长。根据东吴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公司以其纵横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构建了深厚的护城河,保障了其高盈利水平。自2015年以来,洁美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稳定增长,毛利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在纸质载带领域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通过全产业链的打通和横向发展,如生产配套胶带、塑料载带等,持续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随着5G、车载和AI等行业的发展,被动元器件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纸质载带需求的稳定增长。同时,元器件小型化趋势带动了高端压孔纸带用量的提升,公司在日韩市场的成功拓展也助力了产品均价和附加值的持续提升。
在新产品方面,洁美科技的塑料载带和离型膜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公司实现了精密模具和原材料的自主生产,部分客户已经开始使用公司自产的黑色PC粒子及自制的片材。离型膜作为一种高消耗品,在MLCC和偏光片等应用市场拥有超过百亿元的空间。洁美科技通过提升产能和原膜自研,有望在离型膜领域复制纸质载带的成功。
东吴证券研究所对洁美科技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显示,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达到3.7亿、4.9亿和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4.6倍、18.3倍和14.4倍,低于同行业公司的平均估值。鉴于公司在纸质载带业务上的优势,以及塑料载带、离型膜等新业务的发展潜力,东吴证券给予洁美科技“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的发展也面临一定风险,包括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和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洁美科技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
总体来看,洁美科技凭借其在元器件包装耗材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新产品的发展潜力,展现出了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和良好的投资价值。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回暖和新业务的持续推进,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阅读全文金发科技近期发布的公告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放弃盘锦金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权优先购买权。这一决策背后,体现了金发科技控股股东的担当和信念,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金发科技的绿色石化产品主要包括聚丙烯和ABS,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93.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9.5%,是公司第二大业务。控股子公司辽宁金发是东北地区最大的ABS生产商,拥有年产60万吨ABS装置、60万吨PDH装置、26万吨丙烯腈装置和10万吨MMA装置,是金发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2月,金发科技与其他各方签订了增资协议,参与辽宁金发的增资。截至2022年底,各方对持股平台盘锦金发合计出资30.25亿元,使辽宁金发的实收资本上升至62.83亿元。盘锦金发成为辽宁金发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44.1%。
2023年3月,金石基金将其持有的盘锦金发16.3%股权转让给腾曦晨,金发科技放弃了股份优先购买权。截至2024年2月末,腾曦晨已经支付了全部款项。此时,盘锦金发的股权比例变为金石基金、金发科技和腾曦晨各占三分之一。
根据增资协议约定,如果金发科技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启动重组或收购股份,金石基金有权要求金发科技以现金加回购利息回购其持有的辽宁金发全部股权。然而,金发科技经过综合考虑后,决定放弃优先购买权,由腾曦晨以现金接手金石基金持有的盘锦金发29.75%的股权。
这一决策意味着金发科技不再需要履行回购责任,减轻了公司的偿债压力。袁志敏父子的这一举动体现了他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全体股东利益的考虑。此外,新任董事会的年轻化和专业化也为金发科技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月21日,金发科技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新任董事长陈平绪和总经理吴敌等6名非独立董事均为“80后”,具有丰富的公司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的加入,有望为金发科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金发科技近期的公告和管理层变动,不仅体现了控股股东的担当和信念,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任管理层的带领下,金发科技有望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