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贵州茅台(600519)研报:动态点评:短期扰动消退,稳价提升信心

    贵州茅台(600519)近期面临市场短期扰动,但公司通过一系列措施稳价提升市场信心。由于市场需求偏弱,导致供需失衡,散飞价格下降至约2100元,与年初相比呈现走弱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消费需求整体偏弱,行业仍处于调整周期,去库存成为重点。此外,618期间电商平台的大幅补贴也造成了短暂的供需失衡,价格波动放大。然而,随着电商大促结束和高考结束后的升学宴等宴席需求提升,产品价格有望自然上行。

    为提振市场信心,贵州茅台采取了多项挺价措施,包括取消大箱投放和暂停陈年茅台、精品茅台的投放,以控量保价。这些措施预计将快速调整主力产品飞天与其它非标产品的供需关系,稳定整体价盘。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维持对贵州茅台的“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768.20亿、2053.62亿和2367.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0.04亿、1025.91亿和1181.0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70.06元、81.67元和94.02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21.08倍、18.08倍和15.70倍。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白酒动销不及预期。本报告由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高博文撰写,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以报告发布日后3到12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为准。免责声明提醒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6
长安汽车(000625)研报:公司动态研究报告:5月销量同比增长,新能源及出海策略顺利推进

    长安汽车(000625.SZ)在2024年5月的销量同比增长,新能源和出海策略顺利推进。根据6月6日公布的产销快报,5月总销量达到20.68万辆,同比上升3.3%,1-5月总销量为110.90万辆,同比上升12.0%。自主品牌5月销量为17.10万辆,同比上升4.7%,1-5月销量为93.24万辆,同比上升11.6%。自主乘用车5月销量为12.32万辆,同比上升1.3%,1-5月销量为68.36万辆,同比上升8.5%。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5月销量为5.50万辆,同比大幅上升87.8%,1-5月销量为23.55万辆,同比上升72.7%。海外销量5月为3.33万辆,同比上升72.9%,1-5月销量为17.39万辆,同比上升80.8%。

    华鑫证券研究维持对长安汽车的“买入”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1,850.7亿元、2,197.9亿元和2,563.1亿元,EPS分别为1.08元、1.29元和1.5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S分别为0.7倍、0.6倍和0.5倍。考虑到公司新能源战略与出海战略稳步推进,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风险提示包括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汽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和出海进度不及预期。2023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主营收入为151,298百万元,增长率为24.8%,归母净利润为11,327百万元,增长率为45.3%。摊薄每股收益为1.14元,ROE为15.2%。资产总计为190,171百万元,负债合计为115,488百万元,所有者权益为74,683百万元。现金流量净额为13,498百万元。

    分析师林子健拥有6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擅长自下而上挖掘个股,深度覆盖特斯拉产业链/一体化压铸等细分领域。谢孟津和张智策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加入华鑫证券,具有相关行业背景。

    本报告由华鑫证券制作,仅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信息和意见,结合自身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咨询专业顾问。华鑫证券及关联人员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造成的任何法律责任。报告中的信息、意见和预测可能随时调整,华鑫证券没有更新所有接收者的义务。未经授权,不得刊载、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6
芯联集成(688469)研报:动态点评:并购芯联越州,扩大硅基产能和强化SiC竞争力

    2024年6月22日,芯联集成(股票代码:688469)宣布了一项重大并购计划,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其子公司芯联越州剩余72.33%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芯联越州将成为芯联集成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的对方包括滨海芯兴等15名交易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定为4.04元/股,具体交易价格尚未确定,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

    芯联越州作为上市公司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已布局约7万片/月的硅基产能,并在SiC MOSFET领域取得显著突破,2023年国内出货量位居第一。预计到2024年,SiC MOSFET的产能将达到10千片/月。此外,芯联越州还前瞻性地战略布局了VCSEL(GaAs)和功率驱动(高压模拟IC)等更高技术平台的产能和业务,满足了智能化和AI时代汽车与高端工控领域的特殊需求。

    本次交易将加强芯联集成对芯联越州的控制,推动碳化硅、高压模拟IC等业务的发展,并通过整合一期10万片和二期7万片8英寸硅基产能的一体化管理,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尽管芯联越州目前处于产能利用率有待提升及高折旧、高研发投入导致的亏损状态,但预计通过业务增长和产品优化将提升其盈利能力,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盈利来源。

    此外,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深改八条措施,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以增强持续经营能力。芯联集成正是在该政策发布后首批公告并购预案的公司之一。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给予芯联集成“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67.67亿元、82.17亿元和99.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1亿元、-7.39亿元和1.03亿元。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交易被暂停、中止或取消的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交易标的短期内无法盈利的风险,以及技术研发迭代风险。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周旭辉(证书编号:S1160521050001)和联系人袁泽生提供了这份报告。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投资者在参考本报告时,应考虑其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6
奥锐特(605116)研报:公司首次覆盖报告:难仿原料药持续拓展,制剂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专注于复杂原料药和制剂研发生产的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5116.SH),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工业化积累,已在生物发酵、多手性中心复杂合成、合成生物学、光化学等六大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上取得突破,为开发高壁垒、竞争格局良好的特色药物奠定了基础。

    奥锐特在心血管、女性健康、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抗感染、抗肿瘤等多个领域建立了技术高壁垒、竞争格局良好以及成长性强的产品链。公司掌握地屈孕酮原料药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地屈孕酮制剂快速放量。同时,公司在司美格鲁肽原料药领域拥有较好的技术和专利储备,预期市场前景良好。

    公司近期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12亿元,用于特色原料药及抗肿瘤制剂项目、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生产线建设项目等,以推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2.63亿元,同比增长25.24%;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37.19%。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3.81亿元、5.17亿元和6.36亿元,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潜力。

    然而,公司也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环保及安全生产、汇率波动等风险。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需持续关注并积极应对这些潜在风险,以保障稳健发展。

    综合来看,奥锐特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领域的深耕,以及在多肽类原料药的突破,为其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投资者的信心。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和新产能的投产,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展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6
甘肃能化(000552)研报:短期经营改善,长期增量可观

    甘肃能化(000552.SZ)作为甘肃省国资系统唯一的煤炭上市平台,通过2022年的资产重组,成功收购窑煤集团100%股权,实现优质资产注入,显著增厚了公司的业绩。公司主营煤炭开采销售及火力发电、供汽供热业务,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和区域优势,煤炭销售结构合理,具备市场竞争力。

    公司在建项目进展顺利,白岩子矿和红沙梁露天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预计未来将逐步释放产能,增加煤炭业务的盈利弹性。电力业务方面,公司现有电力装机容量809MW,且有在建兰州热电项目预计于2025年投产,有望进一步扩大装机规模。化工业务由刘化集团负责,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等产品,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投入运行,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甘肃能化集团发布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煤炭产能3000万吨、化工产品产能300万吨、火电及新能源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目标。公司积极响应集团战略,通过加快庆阳九龙川、青阳煤矿建设,推动煤电联营,以及加速煤化工产业链发展,不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2.59亿元,煤炭开采和销售收入占比76.75%,发电收入占比13.12%。尽管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2%,但随着在建项目的投产和经营结构的优化,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

    根据德邦证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26亿元、150亿元和1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到公司立足煤炭主业,同时积极布局电力和化工业务,未来随着在建项目的投产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煤炭价格的超预期下行、全球油价下跌对化工品价格的影响,以及新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因素。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6
三生国健(688336)研报:聚焦自免赛道,产品+管线并举构筑自免矩阵

    三生国健(688336.SH)作为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生物制药企业,正逐渐巩固其在自免赛道的领先地位。公司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已经建立起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在研管线,涵盖了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哮喘和痛风等多个疾病领域。

    公司在自免药物市场具有显著优势,得益于国内自免药物市场结构性错位的修复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目前全球自免药物市场规模达到1323亿美元,中国市场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99亿美元。随着自免药物纳入医保,患者可及性得到提升,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推动了国内药物研发供给的快速发展。

    三生国健的产品管线中,608、611、610和613等药物均展现出良好的研发进展和市场潜力。特别是608,作为IL-17A靶点的药品,预计2024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有望成为国内第二梯队的银屑病治疗药物。611针对IL-4R靶点,疗效显著,预计2026年申报NDA,进度领先。610作为一种具有生物制品创新资格(BIC)潜力的哮喘药物,预计2027年申报NDA。613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预计2025年申报NDA,具备先发优势。

    公司已上市的三款产品——益赛普、健尼哌和赛普汀,均实现了稳健增长,支撑了在研管线的推进。益赛普作为中国首个上市的全人源抗体类药物,通过集采降价,提高了患者可及性。赛普汀和健尼哌作为新上市产品,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财务数据显示,三生国健2023年实现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22.8%。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2.7亿元、14.0亿元和1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10%和14%。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5亿元、2.4亿元和3.1亿元。公司市值与累计研发投入的比值为12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23倍,显示出较高的投资价值。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些风险,包括创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研发投入增多导致核心产品销量增长不及预期、集采带来的收入增长不确定性以及创新药市场竞争风险。

    综合来看,三生国健凭借其在自免赛道的专注和丰富的产品管线,有望在未来实现稳健增长。公司聚焦自免赛道,通过上市产品和在研管线的并举,构筑了强大的自免矩阵,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6
鼎龙股份(300054)研报: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H1业绩同比高增,泛半导体材料加速放量

    鼎龙股份(股票代码:300054.SZ)在2024年6月25日的分析报告中维持了“买入”的投资评级。当前股价为21.95元,一年内股价最高点为26.00元,最低点为15.36元,公司总市值达到205.95亿元,流通市值为159.83亿元。公司总股本为9.38亿股,流通股本为7.28亿股,近三个月的换手率为70.99%。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至2.21亿元,同比增长110%至130%;扣非归母净利润1.81亿元至2.01亿元,同比增长166%至194%。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长95.87%至127.24%,环比增长46.80%至70.31%;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至1.35亿元,同比增长144.93%至185.60%,环比增长75.38%至104.50%。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半导体及OLED显示面板行业下游稼动率的提升以及公司产品市占率的显著增长。

    鼎龙股份的光电半导体板块业务表现强劲,其中CMP抛光垫产品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100.30%;CMP抛光液和清洗液产品合计实现营收0.77亿元,同比增长190.87%。此外,公司的YPI、PSPI等半导体显示材料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234.56%。

    公司的打印复印通用耗材业务保持稳健发展,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了产品毛利率。同时,公司的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及晶圆光刻胶等新材料业务在客户端的验证进展顺利,预示着未来业绩增长的潜力。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以及客户导入不及预期。财务摘要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ROE和EPS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法律声明中提到,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情况,并在必要时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开源证券对本报告的版权归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分发。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6
经济日报:持续强化股东股权监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开了第六批共18名重大违法违规股东。这些股东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违规代持银行保险机构股权,隐瞒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关系,存在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

股东股权乱象是金融乱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源头。监管部门持续开展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整治,已累计向社会公开5批次银行保险机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股东股权乱象主要集中在股东资质不合格,入股资金来源不合规,隐匿关联关系,违规开展关联交易,股权质押不受约束等问题。

监管部门公开违法违规股东,进一步明确了强化股东股权监管的导向,有助于严肃市场纪律、强化社会约束。股东入股金融机构,必须端正动机,依法依规参与公司治理,不可非法干预公司经营。

监管部门应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股东监管制度机制,严格股东准入、压实股东责任、强化股东约束、优化股权结构,有效维护合法投资者利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护航金融稳定与安全。接下来,将全面强化对银行保险机构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审查,严惩违规占用资金、违规关联交易等不法行为,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要标本兼治,还需依靠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用制度、规矩管人管事,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要构建完备的公司治理组织结构,持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董事会结构,形成监督合力。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5
减持新规实施满月 重要股东减持规模同比降近九成 1. 5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减持新规”),至今已满月。
2. 5月25日至6月24日的一个月内,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规模同比大幅下降,减持69.24亿元,同比下降88.28%,环比下降4.17%。
3. 减持规模下降的原因包括减持新规实施、公司股价低迷、股东减持意愿不高,以及监管部门对违规减持监管力度提升等。
4. 减持新规规范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行为,引导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加专注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5. 发布减持公告的公司数量明显下降,过去一个月里,161家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减持计划,同比下降52.65%,环比下降22.22%。
6. 减持新规增加了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前的预披露义务,明确在重大违法情形下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
7. 监管部门对违规减持行为打击力度加大,今年以来,地方证监局和交易所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违规减持开出17份罚单。
8. 减持新规对违规减持情形进行了更加详细、严格的规定,并作出更有针对性和更加具体的处罚措施。
9. 预计下半年减持行为将呈现规范化和价值化的态势,股东减持行为将更加规范,违规减持的情况将有所减少。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5
三家公司宣布摘帽! 三家公司ST洲际、ST奥康、ST南卫于2024年6月24日晚宣布,将在6月25日停牌一天,并于6月26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即ST)。摘帽后,公司股票简称分别恢复为洲际油气、奥康国际、南卫股份,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回10%。三家公司共有股东近8万户。

三家公司被ST的原因各不相同。洲际油气因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且存在经营不确定性被ST;奥康国际和南卫股份因会计所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报告被ST。近期成功摘帽的公司交大昂立和澄星股份复牌首日股价走势不一。

ST洲际通过司法重整、引入投资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措施改善了财务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经审计,2023年度营业收入27.26亿元,净利润12.7亿元。ST奥康和ST南卫已完成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内控有效运行,相关审计报告已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截至5月10日,ST洲际有股东5.54万户;截至3月31日,ST奥康有股东1.13万户,ST南卫有股东1.04万户。三家公司均已满足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5
<
234
235
236
237
238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