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林生物(000403),作为生物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超过1200吨的采浆量,成功跻身千吨级血液制品企业的第一梯队。2024年6月26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首次覆盖派林生物,并给予“买入”评级,展望公司未来稳健增长的潜力。
报告指出,派林生物的增长得益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变更,特别是陕煤集团的入主,为公司带来了强大的资源和管理优势。通过并购派斯菲科和与新疆德源的合作,派林生物的浆站资源得到了显著扩张,浆站总数达到38个,为公司采浆量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产品线方面,派林生物拥有11个血制品品种,其中包括广东双林的8个品种和派斯菲科的9个品种。吨浆净利润从2018年的20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70万元左右,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随着新产品的上市和研发管线的推进,特别是纤原和PCC等高毛利率产品的推出,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报告预测,派林生物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为2959.84百万元、3448.51百万元和3903.47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61百万元、934.42百万元和1065.62百万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07元、1.27元和1.45元。市盈率和市净率也将逐年下降,显示出公司估值的吸引力。
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原材料供应不足、采浆成本上升以及产品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尽管如此,考虑到派林生物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强大的股东背景以及丰富的产品线和研发实力,报告认为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分析师黄婧婧,执业证书编号S0270522030001,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派林生物的全面信息和投资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18221003557或邮箱huangjj@wlzq.com.cn与分析师取得联系,获取更多信息。
总体来看,派林生物在生物制品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成长性,伴随着陕煤集团的赋能和公司内部的不断优化,其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投资。
阅读全文海天精工(股票代码:601882)作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专注于高端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线涵盖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及数控车床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汽车零部件和模具等行业。凭借其高速、高精的特性,海天精工在航空领域满足了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并针对汽车行业推出了五个系列的高效加工设备。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2019年至2023年,营收从11.65亿元增至33.2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77亿元增至6.09亿元。毛利率实现稳步提升,从22.13%增至29.94%,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从14.98%降至10.63%。随着规模效应的凸显,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成为最大的机床产销国,2023年金属加工机床生产额达1935亿元,消费额为1816亿元。尽管海外发达国家机床数控化率超过70%,中国机床数控化率约40%,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海天精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替代,通过加强海外市场布局,2023年海外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将分别达到38.22亿元、43.95亿元、50.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8亿元、7.82亿元、8.98亿元,对应EPS为1.30元、1.50元、1.72元,PE分别为19.10倍、16.56倍、14.44倍。基于公司在数控机床行业的领导地位和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提升不及预期以及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表现良好,显示出公司良好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
最后,报告中还包括了分析师声明、公司业务资格说明、投资评级体系与评级定义、特别声明和版权声明等,强调了报告内容的客观性、独立性和专业性,同时提醒投资者应结合个人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并注意市场风险。
阅读全文梓橦宫(832566.BJ),作为“中华老字号”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期在北交所发布了首次覆盖报告。报告中指出,公司以神经系统类和消化系统类药品为主导,拥有9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包括胞磷胆碱钠片等重要品种。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08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展现出稳定的盈利能力。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61%和22.99%,呈现出积极的增长势头。
公司在胞磷胆碱钠片市场占有显著地位,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梓橦宫销量市占率达29%。此外,公司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和阿咖酚散等品种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不仅在现有产品线上发力,同时积极投入新药研发,拥有84项专利,包括26项发明专利。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的新药研发项目已逐步进入收获期,普瑞巴林口服溶液等新品种成功上市,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十五五”期间,梓橦宫提前布局产品管线,新立项3个研发项目,涵盖中药创新和现有产品剂型的增加。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在2024年第一季度有所提升,显示出公司对研发创新的重视。此外,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反映出公司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尽管梓橦宫在业绩上取得了稳健的增长,但报告中也提醒了投资者关注潜在风险,包括单一产品依赖风险、药材质量控制风险和配送渠道集中度提高风险。在估值指标方面,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预测EPS分别为0.77元/股、0.85元/股和0.93元/股,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8.9倍、8.0倍和7.3倍,显示出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总体来看,梓橦宫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技术积累的制药企业,在当前的医药市场中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随着公司新药研发成果的逐步转化和市场布局的深化,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阅读全文爱博医疗(688050.SH)作为国产眼科医疗器械的领军企业,近期获得首次“买入”投资评级。公司专注于眼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白内障手术、近视防控和视光消费三大业务板块。2022年,公司推出了首款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且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有望陆续获批。在近视防控领域,普诺瞳®Pro系列OK镜逐步获批放量。此外,公司通过收购天眼医药和福建优你康公司,成功拓展至隐形眼镜市场,自研的高透氧硅水凝胶隐形眼镜也即将获批。
公司的人工晶体产品线丰富,涵盖多个种类和档次,拥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在研产品。近年来,公司人工晶体业务营收高速增长,2020年至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0.88%。角膜塑形镜业务同样展现出强劲增长,2020年至2023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74.80%。隐形眼镜业务随着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9.51亿元,同比增长64.14%,扣非归母净利润达2.89亿元,同比增长38.96%。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4.03亿元、5.24亿元和6.67亿元,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潜力。
然而,公司业务同样面临风险,包括国内政策变动、角塑行业竞争格局恶化以及隐形眼镜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尽管如此,考虑到公司在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业绩的快速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在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方面,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在2022年达到高点后预计将略有下降,但ROE指标预计将持续提升。EPS和PE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吸引力。
综合来看,爱博医疗作为国产人工晶体的标杆企业,凭借其在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市场布局,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和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阅读全文紫金矿业(601899)作为铜金矿山的龙头企业,在全球金属矿业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公司的发展历程、资源布局、成本优势以及市场前景,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投资参考。
紫金矿业自1986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在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的起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和工程管理模式。2015至2019年间,公司通过收购卡莫阿、科卢韦齐、博尔和Timok铜矿等,实现了在刚果(金)和塞尔维亚的重要布局。2020至2023年,公司进一步收购了西藏巨龙铜矿及朱诺铜矿,业务布局回归国内,形成了国内-刚果(金)-塞尔维亚三大区域铜矿布局,同时完成了铜-金-新能源多品类覆盖。
公司的铜和金品类为公司主要金属品种,2023年收入占比分别为25%和42%,毛利贡献占比分别为47%和25%。截至2023年底,紫金矿业在全球16个国家拥有30座矿山资源,是全球第五大铜生产企业、第七大金生产企业、第四大铅(锌)生产企业。
紫金矿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其遍布全球的优质资源。公司在国内外的铜矿和金矿资源量和储量均位于全球前列。铜矿山资源方面,公司国内排名第一,全球第五,2023年产量为101万吨,权益资源量为7456万吨,储量3340万吨。金矿山资源方面,公司全球排名第七,2023年金矿权益资源量为2998吨,储量1148吨。
公司通过“五环归一”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了技术和成本优势。这种模式涵盖了地勘、采矿、选矿、冶金和环保五个方面,使公司在金铜成本控制方面处于世界前二水平。2023年,公司的铜C1成本仅为1.1美元/磅,金AISC成本为1161美元/盎司。
紫金矿业的业绩与铜、金价格存在较强正相关性。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增强,预计铜、金价格将表现较好,从而带动公司股价上涨。据测算,铜/金价上涨1%,公司毛利率约增长0.1pct,股价预计上涨2%/1%。
在与海外公司的对比中,紫金矿业的增长潜力显著。2023年,公司的营收增速领先,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穿越周期能力显著。从估值角度看,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相较于其他主要矿企仍有提升空间。
东吴证券研究所预计,紫金矿业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1.0、1.3、1.6,对应PE分别为17、13、11倍。基于公司作为亚洲唯一矿产铜产量破百万吨的矿企,以及未来5年规划目标的清晰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然而,紫金矿业的发展前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竞争格局的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金属价格不及预期等。
在资源布局方面,紫金矿业近年来逐步将并购重心回归至国内及周边地区,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公司在铜矿和金矿资源的分布上,均呈现出国内外均衡的态势。铜矿资源方面,公司在国内的布局包括西藏巨龙铜矿、朱诺铜矿等,而在国际上则包括卡莫阿铜矿、科卢韦齐铜矿等。金矿资源方面,公司在国内拥有武里蒂卡金矿、海域金矿等,国际上则拥有诺顿金田、罗斯贝尔金矿等。
紫金矿业的铜矿产量在2023年已超过百万吨,预计2024-2025年每年铜产量增量约10万吨。公司在全球主要铜企中产量增速位列前茅,预计2024年产量增速达9%。金矿产量方面,公司2023年矿山产金产量为67吨,预计2024-2025年每年有8-10吨的增量,2025年规划实现矿产金90吨。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深化“五环归一”模式的技术优势。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5.7亿元,同比增长27.2%,研发费用率提升至0.53%。公司在全球铜矿企业C1成本及金矿企业AISC成本方面,均控制在世界前二水平,展现出显著的成本优势。
紫金矿业的业绩测算显示,铜/金价格上涨1%,公司毛利率预计上涨0.1pct,股价预计上涨2%/1%。公司在铜、金价格上升周期中,有望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
阅读全文中科创达,一家专注于智能操作系统技术的企业,近期在智能汽车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3年,智能汽车业务同比增长30.3%,智能驾驶软件收入实现1.8亿元,创下历史性突破。公司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上已有多年积累,项目已在北京、上海、苏州、无锡、重庆、成都等多个城市落地。
公司以Linux、Android、RTOS、鸿蒙等智能操作系统底层技术及应用技术开发为核心,拥有超过1400项自主研发的技术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在全球范围内,公司员工超过1.3万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90%。公司与产业链中领先的OS、芯片与AI平台厂商开展紧密合作,并进行垂直整合,构建了网状生态系统。
尽管2023年公司业绩有所下滑,营收和利润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及AI快速发展带来的投入影响,但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合同负债余额超7.6亿元,创近年来新高,显示出在手订单充足。
中科创达在华为汽车领域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为华为座舱生态提供开发套件、技术支持和定制化服务。同时,公司在AI手机和AI PC领域也拥有深厚的产品和技术积累,发布了包括智能座舱、AI PC产品在内的一系列新品。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快速发展,各地积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项目落地。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值增量将分别达到7295亿元和258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8%。
公司自主研发的滴水OS,面向中央计算的原生整车操作系统,具有全开放、全链接、国际化的特点。通过虚拟化技术,融合多个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架构和芯片,满足不同车型架构的设计和市场需求。滴水OS将成为公司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系统中枢,围绕其形成丰富的生态系统。
此外,公司与芯片厂商、手机厂商、PC厂商等合作,推动AI手机和AI PC等端侧产品的创新发展。公司在端侧AI领域积极布局,已有端侧数字人、AI PC智能法律助手、AI PC魔方工具箱等产品,具备丰富的端侧AI开发经验。
投资者方面,近年来“北向资金”持续流出,深股通持股数量下降。2024年一季度,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新进1家公募基金、1个银行理财产品。公司股东数持续上升,平均每户持股数下降。
阅读全文车路云概念股千方科技近期在智慧交通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高速增长,其与华为共同参与的一号高速V2X测试项目以及作为阿里云“千问伙伴计划”首批唯一交通领域合作伙伴的身份,都为其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作为交通新基建与交通大数据服务商,千方科技的主营业务覆盖智慧交通、智能物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智慧交通业务包括智慧公路、智慧交管、智慧运输等,其产品如智能路口设备、V2X路侧设备、电子车牌设备等,构建了多个子行业云,为客户提供包括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交通领域云服务。智能物联业务则涵盖了物联-边端感知、智慧-云计算和可视-显控及会议三大体系产品,已成功入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集中采购名录。
千方科技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宇视科技,作为全球AIoT产品、解决方案与全栈式能力提供商,2018年在全球智能视频安防设备市场排名第四,尤其在机场等安全防控要求极高的细分赛道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
2023年,千方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212%;扣非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智慧交通营收25.8亿元,同比增长37%,智能物联业务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0.9%。海外营收20.4亿元,占总营收的20.4%。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负0.6亿元,同比下降136.7%;扣非净利润为0.2亿元,同比增长22.8%。归母净利润为负的原因系公司持有鸿泉物联股票价格变动所致。
千方科技涉及的概念包括华为概念、智慧交通、充电桩、数据中心、多模态AI和元宇宙等。公司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多个信息化领域开展合作,近期参与了一号高速的V2X测试项目。公司已建立“千方云”交通大数据平台,形成全国路网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能力。此外,公司在充电桩产业、数据中心、多模态AI技术以及元宇宙领域均有所布局。
事件催化方面,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车联网领域总裁马金斗表示,华为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解决车路云路侧和感知短板问题,千方科技有望受益。政策上,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政策频出,多地示范项目密集立项,车路云景气度上升。
市场行为方面,4月共有127家机构对千方科技进行调研。公司表示,智能汽车测试业务在支撑北京市和亦庄自动驾驶测试示范政策性测试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拓展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产品研发测试和认证检测业务,已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在交通出海业务领域,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交通部道路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参建塞尔维亚瓦列沃快速路的智慧照明、智慧供电等核心系统。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中标多个项目,并与阿里云共创交通大模型。新产品方面,数字服务产品“千方云警”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成功落地;视频行业大模型“梧桐”与多领域企业达成生态合作。
投资者持仓方面,千方科技股东户数近期略有降低,平均每户持股数有所增加。融资活跃度上升,融资余额创年内新高。北向资金持仓自3月以来持续减少,但6月开始有所增加。
阅读全文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宜化”)近期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降解新材料”)100%股权,以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此举将使降解新材料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有望为上市公司减亏约1亿元。
湖北宜化作为磷肥、氮肥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尿素、磷酸二铵、PVC和烧碱等,具备126万吨磷酸二铵产能和216万吨尿素产能。2024年4月,公司投资3亿元回购宜化肥业32.43%股权,进一步提升了磷酸二铵年化权益产能。产品价格方面,磷酸二铵和尿素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公司盈利能力稳定提升。
公司在资源布局上稳步推进,拥有丰富的煤矿和磷矿资源。新疆宜化拥有3000万吨/年的煤矿产能,探明煤炭储量约28.2亿吨,露天开采成本极低。宜化集团自有磷矿总产能为330万吨/年,后续规划产能为140万吨/年。公司依托磷矿资源形成了“采选加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了磷矿的全层开采和梯级利用。
国信化工对湖北宜化的业绩增长持乐观态度,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亿元、10.7亿元和12.7亿元,较上次预测结果分别增加21%、12%和5%。EPS分别为0.93元、1.05元和1.2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倍、12倍和10倍。考虑到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和成长性,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煤炭价格下跌、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环保政策趋严以及公司内控风险。同时,投资者应关注公司公告和相关研究报告,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所有。本报告仅供国信证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国信证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国信证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东鹏饮料公司于2024年6月25日宣布拟在昆明设立生产基地,总投资额达10亿元人民币,预计建设周期为24个月。此举旨在深入开发西南市场,提升公司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特色饮料的增长持续性。西南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而公司在该地区的收入占比仅为10%,远低于广东省内市场及华东、华中市场。此外,公司在重庆的子公司产能利用率已高达93%,显示出产能压力。
东鹏饮料计划利用云南的农产品优势,打造多品类饮料矩阵,以实现成为全国饮料行业前五强的战略目标。公司正重点发展包括鹏友上茶、东鹏大咖在内的六大新品类,并储备油柑等果汁产品。云南作为国内重要的咖啡与茶叶产地,其产量和质量均处于领先地位,有望为公司提供原料端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东鹏饮料的业绩将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性价比优势、全国气温较常年偏高、网点开发节奏快、以及“补水啦”产品的快速增长。5月份,“补水啦”的日销量峰值已突破12万箱。尽管6月份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整体业绩目标完成无忧。
分析师预计,2024年至2026年,东鹏饮料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27.3亿元、34.5亿元和43.2亿元,同比增长33.8%、26.4%和25.3%。每股收益(EPS)分别为6.8元、8.6元和10.8元,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32倍、25倍和20倍。鉴于公司业绩的确定性和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加剧、新品表现不及预期以及食品安全风险。投资者在考虑投资东鹏饮料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
东鹏饮料的财务预测显示,2023年至202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预计将从11262.79百万元增长至22509.52百万元,收入增长率逐年下降,但仍保持在20%以上。净利润预计将从2039.77百万元增长至4321.40百万元,利润增速逐年放缓,但保持在25%以上。摊薄每股收益(EPS)预计将从5.10元增长至10.80元,市盈率(PE)预计将从42.73倍下降至20.17倍。
东鹏饮料的股票代码为605499,截至2024年6月26日,A股收盘价为217.89元,总股本为40,001万股,实际流通A股也为40,001万股,流通A股市值为872亿元。
本报告由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不依赖本报告进行投资决策。银河证券不对使用本报告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报告中可能包含其他网站的链接,银河证券对其内容不负责任。银河证券可能与报告涉及的公司存在业务关系。未经授权,不得转发、转载或传播本报告。
阅读全文兴森科技(002436.SZ)作为一家在电子高密度互连基板制造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的公司,近期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及相关产业方的深入合作,不仅在后摩尔时代背景下凸显了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而且形成了行业领先优势,其项目成果已获得国内外一流企业的认证与采购。
在封装基板业务方面,兴森科技的CSP封装基板业务实现了收入的显著增长,并且射频类产品的量产为公司进军中高端市场铺平了道路。目前,公司CSP封装基板的月产能达到3.5万平方米,其中广州厂和珠海厂的产能分别为2.0万平方米和1.5万平方米。珠海工厂已通过大客户技术评级和产品验证,并开始小批量量产。广州工厂则处于审核阶段,预计在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产品认证后进入量产。
FCBGA项目方面,兴森科技的产能稳步推进,珠海工厂和广州工厂一期的产能均为约200万颗/月。珠海工厂已通过技术评级和产品验证,部分产品已完成封测且未发现异常。广州工厂预计在2024年底前产品良率达到海外龙头企业同等水平。公司已具备20层及以下产品的量产能力,并在核心材料、生产工艺层面取得突破。
PCB业务方面,兴森科技通过收购北京兴斐,实现了业务范围的拓展至高端手机、光模块等领域。2023年PCB业务实现收入40.91亿元,同比增长1.50%。公司预计2024年将提升在主要客户中的份额,并实现光模块领域的产品放量。
投资建议上,兴森科技由于处于高投入期,尚未充分体现规模效应,分析师调整了对公司2024/25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3.26亿、77.60亿和90.01亿,增速分别为18.0%、22.7%和1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亿、5.06亿和7.56亿,增速分别为32.6%、80.8%和49.4%。鉴于公司产品布局覆盖电子硬件晶圆级、封装级、板级等三级封装领域,FCBGA封装基板项目稳步推进,市场空间广阔,分析师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以及系统性风险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