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赛力斯(601127)研报:公司动态研究报告:2023&2024Q1业绩超预期,持续看好问界品牌盈利能力

    赛力斯(601127.SH)在2023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特别是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市场的稳固地位,使得我们持续看好其未来发展。根据分析师林子健的研究报告,赛力斯的股价在2024年6月26日达到86.09元,总市值高达1300亿元。

    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358.42亿元的总营收,同比增长5.09%,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13.82亿元,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多亏5.21亿元。然而,2024年第一季度,赛力斯实现了265.61亿元的总营收,同比增长421.8%,环比增长38.6%,归母净利润达到2.20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升至21.51%,同比增加12.63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新M7销量的增长,加速了规模效应的显现。同时,公司在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控制能力。

    赛力斯的问界系列凭借其搭载的行业领先技术,成功切入中国豪华车市场。2023年,公司推出了AITO问界M5智驾版、新M7及M9等车型,迅速占领市场,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和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问界M9,上市6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0万辆,稳居50万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创造了中国市场豪华品牌车型销量的新纪录。

    分析师预测,赛力斯2024年至2026年的收入将分别达到1,402亿元、1,665亿元和1,959亿元,EPS分别为2.95元、3.22元和3.85元。考虑到公司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在中国高端市场的地位逐步稳固,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然而,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汽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以及与华为合作进度不及预期。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赛力斯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

    报告还提供了赛力斯的详细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等,以及主要财务指标,如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分析视角。

    最后,报告由华鑫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林子健和谢孟津共同完成,他们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投资者提供了深入且前瞻的研究报告。同时,报告中的免责声明和证券投资评级说明,为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风险提示和参考依据。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贝特瑞(835185)研报:负极出货稳居第一,加快海外一体化建设

    贝特瑞公司在2023年的业绩报告中显示,尽管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产品价格下滑的挑战,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了2.18%和28.42%,但负极产品出货量依然稳居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约为22%。公司在高镍项目上的投入逐步显现成效,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项目建成投产,同时加快海外一体化项目建设,提升硅基负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23年,贝特瑞实现负极产品销量超过36万吨,收入达到122.96亿元,正极产品销量超过4万吨,收入为123.12亿元。公司在产能建设上也取得显著进展,负极材料产能达到49.5万吨/年,正极材料产能为6.3万吨/年,硅基负极材料产能为5000吨/年。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印尼和摩洛哥的投资建设,预计将大幅提升公司的负极材料产能。此外,与澳大利亚Evolution公司的合作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海外供应链布局。贝特瑞的硅碳负极材料已开发至第五代,比容量达到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也已完成技术开发和量产,比容量达到1500mAh/g以上。

    分析师预计2024-2026年贝特瑞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6.88亿元、23.97亿元和29.07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2倍、9倍和7倍。鉴于公司在负极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和稳健的经营能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新能源车需求、下游市场增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客户拓展情况等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因素。

    贝特瑞的财务状况总体稳定,现金流健康,毛利率有所提升。2023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2.60亿元、-29.44亿元、-18.78亿元。公司在销售回款和库存优化方面取得成效,减少了采购支出,使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幅度大于流出增长幅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减少主要由于新增借款减少和归还到期借款增加所致。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在2023年分别为17.66%和7.32%,同比有所提升。销售、管理、财务和研发费用率也得到有效控制。展望未来,贝特瑞将继续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以应对行业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奥来德(688378)研报:OLED材料与设备领军企业,持续受益于渗透率与国产化率提升

    奥来德(688378)作为OLED材料与设备的领军企业,正持续受益于OLED渗透率与国产化率的提升。公司在OLED终端材料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OLED材料国产化趋势。随着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55%,奥来德的OLED材料与设备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OLED材料领域,奥来德的发光材料业务进展显著,G’、R’、B’材料已完成产线导入并稳定供货,红绿主体材料及掺杂发光材料正在开发中,部分产品已送往客户验证。此外,公司还布局了封装材料及PSPI材料,均实现了产线供货,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设备领域,奥来德的6代AMOLED线性蒸发源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目前市场占有率约为66%。随着OLED产线向高世代发展,公司积极布局8代蒸发源、钙钛矿蒸镀机等先进产品,有望为公司设备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方面,首次覆盖给予奥来德“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85亿元和4.3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3倍、17倍和11倍。随着OLED销量的攀升、OLED高世代线建设的开启、材料国产替代的加速以及6代AMOLED产线维保&升级改造需求的增多,公司材料与设备收入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方面,需要关注材料验证通过节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因素。此外,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将实现稳步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12.7%、41.2%、43.9%和44.3%,归母净利润年增长率分别为8.2%、69.4%、37.6%和51.0%。

    总体来看,奥来德作为OLED材料与设备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在技术、市场和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望在OLED市场的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投资者可积极关注公司的业务进展和市场表现,把握投资机会。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花园生物(300401)研报:维生素D3价格有改善空间,一纵一横战略保障未来长期发展

    浙江花园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完整的VD3产业链和一体化生产能力,在维生素D3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长期布局,形成了包括羊毛脂胆固醇、VD3、25-羟基VD3在内的核心产品体系。相较于同行业公司,花园生物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其自产NF级胆固醇的能力有效提升了毛利率。随着VD3价格逐步回升,公司业绩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

    公司在VD3产能方面表现强劲,总产能达4140吨,且至2023年底工程进度已达到100%,产能优势明显。此外,公司积极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线,如25-羟基VD3,该产品作为VD3的代谢产物,具有更快的吸收速度等优势,全球主要供应商仅花园生物和帝斯曼两家,竞争格局良好。

    花园生物还与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达成合作,进一步巩固其在维生素领域的竞争地位。通过收购花园药业,公司进军仿制药领域,目前已有6款仿制药被纳入国家集采或省部联盟集采,另有3款产品正在审评,11个品种在研,2023年仿制药业务贡献收入达5.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2.3%。

    根据预测,2024/2025/2026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14.79亿、19.55亿、25.58亿元,归母净利润3.25亿、4.38亿、5.75亿元,对应EPS为0.60/0.81/1.06元。采用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9倍PE,目标价17.3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定风险,包括维生素D3、A、B6、E、生物素价格波动风险;药品集中采购未中选或中选价格低于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监管政策变化;新建产能释放不达预期;25-羟基维生素D3竞争格局变化;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以及存货过高风险。

    公司基本情况显示,2022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波动增长,摊薄每股收益和ROE也逐年提升,P/E和P/B指标反映出公司估值水平的变动情况。通过深度研究,公司稳步前进,VD3和医药板块有望迎来双重拐点,公司股权及管理层稳定,维生素D3需求刚性,供应价格有望逐步回升,公司生产成本占优,需求上升叠加行业加速整合有望带动VD3价格逐步回升,公司具备一体化生产+独特工艺两大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积极布局高附加值产品活性VD3,提升想象空间,维生素全产业链拓展,多个品种在建产能行业领先。签约巴斯夫、帝斯曼,强强联手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收购花园药业,进军仿制药领域,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方面,公司收入预测、费用率预测和估值均显示出积极向好的趋势,但需注意风险提示中提及的各项潜在风险。总体来看,花园生物在维生素D3领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永泰能源(600157)研报:永泰能源事件点评:24H1业绩持续向好,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永泰能源(600157.SH)作为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近期发布了多项重要公告,包括股份回购计划和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根据2024年6月25日的公告,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在1.5亿元至3亿元之间,回购股份的最高价不超过1.89元/股。此举显示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紧接着在6月26日,公司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6至12.6亿元,同比增长14.54%至24.41%,扣非归母净利润11.1至12.1亿元,同比增长10.46%至20.41%。

    永泰能源的煤电主业持续向好,海则滩煤矿作为公司重点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第三季度具备出煤条件,2027年投产,远期产能规模达到1000万吨/年。公司预计海则滩煤矿投产后可新增净利润约44亿元,将大幅提升公司业绩。

    在储能领域,永泰能源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为主的储能产业,拥有丰富的五氧化二钒资源,并收购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科技初创公司Vnergy的70%股权。公司预计2024年四季度建成投产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及300MW/年全钒液流电池产线,力争2025年储能产业形成规模,2027年至2030年实现市场占有率30%以上的目标。

    根据德邦研究所的分析,预计永泰能源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7亿元、332亿元和3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27.9亿元和29.5亿元。6月26日的收盘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0.34倍、9.24倍和8.7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业绩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行、国内经济复苏力度不及预期以及基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使用不及预期等。

    永泰能源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20百万元,净利润2,266百万元,毛利率为27.4%,净资产收益率为4.9%。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达到31,748百万元、33,226百万元和34,805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492百万元、2,788百万元和2,954百万元,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有所提升。

    在资产负债方面,永泰能源2023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2.2%,预计2024年至2026年将逐年下降至48.0%。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也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

    总体来看,永泰能源在煤电主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储能产业的积极布局下,展现出良好的业绩增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管理层通过股份回购和增持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然而,投资者在关注公司发展的同时,也需关注行业风险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安培龙(301413)研报:国产温/压传感器“小巨人”,布局力矩传感器打开成长空间

    在首次覆盖的报告中,分析师团队给予安培龙(301413.SZ)“买入”评级。安培龙作为深耕智能传感器领域20余年的领军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等产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和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公司在智能传感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主要业务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2023年这两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9%和47%。

    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增长迅速,2018-2023年公司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4%,归母净利润的CAGR更是高达48%。公司毛利率维持在30%至35%的较高水平,归母净利率也从2018年的4%显著提升至2023年的11%。此外,公司实控人邬若军技术出身,持股比例约35%,公司还设立了员工持股平台,对核心人员进行长期激励,显示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领域,中国市场快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中国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37亿元和819亿元。尽管外资企业在技术和渠道上占据优势,但国内企业如安培龙正通过技术突破和性价比优势加速国产替代。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例如“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技术已打破国外壁垒。公司的客户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近年来成功拓展至汽车领域的客户,如比亚迪、万里扬和凌云股份等。

    氧传感器市场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而持续增长,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超过35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安培龙在氧传感器领域具有十年的研发经验,已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技术自主性强,并且已经与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厂商及家电大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力矩传感器市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而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安培龙拥有自主MEMS芯片设计能力,并掌握了成熟的玻璃微熔工艺技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使得公司能够有效研发力传感器。目前,公司已立项研发“基于微熔技术的力&力矩传感器项目”,主要产品包括多维力传感器,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等领域。

    分析师团队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40亿元和1.92亿元,利润端CAGR为33%,收入端CAGR为22%。根据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倍、28倍和21倍。考虑到公司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业绩的快速增长、技术突破和客户结构的优化,以及在力矩传感器市场的前瞻布局,分析师团队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分析师团队指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规模测算偏差以及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易实精密(836221)研报: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新能源零配件增长显著,技术研发持续投入

    2024年6月26日,易实精密(836221.BJ)公司在新能源零配件领域取得显著增长,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公司动态研究报告维持“买入”评级。分析师林子健和联系人谢孟津分别通过电子邮件linzj@cfsc.com.cn和xiemj@cfsc.com.cn提供专业分析。

    易实精密的基本数据显示,当前股价为11.28元,总市值11亿元,总股本9700万股,流通股本2900万股。52周价格范围在6.41元至21.32元之间,日均成交额为45.34百万元。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显著增长,同比增长56.8%,达到0.79亿元,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营收的增加。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2.5个百分点,至9.52%。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售后服务费及差旅费的增加。整体毛利率达到32.4%,环比增长1.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2%,达到0.15亿元,归母净利率同比改善0.2个百分点,至18.5%。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度布局和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强。2023年6月8日,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公开发行2070万新股,募集资金1.1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接线柱及高压屏蔽罩生产线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募投项目预计将扩充高压接线柱产能799万个,新增高压屏蔽罩产能2620万个,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类别的收入占比。

    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8.5%,达到0.13亿元。公司积极开展新一代高压连接器用端子、IGBT用金属散热板、空气弹簧用圆线型支撑环和AMP高压充电连接器母端子等项目的研发,提升产品工艺技术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2024-2026年收入预计分别为3.85亿元、5.13亿元和6.59亿元,EPS分别为0.74元、0.97元和1.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3倍、11.6倍和9.3倍。考虑到公司竞争优势显著,海外扩张确定性较高,战略布局长远,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海外出货量不及预期、核心客户流失风险和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预测指标显示,2023年至2026年,公司主营收入、归母净利润、摊薄每股收益和ROE均呈现稳定增长。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数据显示,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均表现稳健。

    汽车组介绍中,林子健、谢孟津和张智策分别具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研究经验和专业背景,为报告提供深入且前瞻的研究支持。

    证券分析师承诺部分强调,本报告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分析师独立、客观地出具,清晰准确地反映研究观点,不受任何形式的补偿影响。

    证券投资评级说明部分提供了股票投资评级和行业投资评级的标准,以预测个股或行业指数相对于相关证券市场主要指数的涨跌幅为依据。

    免责条款部分明确,本报告仅供华鑫证券客户使用,不构成个人推荐,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报告内容,并结合自身情况咨询专业顾问。华鑫证券及关联人员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产生的后果。报告版权属于华鑫证券,未经授权不得刊载、翻版、复制、发布、转发或引用。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嵘泰股份(605133)研报: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明显,海外业务发展提速

    嵘泰股份(605133.SH)在2024年第一季度展现出明显的盈利能力改善,海外业务发展显著提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6.78%,归母净利润4239.18万元,同比增长18.8%,扣非净利润3562.77万元,同比增长16.5%。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1.53个百分点至15.12%,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1.22%和8.0%,同比略有下降,但墨西哥工厂汇兑压力缓解后,盈利能力正逐步修复。

    公司再融资定增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购买3,000T-9,000T不等的先进中大型精益压铸单元,加码海外布局,有望支撑业绩持续向上。泰国工厂已正式投入4亿元建设,墨西哥工厂2023年实现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34%,预计随着产能爬坡和汇兑损益因素影响的缓解,未来将加速进入业绩兑现期。

    华鑫证券预测嵘泰股份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8.3、38.2、46.6亿元,EPS分别为1.20、1.77、2.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5、10.6、7.9倍。考虑到公司新能源业务占比迅速提升,墨西哥增量空间大,未来有望带来大幅业绩增量,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行业景气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产能开拓、新项目开拓及增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预测指标显示,公司2023-2026年主营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0.7%、40.0%、35.0%、22.0%,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2%、53.6%、46.7%、33.9%。

    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2023-2026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928百万元、2,392百万元、2,963百万元、3,546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2,428百万元、2,328百万元、2,222百万元、2,115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606百万元、1,859百万元、2,160百万元、2,416百万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750百万元、2,862百万元、3,025百万元、3,244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显示,2023-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22百万元、62百万元、163百万元、370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811百万元、89百万元、96百万元、98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592百万元、-135百万元、-197百万元、-264百万元。

    利润表显示,2023-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0百万元、2,828百万元、3,818百万元、4,658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573百万元、2,206百万元、2,978百万元、3,633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0百万元、246百万元、361百万元、483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百万元、224百万元、329百万元、441百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显示,2023-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0.7%、40.0%、35.0%、22.0%,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2%、53.6%、46.7%、33.9%。毛利率保持在22.0%左右,净利率逐年提升,ROE从5.3%增长至13.6%。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营运能力保持稳定。

    华鑫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林子健、谢孟津、张智策对嵘泰股份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信息和意见,结合自身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进行投资决策。华鑫证券及分析师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造成的任何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方盛制药(603998)研报:338大产品计划稳步推进,创新中药引领持续增长

    方盛制药(603998.SZ)作为国内领先的创新中药企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创新中药的研发和管理改革,致力于通过“338大产品打造计划”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该计划旨在5-10年内打造3个10亿大产品、3个5亿大产品和8个超亿产品,以此推动公司核心产品的增长。

    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29亿元,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方盛制药在心脑血管、骨伤科、儿科、呼吸科、妇科和抗感染药物等多个治疗领域均有布局,其中心脑血管、骨伤科、儿科、呼吸科的收入占比达到79%,显示出公司在这些领域的优势。

    在骨科领域,公司通过藤黄健骨片和玄七健骨片等产品实现收入3.59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2%。心脑血管药物方面,公司通过依折麦布片等产品实现收入3.85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7%。儿科产品方面,公司通过小儿荆杏止咳颗粒等产品实现收入1.88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5%。此外,公司的呼吸类产品,尤其是滕王阁牉强力枇杷膏(蜜炼),在院外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方盛制药在中药创新药的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53%。公司在中药创新药领域布局领先,多款产品处于临床II/III期,预计将在未来几年陆续上市,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根据盈利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2.96亿元、3.66亿元,增速分别为30.7%、21.2%、23.7%。基于公司338大产品战略的稳步推进和创新中药布局的领先地位,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以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方盛制药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

    总体来看,方盛制药凭借其在创新中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多个治疗领域的产品布局,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随着公司继续推进338大产品战略,加强研发投入,公司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鼎龙股份(300054)研报: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规模效应促进盈利能力高增

    鼎龙股份(股票代码:300054)近期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2.01至2.2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10%至1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81至2.01亿元,同比增长166%至194%。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预计在1.19至1.39亿元,同比增长96%至127%,环比增长46%至69%。

    公司CMP抛光材料业务在第二季度实现收入约1.64亿元,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22%。得益于核心原材料的自主量产化,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在CMP抛光液和清洗液领域,公司通过市场推广,产品快速上量,第二季度预计实现收入0.41亿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14%。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及晶圆光刻胶等新材料业务,客户验证进展顺利。

    在OLED显示关键材料领域,公司市占率显著提升,预计YPI/PSPI等显示材料第二季度实现收入约0.98亿元,同比增长164%,环比增长40%。随着公司在客户端份额的提升和新品放量,相关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方面,分析师调整了对鼎龙股份2024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7亿元、6.16亿元和7.26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6.88倍、36.25倍和30.7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品投放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近期股价波动情况显示,6月23日至12月23日期间,股价从最低点上涨了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4%。

    主要财务指标显示,2023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6.67亿元、32.77亿元、37.52亿元和41.2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22亿元、4.77亿元、6.16亿元和7.26亿元。毛利率和ROE逐年提升,每股收益也呈现增长趋势。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显示,公司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以及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负债合计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利润等指标逐年改善。

    分析师陈耀波,华安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具有8年买方投研经验,对本报告进行了独立、客观的分析。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华安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发。投资评级说明中,买入评级表示未来6-12个月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8
<
227
228
229
230
231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