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贷款

车贷预审通过了能批下来吗?关键看这几点

资深苏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苏经理 贷款顾问
响应迅速 专业素养
咨询TA

在车贷行业做了这么多年,经常有客户问我:预审都通过了,是不是就等着提车了?说实话,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预审通过只能算过了第一关,和最终放款之间,还差着好几道细节关。今天我就跟大家掰扯掰扯,预审通过后,哪些因素会影响最终审批结果,以及咱们能做些什么来提高通过率。

车贷预审通过了能批下来吗?关键看这几点

先得说清楚,预审和终审根本不是一回事。预审一般是贷款机构对借款人的初步筛选,主要看基本条件:年龄是不是符合(通常18-65岁)、有没有驾照、想买的车是不是在机构的放贷范围内、有没有严重的征信污点(比如近2年有连续3次逾期)。这一步用的信息比较基础,可能就是你填的申请表和简单的征信查询,所以通过率往往比较高。但终审不一样,它是全面体检,会把你的征信、收入、负债、购车材料这些都扒拉得明明白白,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可能让前面的预审白忙活。

那具体哪些细节会影响终审呢?我从实际工作中总结了几个关键点,大家可以对照看看。

第一个是征信的隐藏雷区。预审时机构可能只看你有没有硬伤,比如有没有呆账、失信被执行人记录,但终审会抠得更细。比如近期的征信查询次数——要是你近3个月申请了5、6次网贷或信用卡,哪怕都没批下来,机构也会觉得你急用钱,资金状况不稳定。还有小贷和信用卡的使用情况,比如信用卡长期刷爆(使用率超过90%)、名下有好几笔小额贷款(哪怕金额不大),这些都会让机构担心你的还款能力。我见过有人预审过了,终审时发现他名下有3笔未结清的网贷,加起来才8000块,但机构觉得小额贷款用得多,可能消费不理性,直接拒了。

第二个是收入的真实性。很多人以为收入证明开得越高越好,其实大错特错。预审时机构可能只看收入证明上的数字,但终审一定会核实银行流水。比如你收入证明写月入3万,但银行流水里每月工资入账只有1.5万,剩下的1.5万说不清楚来源,机构就会怀疑收入是编的。还有一种情况,收入证明和流水匹配,但流水断断续续——比如前3个月每月有2万入账,后3个月只有几千,这种不稳定收入也会被扣分。这里提醒一句,流水最好是连续6个月的有效流水,工资、奖金、提成这些固定收入要能对应上,要是有兼职收入,最好也提供合同或纳税证明,证明它是稳定的。

第三个是购车材料的一致性。预审时你可能只填了想买一辆15万的SUV,但终审需要正式的购车合同、车辆合格证这些材料。如果合同上的车型、价格和你预审时说的不一样,麻烦就来了。比如预审申请的是15万的车,合同上写的是20万,机构会重新评估贷款额度和你的还款能力,甚至要求你补充首付;要是车型从家用轿车变成了商用车,有些机构直接不批,因为它们对商用车的放贷政策更严。还有二手车,要是车龄超过5年,或者里程数太大,机构可能会要求更高的首付比例,甚至拒绝贷款。

第四个是负债的总盘子。预审时机构可能只算车贷月供占收入的比例(一般要求不超过30%),但终审会算总负债比——也就是你所有负债(房贷、车贷、信用卡、网贷等)的月供加起来,除以月收入,这个比例最好别超过50%。比如你车贷月供4000,房贷月供6000,月收入2万,总负债1万,占比50%,这是机构能接受的上限;要是再加个2000的消费贷月供,总负债1.2万,占比60%,基本就会被拒了。

除了这些,还有些意外情况。比如你预审通过后,突然换了工作,收入证明和新单位的在职证明还没来得及更新,机构打电话核实发现你刚入职,可能会觉得工作不稳定;或者贷款机构突然调整政策——比如原本对车龄8年以内的二手车放贷,终审时改成了6年以内,那你的车就可能不符合要求了。

那预审通过后,怎么才能让终审更顺利呢?记住三点:别乱查征信、材料准备齐、配合核实。预审通过后到终审前,别申请信用卡、网贷,也别给别人做担保,避免征信上出现新的查询记录或负债;购车合同、身份证、驾照、流水这些材料提前复印好,确保信息和申请表一致;机构打电话核实工作单位、收入时,一定要及时接,回答的内容和你提交的材料对得上,别含糊。

最后说句实在话:预审通过说明你基本合格,只要注意上面这些细节,终审通过率其实很高。就算真的被拒了也别慌,先问清楚原因——是征信有问题?还是流水不够?针对性解决后,换家机构再申请,照样有机会。车贷审批就像搭积木,每个细节都搭稳了,房子才能盖起来。

广告
?x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