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琚制药(002332.SZ)作为国内甾体激素行业的领军企业,历经五十余年的稳健发展,已成为一家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性制药公司。短期来看,公司的增长动力来源于原料药生产工艺的优化升级及品种质量的提升,以及制剂产品集采影响的逐步消除和存量品种的市场扩张;长期而言,则得益于其对海外市场原料药及制剂的前瞻布局,以及丰富的产品储备和高端制剂的市场投放。2023年,公司原料药销售收入达到1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占总收入的43%;同期制剂收入为22.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占总收入的55%。随着集采影响的逐渐消退,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制剂收入已恢复正增长,达到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原料药业务方面,仙琚制药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持续构建壁垒,专注于甾体激素原料药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也在不断深化。以意大利Newchem公司为桥头堡,仙琚制药正积极开拓国际高端市场。此外,公司原料药生产基地通过了美国FDA和WHO的认证,为其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制剂产品线上,仙琚制药拥有多个核心产品,其中黄体酮胶囊、顺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等产品受到集采政策的影响已逐步被市场消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正在开发的一款1.1类新药——奥美克松钠,作为新一代靶向性肌松拮抗剂,预计将于2024年申报NDA,市场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预计仙琚制药2024年至2026年的收入将分别达到45.96亿、52.18亿和59.96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亿、8.39亿和10.19亿元人民币。基于对公司产能提升、集采影响出清及新产品获批等因素的考虑,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然而,仍需注意产能利用率增长、医药政策变动、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华能国际(600011.SH)近期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下降5.7%;归母净利润达到74.5亿元,同比增长18.2%。然而,第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营收为534.4亿元,同比下滑12.1%,归母净利润为28.6亿元,同比下降29.6%。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煤电和风电业务利润总额均出现环比下滑,其中煤电业务利润总额环比下降59.1%,风电业务利润总额环比下降33.1%。
具体而言,第二季度煤电业务受到发电量减少以及煤耗提升的影响,度电盈利显著下滑。燃煤发电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度电利润总额降至0.015元/Kwh,比第一季度下降0.016元/Kwh。此外,由于来水偏丰、降水影响用电需求以及机组检修等原因,上网电量较第一季度减少了141.3亿度,使得燃煤机组的度电固定成本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风电业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主要是因为来风不佳影响了风电出力。第二季度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185.4MW,但风电上网电量仅同比增长1.8%,度电利润为0.183元/Kwh,环比下降0.058元/Kwh。
基于公司业绩和市场情况,分析师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70.8亿元、2635.4亿元、268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33亿元、127.73亿元、135.09亿元。鉴于当前状况,维持“增持”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煤炭价格波动、电价下调以及风电、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等。
阅读全文国海证券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收入41.88亿元,同比增长15.81%;归母净利润达到3.27亿元,同比增长31.18%。尽管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下滑,营业收入为8.02亿元,同比下降18.85%,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下降58.66%,但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展现了较强的业务韧性。自2011年上市以来,国海证券连续13年进行了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46.61亿元,其中现金分红31.67亿元,这一数额占可供分配利润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国海证券的主要业务包括销售交易与投资、投资管理、财富管理、企业金融服务以及其他业务。2023年,这些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76亿元、9.07亿元、11.58亿元、0.70亿元和17.87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6.59%、21.65%、27.65%、1.67%和42.68%。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利息收入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这两项收入分别为19.71亿元和14.52亿元。
国海证券的大资管业务在2023年收入为9.07亿元,同比下降12.92%,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1.65%。公司致力于推动主动管理转型,提升投研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2023年,公司成功发行了多个全国首单项目,如全国首单银行贸融绿色ABS等。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654.35亿元,行业排名第三十位。
财富管理业务在2023年共实现收入11.58亿元,公司致力于建立特色买方投研、投顾服务体系,增强全渠道获客能力。2023年,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为8.00亿元,同比下降6.01%,但表现相对稳健。截至2023年末,公司客户数接近300万户,管理客户资产规模接近2700亿元。
信用业务方面,2023年收入为5.13亿元,同比下降1.87%,占总营收比例为15.61%。截至2023年底,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达到75.18亿元,同比增长10.51%。公司持续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和合规管理,年末信用账户的平均维持担保比例约为240%。
投行业务方面,2023年实现营收0.7亿元,同比下降22.08%。公司优化业务布局,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年内助力全国政府企业融资规模超过140亿元。2023年,公司完成股权项目3家,IPO承销家数行业排名29位,北交所IPO家数排名12位。
自营业务方面,2023年自营投资收益为7.14亿元,同比增长287.29%。自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2年的5%提升至18.02%。权益投资业务坚持“研究驱动投资”的理念,捕捉到了AI科技革命、北交所微盘股交易活跃度提升等机会。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36亿元、57.22亿元、65.3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4亿元、4.90亿元、6.44亿元。基于此,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2024年08月02日,比亚迪(002594.SZ)发布公司快报,报告显示DM5.0技术正有效拉动销量增长,公司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良好局面。比亚迪7月份共销售乘用车34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基本持平。其中,EV车型销量为13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10%;DM车型销量为21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8%。DM5.0车型交付速度加快,秦L、海豹06等车型7月第四周合计交付已达1.3万辆。秦系列销售7.4万辆(同比+65%,环比+7%),海豹系列销售3.4万辆(同比+495%,环比+38%)。7月25日,宋L&宋PLUS DM-i上市,新款车型相比老款在油耗、续航、加速性能等方面有所改进,虽然指导价上涨了6千元,但在合资品牌回收折扣、市场份额加速下滑的背景下,预计可实现销量和单车盈利同步增长。此外,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的销量分别为1.0万/1842/439辆,方程豹豹5全系降价5万,预计销量将在短期内波动后迎来增长。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量为3.0万辆,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11%。公司在海外市场持续扩大布局,如宋Pro DM-i在巴西发布,宋PLUS DM-i在厄瓜多尔发布,海豹、元PLUS、海豚在越南发布,M6在印尼上市等。展望2024年,比亚迪预计将通过量利齐升、高端化持续突破和出海脚步持续加快三大逻辑实现业绩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出口量有望达到40-50万辆,海外车型售价较高、盈利性较好,将为公司带来显著业绩贡献。基于上述分析,给予比亚迪2024年20倍PE估值,对应6个月目标价273.0元/股,维持“买入-A”评级。
阅读全文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三棵树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0.4%,但归母净利润仅为2.1亿元,同比下降32.4%。尽管整体业绩受到一定压力,但公司的零售业务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家装墙面漆、胶黏剂和防水卷材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实现了20.1%、29.4%和16.4%的增长。然而,产品价格承压导致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此外,公司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导致净利率水平略有下滑。面对挑战,公司积极调整策略,通过加强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来提升市场份额。分析师预计,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和公司规模优势的发挥,三棵树有望迎来盈利拐点。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37、27和21倍,因此维持对该公司的“增持”评级。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的业绩增长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包括下游需求、地产政策效果、渠道开拓情况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阅读全文水羊股份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2.93亿元,同比增长0.14%,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25.74%。单看第二季度,营收为12.61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27.17%。公司在营销方面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特别是针对EDB品牌,通过与知名艺人合作等方式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渠道方面,线上第三方平台营收增长明显,特别是抖音平台营收增长达到73.01%,线下渠道也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速度。产品端,EDB品牌的明星产品超级CP组合市场反响良好,御泥坊品牌也推出了新的抗衰老产品。尽管销售费用率有所上升,但公司的毛利率仍达到了61.48%,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预计未来几年内,水羊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分别有望在2024年至2026年达到46.38亿、54.41亿和56.92亿元,以及3.00亿、3.60亿和4.11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效果不确定等风险。
阅读全文7月30日,百润股份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6.28亿元,同比下降1.38%;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8.3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同比下降9.20%。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同比下降7.25%;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降7.28%;扣非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下降5.70%。
上半年,公司的主营业务预调酒营收为14.31亿元,同比下降1.42%,其中第二季度营收7.19亿元,同比下降7.56%。预调酒业务的下滑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但预计随着下半年基数降低,该影响将会减弱。在此期间,公司继续完善其“358”品类矩阵,包括3度、5度、8度左右酒精含量的产品组合,并推出了多个新品,如强爽系列的零糖新品以及微醺系列的新口味,后者在市场表现优异,单店产出已经进入口味排名前三。此外,清爽系列进行了品牌升级,并推出了大罐装产品。
从地域角度来看,华北、华东、华南和华西地区的营收分别为2.94亿、5.61亿、4.68亿和2.84亿元,同比增长情况分别为6.37%、-8.04%、4.77%和0.62%。华东地区虽然规模略有下降,但总体保持稳定,而其他地区的增长势头持续。渠道方面,线下零售渠道营收14.30亿元,同比增长7.03%,这得益于公司针对年轻人集中区域进行的精细化渠道管理。相比之下,数字零售和即饮渠道则分别下降35.68%和42.69%。
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70.36%,同比增长3.65个百分点,其中预调酒和食用香精的毛利率分别提高了3.95和1.1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上升4.32和1.41个百分点,导致净利率下降2.00个百分点至24.55%。为了满足“358”品类矩阵的需求,公司正在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包括上海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的完成以及天津和广东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的持续进行。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预计2024年至2026年,百润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91亿、36.83亿和40.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3亿、9.04亿和10.18亿元。尽管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和新品发展不确定性的风险,公司仍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龙旗科技(603341.SH)作为智能手机核心供应商,在2023年继续引领全球智能手机ODM/IDH行业,并积极布局AI PC、汽车电子市场。尽管2023年营业收入为271.85亿元,同比下降7.35%,但归母净利润达到了6.05亿元,同比增长7.84%。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疲软导致相关业务收入下降,但成本端优化降低了营业成本。2024年一季度,随着市场需求回暖,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9.82%至85.18亿元。公司通过提升成本竞争力和交付能力,服务于一线品牌客户,推出多款明星产品,稳固了在ODM行业的领先地位。此外,龙旗科技还进军AI PC市场,与高通达成战略合作,完成了符合下一代AI PC算力要求的笔电项目,并进一步加强了在AI PC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在XR设备领域,公司与全球顶尖互联网客户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出色,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AR产品市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收入分别为309.25亿元、356.90亿元、401.55亿元,EPS分别为1.58元、2.04元、2.5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风险、产品研发进度、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下游需求波动等因素仍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构成挑战。
阅读全文2024年8月1日,仲景食品(300908.SZ)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总收入达到5.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98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64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下降2%,扣非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6%。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3个百分点至43.76%,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上海葱油的快速增长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尽管销售费用率上升了3个百分点至16.05%,但由于加强了数字化管理,管理费用率下降了0.2个百分点至4.43%。综合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率为18.64%,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调味食品方面,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3.17亿元,同比增长18%,销量增长17%至1.05万吨,吨价上涨1%至3.03万元/吨。调味配料方面,营收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4%,销量增长14%至0.18万吨,吨价下降0.4%至11.67万元/吨。对于香菇酱,公司继续推进库存去化工作,并通过在校园周边投放广告和提高试吃转化率来促进销售。上海葱油则通过直播、达人带货等方式保持品牌热度,并在第二季度旺季开始在线下进行配套销售推广,预计全年有望实现2亿元的销售目标。
在渠道方面,2024年上半年,经销渠道营收为2.24亿元,同比下降4%,主要是由于线下零售渠道客流减少及香菇酱库存消化的影响。公司正在积极开发到店到家业务,并优化招商政策以稳定经销渠道。另一方面,直销渠道表现亮眼,营收达到3.08亿元,同比增长38%。特别是在电商渠道方面,公司深耕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并发展抖音、快手等兴趣电商平台以及即时零售业务,电商渠道销售额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88%。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经销商数量增至2095家,较年初增加了144家。
展望未来,仲景食品作为香菇酱行业的领导者,在巩固核心产品地位的同时,正积极拓展上海葱油作为新的增长点。随着线上线下渠道布局的不断完善,公司有望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预计2024年至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8元、1.94元、2.2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7倍、14倍、12倍。因此,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投资评级。然而,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区域扩张不及预期、餐饮渠道开拓不如预期以及产能建设或利用不足等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