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问得最多的就是:“房贷抵押都办完了,银行到底还要等几天才放款?”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得先叹口气——这事儿真没标准答案,但摸透规律能少走不少弯路。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经手的上百个案例,跟大家掰扯清楚。
先给个直观感受:正常情况下,房贷抵押办完后,银行放款一般在7-15个工作日。但去年有个成都的客户,抵押登记是周三上午办完的,周五下午就收到了银行的放款短信,前后才3个工作日;反观2023年四季度,我有个杭州的客户,抵押完硬是等了32天,中间催了客户经理三次,得到的回复都是“额度池没额度,得排队”。
为啥差别这么大?得从银行内部流程说起。抵押完银行不是马上就能打款的,得走四步:第一步是抵押证归档,银行拿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给的《不动产登记证明》(也就是“他项权证”),要录入系统、盖章存档,快的当天就能搞定,慢的可能拖到第二天;第二步是终审复核,风控部门会再扫一遍你的资料,收入流水够不够、征信有没有新变化,确认没问题才签字;第三步是额度匹配,银行每个月的房贷额度是固定的,要是这个月额度用完了,只能等下个月;最后才是放款审批和打款,系统操作的话当天就能到账。这四步走下来,顺利的话7-10天,哪步卡壳了就得多耗时间。
影响放款速度的因素里,银行类型是绕不开的坎。国有大行比如工行、建行,流程规范但繁琐,抵押后得总行或分行审批,光终审就可能耗3-5天,放款周期普遍在10-15天;股份制银行像招行、中信,地方分行自主权大,资料齐的话5-8天放款也常见。我去年帮一个客户办兴业银行的房贷,抵押完第6天就放款了,客户经理说“这个月额度充足,优先批优质客户”。
地区差异也得考虑。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银行基本联网,抵押证当天就能传到银行系统,比如深圳、上海,光这一步就比三四线城市快3-5天。我老家在江苏盐城,之前帮亲戚办房贷,抵押证得登记中心邮寄到银行,光邮寄就花了4天,活生生把周期拉长了。
最让人没脾气的是政策大环境。要是银行房贷额度紧张,比如季度末、年末,或者央行有信贷收紧信号,放款速度会肉眼可见变慢。2022年年底那波,我接触的客户里,抵押完等40天以上的比比皆是,客户经理私下说“总行卡额度,分行也没办法”。相反,要是遇到银行冲业绩、额度宽松的时候,比如每年一季度,放款速度会明显加快。
客户自己的操作也可能拖后腿。上周有个客户抵押完第8天,银行突然打电话说“你征信上多了笔网贷申请,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他抵押完觉得没事了,随手点了某平台的“测额度”,结果被查了征信。银行要求他提供网贷结清证明,还得写情况说明,这一折腾又多等了7天。所以提醒大家,抵押后到放款前,千万别乱点网贷、办信用卡,征信有变动银行是会复查的。
有人问“能不能催客户经理加快?”说实话,催也得看情况。如果是缺资料,赶紧补了就能推进;要是额度问题,催也没用,银行不可能为了一个客户破坏额度分配规则。我见过最急的客户,抵押后第10天就天天去银行网点堵客户经理,最后还是等了15天才放款——客户经理后来跟我说:“他越催我越紧张,生怕哪个环节出错。”
总结一下:房贷抵押后放款,快则3天,慢则1个月,正常周期在7-15个工作日。想快点放款,就提前把资料捋清楚(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别漏),抵押后别碰网贷信用卡,多跟客户经理保持沟通,知道卡在哪个环节比瞎着急有用。毕竟房贷是几十年的事,放款慢点总比出问题好,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