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后台留言问我:“买二手房办贷款,到底多久才能放款?”说实话,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都得先叹口气——这事儿真没标准答案。我干这行快八年了,见过最快的28天放款,客户刚签完合同还没缓过神,银行短信就来了;也见过慢的,从过完户到放款,硬生生等了七个月,客户隔三差五就来问我“是不是银行把我忘了”。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里面到底有哪些关节在影响放款速度,看完你心里大概就有谱了。
先说说最核心的——银行自身的“状态”。这就跟咱们去餐厅吃饭一样,饭点人多就得排队,银行额度宽松的时候,放款就跟流水席似的快;额度紧张了,就得按顺序“叫号”。去年上半年有阵子,我对接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天天催着我们推贷款业务,说是“额度用不完要被扣指标”,那会儿客户材料齐的话,从面签到放款平均也就35天。但到了年底,风向突变,有个客户资质特别好,收入是月供的三倍,征信干净得像张白纸,结果银行说“这个月额度没了,得等下个月”,这一等就多耗了40天。所以问放款时间前,最好先让中介或者银行客户经理打听下,这家银行最近是“饿着肚子”还是“吃饱了”,心里能先有个预判。
再就是咱们自己准备材料的“快慢”。我见过太多人栽在这一步上。有个客户买的海淀区老房子,签合同的时候挺爽快,结果银行要收入证明,他拖了一周才从公司开出来,还写错了入职时间;接着要银行流水,又发现工资卡流水不够,临时去补打理财收益流水,来回折腾快二十天。等材料终于交齐,银行审批都过了,他自己先耽误了小一个月。其实材料清单银行都会提前给,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收入证明、近半年流水、征信报告,这些东西提前一周就能准备好,别等银行催了才慌慌张张去弄,纯纯给自己添堵。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二手房本身“干不干净”。我这儿有个极端案例,2022年帮客户买套二环里的老公房,房子是挺好,结果查产权的时候发现原房主 decades前把房子抵押过,虽然早就还清了,但抵押注销记录没更新,光是去不动产登记中心调档案、补证明,就花了整整两个月。后来评估公司上门,又说房子墙皮有脱落,怀疑是结构问题,要求补做房屋安全鉴定,这又多等了20天。等所有手续走完,放款已经是三个半月后的事了。所以买二手房前,一定让中介把产权调查做仔细,看看有没有抵押、查封、共有权纠纷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房子“身家清白”,放款才能少走弯路。
流程环节也得掰扯清楚。正常情况下,二手房贷款得走“签合同→评估→审批→过户→抵押→放款”这六步,每一步都可能“卡壳”。就说评估吧,有的房子户型奇葩,评估师得实地量三次才弄明白面积;有的老小区没有电梯,评估师不愿意爬楼,预约时间能排到一周后。审批环节更别说了,要是赶上银行系统升级、政策调整,审批进度就得往后延,我去年有个客户,审批到一半碰上银行收紧二套房贷款政策,重新提交材料又审了一遍,多花了15天。
对了,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也不一样。商贷要是银行额度足、材料齐,快的话40天能搞定;公积金贷款就相对慢些,毕竟要经过公积金中心审批,有的城市公积金中心业务量大,光初审就得20天,加上后面的流程,两个月算快的,慢的话三个月也正常。我有个客户去年组合贷(商贷+公积金),商贷部分30天就批了,公积金那边愣是等了50天,最后放款时间按慢的算,总共用了80天。
那有没有办法让放款快一点?肯定有。我给客户的建议就三条:第一,提前查征信。别等银行查出问题才补救,自己先在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拉份报告,看看有没有逾期、担保这些“污点”,有问题赶紧处理,比如信用卡逾期了赶紧还清并开非恶意逾期证明。第二,选对银行。问问中介或者身边刚办过贷款的朋友,哪家银行最近二手房贷款放得快,有的银行专门做二手房业务,流程熟、人手多,效率就是高。第三,跟卖家、中介搞好配合。比如评估师上门,提前跟卖家约好时间,别让人家跑空;过户的时候材料带齐,别到了不动产登记中心才发现少带了户口本。大家配合得好,流程就能走得顺。
说到底,二手房贷款放款时间就像串珠子,银行、材料、房子、流程,每个珠子都得顺溜,有一个卡住了,整个链子就动不了。我特别理解大家等放款的心情,毕竟房价不是小数目,一天不放款心里就悬着一天。但与其天天焦虑“怎么还不放款”,不如提前把能做的准备做足——材料备齐、产权查清、选对银行,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实在着急,就隔三五天问问中介或银行客户经理进度,别自己瞎猜,徒增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