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北向资金到底买了什么?作为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股民,我太懂这种心情了——毕竟北向资金被不少人叫做聪明钱,它的动向往往被当成市场风向标。但说实话,以前我跟踪北向资金时,没少踩坑。
最开始,我每天收盘后会去交易所官网查数据,表格密密麻麻的,光是把沪股通深股通的流入流出分开看就要花半小时。后来觉得不够实时,又下载好几个财经APP,早上盯开盘前的预估数据,下午看实时流向,晚上还要复盘龙虎榜里的北向专用席位。结果呢?数据是看到了,但到底这些资金买了哪些具体板块?加仓的逻辑是什么?跟我手里的股票有没有关系?这些问题还是没答案。有次看到北向资金单日流入超百亿,我赶紧追了某热门赛道,结果人家买的是低估值蓝筹,我直接被套在山顶,那滋味现在想起来都难受。
后来我才明白,散户跟踪北向资金,光看流入多少亿远远不够,关键得搞清楚三个问题:它买了哪个方向的资产?这些资产现在的市场情绪怎么样?值不值得跟着布局?但要搞懂这三点,需要整合的数据太多了——资金流向、行业动态、个股舆情,少一个环节都可能判断失误。直到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我才真正把聪明钱的动向用明白。
先说第一个问题:北向资金买了哪个方向?以前我得自己把每天的北向资金数据按行业分类,算半天比例,还经常出错。现在打开舆情宝的主力资金流向模块,就能直接看到北向资金当天在各个行业的加仓情况,比如最近它在消费板块的配置比例提升了5%,新能源板块则小幅减持。更方便的是,它会把资金流入最多的前五个细分领域标出来,比如白酒家电食品加工,不用再自己对着代码一个个查所属行业。
知道了方向,第二个问题来了:这些板块里的股票,现在市场怎么看?北向资金加仓的股票,可能是因为业绩好,也可能是短期情绪推动,得区分清楚。比如上个月北向资金加仓了某科技板块,我点进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功能,发现该板块里大部分个股的舆情评分都在60分以上(正面评级),但有几只评分只有40多分(负面评级)。仔细一看评分报告,原来那几只虽然北向资金有流入,但公司刚发了监管问询函,属于资金面和消息面背离,这种股票就算北向买了,我也不会碰。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什么时候跟?北向资金有时候是左侧布局,买了之后股价可能还会跌一阵;有时候是右侧追涨,买了就涨。以前我总把握不好节奏,现在靠舆情宝的实时推送功能。比如上周四早上,我收到舆情宝公众号推送的北向资金异动提示,说某医药细分赛道半小时内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亿,同时该赛道的舆情趋势曲线正在快速上扬——这说明资金流入伴随着市场情绪转好,属于资金面+舆情面共振,我当天下午轻仓跟进,现在已经有了几个点的浮盈。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功能听起来不错,但会不会很贵?其实我一开始也担心过,毕竟以前买过不少付费软件,一年大几千,结果用了两个月就闲置了。但舆情宝不一样,它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比如舆情报告主力资金流向这些核心数据,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完全够用。就算后续想开通会员,投入也远低于我以前踩坑交的学费——你想,要是靠它避开一次因为北向资金误判导致的亏损,省下的钱早就超过会员费了。
现在我每天花在跟踪北向资金上的时间,从以前的两小时缩短到十分钟:早上看一眼舆情宝推送的北向资金隔夜持仓变化,中午午休时扫一下行业资金流向排行,晚上复盘时结合舆情评分挑几只备选标的。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对着十几个网页切换来切换去,眼睛都快看瞎了。
如果你也想把北向资金的动向用透,又不想花太多时间在数据整理上,不妨去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的免费额度足够新手入门。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能收到北向资金异动、行业利好这些关键信息的实时推送,不用整天盯盘也能抓住重点。毕竟对散户来说,投资赚钱的核心,就是用对工具、省出时间,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决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