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股民的私信,问股票连续亏几年会被ST?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每年都会遇到,但每次都忍不住多叮嘱几句——ST股的风险比普通股票高太多,一旦踩雷,别说盈利了,本金都可能大幅缩水。今天就结合我这十几年的经验,把ST规则、风险点和避坑方法讲透,尤其是普通散户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大家一定要认真看。
一、先明确:股票连续亏几年会被ST?
很多人以为连续亏损2年就ST,这其实是老黄历了。现在A股的退市新规早就更新了,得结合净利润和营收两个指标来看:
- 情况1:如果一家公司连续2年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负,且这两年的营收都低于1亿元,就会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也就是戴帽ST。
- 情况2:如果连续3年净利润为负,或者最近1年净资产为负,直接进入退市程序,连ST的机会都没有。
举个例子,某公司2023年净利润-5000万、营收8000万,2024年净利润-6000万、营收9000万,虽然连续2年亏损,但营收没到1亿,2025年就会被ST。但如果它2024年营收1.2亿,哪怕净利润还是负的,也不会ST。
这里要特别注意扣非净利润,就是扣除政府补贴、卖资产等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有些公司靠卖楼、拿补贴勉强盈利,但扣非后还是亏的,这种伪盈利没用,一样可能触发ST条件。
二、被ST后,股票会有什么影响?
别以为ST只是名字多了两个字母,实际影响大到能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1. 涨跌幅限制变5%:普通股票一天能涨10%,ST股最多5%,但跌起来也是5%,相当于上涨空间减半,下跌风险没少。
2. 融资融券受限:ST股不能作为融资担保品,机构资金也会大量撤离,流动性变差,想卖的时候可能没人接盘。
3. 退市风险高:ST股如果后续业绩没改善,很可能进一步被*ST(退市风险警示),甚至直接退市,退市后股价可能跌到几毛钱,几乎血本无归。
我见过最可惜的一个散户,2022年买了只ST股,想着跌这么多该反弹了,结果公司后续披露财报营收继续不达标,直接退市,50万本金最后只剩3万多。所以千万别碰ST股,尤其是你看不懂它为什么亏损的时候。
三、散户最容易踩坑的点:不会提前识别风险
很多人踩雷ST股,不是因为不懂规则,而是信息滞后。等公司公告可能被ST时,股价已经跌了30%以上,这时候跑都来不及。其实,风险信号早就藏在公开信息里,只是散户没时间、没能力去挖。
比如财务数据异常:存货突然大增、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过高、商誉金额远超净利润,这些都是潜在的雷。还有监管动态:交易所发问询函、公司被立案调查,这些消息如果没及时看到,很可能错过最佳止损时机。
我自己看股票时,会重点盯两个维度:财务健康度和风险预警。但说实话,每天看几十份财报、刷上百条公告,根本忙不过来。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才发现这些事交给工具做效率高多了。
它的AI财报功能会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6个维度评分,直接给出0-100分的财务健康分,分数低的公司我直接排除。更实用的是风险预警功能,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股东减持这些风险点,它会实时抓取并提示,比如之前有只我关注的股票,舆情宝提前3天预警公司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升高,我赶紧减了仓,后来果然爆雷,躲过了20%的下跌。
四、3个避坑技巧,普通散户也能学会
1. 避开双低公司:净利润连续1年为负+营收低于1亿的公司,直接加入黑名单,别抱侥幸心理。
2. 盯紧季度财报:很多公司会在三季报、年报前发业绩预告,如果预告里写净利润可能为负营收预计低于1亿,不管股价多便宜,立刻远离。
3. 用工具监测风险:散户没精力每天分析财务数据和消息面,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的免费功能。它每天会刷新免费额度,你可以查看个股的财务评分和风险预警,比如某只股票财务评分低于40分,或者出现监管处罚预警,就别碰了。
说实话,与其等股票被ST后割肉,不如提前用工具把风险挡在门外。现在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风险提示和财务评分,花几分钟扫一眼,就能避开大部分坑,这种投入产出比真的很值。
最后提醒
别觉得ST股跌多了会反弹,A股里好公司那么多,何必去赌小概率事件?如果你拿不准手里的股票有没有ST风险,或者想系统学习财务分析,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回复ST就能领一份《ST风险识别手册》,也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用免费额度先体验下风险预警功能,试过就知道,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
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活下去。避开ST雷,你就赢了80%的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