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做短线这些年,我踩过的坑能装满一箩筐。最开始盯盘,眼睛盯着分时图一动不动,以为1分钟波动就能抓住机会,结果手续费交了不少,钱没赚到。后来才明白,短线不是秒级操作,15分钟K线图才是真正适合散户的黄金窗口。今天就掏心窝子分享下,我怎么用15分钟图做短线,以及后来怎么靠工具把胜率提上去的。
第一步:先看15分钟图的趋势骨架
短线操作,趋势比点位重要。15分钟图里,我只看三条均线:MA5(5周期均线)、MA10(10周期均线)、MA20(20周期均线)。这三条线就像股票的骨架,能帮你快速判断当下是涨是跌。
- 如果MA5在MA10上方,MA10又在MA20上方,三条线呈多头排列,说明短期趋势向上,这时候才考虑找买点;
- 反过来,如果MA5在MA10下方,MA10在MA20下方,就是空头排列,这时候多看少动,别轻易抄底。
记得去年有次,我看到一只票15分钟图刚形成多头排列,赶紧买了进去,结果当天下午就跌了。后来复盘才发现,当时只看了均线,没看另一个关键信号——成交量。
第二步:用两个指标过滤杂音
光有趋势不够,还得用指标筛掉假信号。15分钟图里,我固定看MACD和KDJ,两个指标配合着用,准确率能高不少。
先说MACD。15分钟图里,MACD的金叉和死叉要结合0轴看:
- 当MACD柱状线从0轴下方往上穿,并且DIFF线(白线)上穿DEA线(黄线),形成低位金叉,这时候如果均线也是多头排列,大概率是上涨信号;
- 反过来,如果MACD柱状线从0轴上方往下穿,DIFF线下穿DEA线,形成高位死叉,就算均线还没走坏,也要警惕回调。
再看KDJ。15分钟图里,KDJ的超买超卖信号特别有用。K值和D值都在20以下时,是超卖区,可能有反弹;到了80以上就是超买区,容易回调。但得记住,KDJ不能单独用,比如K值到了90,看着像超买要跌,但如果MACD还在0轴上方金叉,可能是强者恒强,这时候就得结合量能看。
量能是短线的照妖镜。15分钟图里,股价上涨时,成交量必须跟上。比如15分钟K线收阳线,成交量比前一根放大30%以上,说明资金真在进场;如果阳线缩量,甚至比阴线还小,那大概率是诱多,别追。我以前就吃过这亏,15分钟MACD金叉,KDJ也低位反弹,结果没看成交量,进去就被套——后来才发现,那根阳线是主力自己对倒拉的,根本没资金跟进。
第三步:警惕突发消息打乱节奏
这几年做短线,我发现最大的敌人不是技术指标,是突发消息。明明15分钟图走得好好的,突然一根大阴线砸下来,你都不知道是利空还是洗盘。去年有次更离谱,我盯着一只票,15分钟图刚出现买入信号,刚下单,就看到股吧里有人说公司被监管调查,股价瞬间跳水,我赶紧止损,后来才发现是假消息——等反应过来,股价已经拉回去了,白白亏了手续费。
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提前知道消息真假就好了。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说是专门帮散户解决消息面难题的。一开始我还不信,觉得这些工具都是噱头,结果用了半个月,真香了。
它最实用的一点,就是能实时抓个股的股价异动原因。比如15分钟图突然大跌,我点开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会直接写清楚:是主力资金净流出5000万,还是行业政策突发利空,甚至会标注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像上次那个假消息,其实舆情宝的风险预警里早就标了股吧传言,未证实,如果当时我看了,就不会慌着止损。
还有个舆情评分也挺好用。它给每只股票打0-100分,60分以上是正面,80分以上强烈正面。做短线时,我会把15分钟图和舆情评分结合看:如果15分钟图趋势向上,MACD金叉,舆情评分也在60分以上,那胜率能提高不少;要是技术面好,但舆情评分只有30分(负面),我就会多留个心眼,可能是主力在利用技术面出货。
说实话,现在做短线,我已经离不开这个工具了。以前每天盯盘8小时,眼睛都熬红了,还经常错过关键消息;现在用舆情宝,它会通过公众号推送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比如公司突发利空主力资金异动,不用一直盯盘,也能及时知道发生了什么。
最关键的是,它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舆情报告舆情评分的查看次数,像15分钟图异动时查原因、看评分,免费额度完全够用。如果想解锁更多功能,比如AI研报解读、财务评分,开通会员也不贵,具体可以去看会员页——对短线来说,少亏一次止损,这点投入早就赚回来了。
总之,短线看15分钟图,核心就是趋势+指标+量能,但千万别忽略消息面的影响。如果你也经常因为看不懂突发消息踩坑,真心建议试试希财舆情宝。现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能收到最新的舆情动态。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好工具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这是我做短线这么多年,最实在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