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阵子,我每天盯盘时总盯着交易明细里的B和S发呆。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后面跟着这两个字母,一会儿跳个1000 B,一会儿又冒个500 S,当时真的搞不懂这俩字母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后来问了老股民才知道,这俩不起眼的字母,其实是看盘时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资金信号。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看盘经验,跟大家聊聊股票交易量里的B和S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怎么透过它们看懂资金的真实意图。
先说说最基础的:B和S其实是英文Buy和Sell的缩写。在股票交易明细里,B代表主动性买入,简单说就是有人主动对着卖盘价格买;S代表主动性卖出,也就是有人主动对着买盘价格卖。比如你看到500 B,就是有人以当时卖一、卖二的价格买了500手;300 S就是有人以买一、买二的价格卖了300手。这是最表面的含义,但光知道这个还不够,关键得看这些B和S背后的资金逻辑。
我刚开始看盘时,单纯觉得B多就会涨,S多就会跌,结果吃了不少亏。后来才发现,同样是B和S,单子大小、出现的位置不一样,意义可能完全相反。一般来说,小单(比如几十手、几百手)大多是散户交易,对股价影响不大;但如果突然连续出现上千手甚至上万手的B单(大单买入),尤其是在股价低位时,可能是主力在悄悄建仓;反过来,高位出现大量S单,就得小心是不是主力在出货。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主力会故意用小单买、大单卖来迷惑散户,或者反过来,所以光靠B和S的数量多少来判断,很容易被表面数据带偏。
说实话,单纯盯着交易软件里的B和S列表,我发现有两个挺头疼的问题。一是信息太零散,每分钟都有几十上百笔交易,根本看不过来,等你反应过来哪些是关键单子,股价可能已经动了;二是分不清真假,有时候明明看到B单比S单多很多,股价却不涨反跌,后来才明白这可能是主力在对倒——自己买自己卖,制造买入活跃的假象,等散户跟风进去就开始砸盘。这种时候,散户光靠眼睛看B和S,基本就是盲人摸象。
后来我开始尝试用工具辅助分析,才慢慢找到点门道。其实B和S只是资金交易的结果,要判断资金的真实意图,还得结合资金流向和主力动向这些更深层的数据。比如我现在用的希财舆情宝,里面有个主力资金流向功能,就解决了我之前看B/S时的痛点。它会实时汇总当天个股的大单买入、卖出情况,还能区分机构席位和游资席位,甚至能看到龙虎榜数据里哪些营业部在买卖。有一次我关注的一只股票,表面看B单特别多,但舆情宝里的主力资金流向显示大单净流出,后来才发现是主力用小单买、大单偷偷卖,幸好没跟风,不然就被套了。
而且它不光看资金面,还会结合舆情信息。比如有时候B单突然增加,可能是因为出了利好消息,这时候舆情宝的利好消息汇总会直接标出来,你就能知道这波B单是真的有资金看好,还是单纯的消息刺激。对散户来说,最缺的就是把零散信息串起来的能力,而这个工具相当于帮你把B/S、资金、消息这些点连成线,看盘时就清晰多了。
当然,我知道大家可能觉得这类工具会很贵,说实话我一开始也犹豫。但后来发现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主力资金解析、舆情报告这些核心功能的查看次数,不用花钱就能先试试好不好用。对咱们散户来说,炒股本来就不容易,与其凭感觉猜B和S背后的意图,不如花点时间用工具辅助判断,毕竟投入成本不高,但能帮你少踩不少坑。
如果你也经常对着交易明细里的B和S犯迷糊,想搞清楚背后的资金到底在干什么,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希财舆情宝,每天的免费额度足够你研究一两只股票的主力动向了。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会推送一些关键的资金信号提醒,不用一直盯盘也能掌握重点。
最后想说,B和S虽然是基础,但真正用好并不容易。与其自己埋头苦看,不如借助工具把复杂的资金逻辑简单化。毕竟在股市里,看懂资金动向,比单纯数B和S的数量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