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亏了几万整天难受怎么办?三招带你走出亏损泥潭

资深孟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孟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前阵子在小区楼下碰到老张,他蹲在花坛边抽烟,愁眉苦脸地说今年股票账户亏了几万,最近晚上总失眠,白天上班也老走神。其实不光是他,我刚入市那几年,有次重仓的票连续跌了一周,账面浮亏快到半年工资,盯着手机K线图能发呆一上午,连吃饭都觉得没味道。后来见的股民多了才发现,亏钱后心里堵得慌是常态,但真正能走出来的人,都做对了这几件事。

股票亏了几万整天难受怎么办?三招带你走出亏损泥潭

第一关:先把心态拉回正轨

刚亏了钱最容易犯两个错:要么急着翻本,重仓追热点票想一把捞回来;要么干脆躺平,打开账户都不敢看。这两种状态我都经历过——前者让我在2020年追妖股吃了三个跌停,后者让我错过了2021年新能源板块的反弹机会。

后来我摸索出个笨办法:把账户密码改成一串复杂数字,然后写在纸条上收进抽屉,每周只在周六下午看一次持仓。这样既能避免频繁操作,又能强迫自己用理性视角复盘。另外,每天收盘后去楼下快走40分钟,或者晚上在家拼乐高,让大脑从盯盘模式切换到生活模式。记住,股票只是投资的一部分,别让数字波动绑架了整个人的状态。

第二关:搞清楚为什么亏比亏多少更重要

很多人亏了钱只会骂市场不行主力太坏,但很少有人静下心分析:这笔亏损到底是运气不好,还是自己的决策出了问题?我刚炒股那几年,每次亏了钱都归咎于踩雷,直到有次偶然翻到自己的交易记录——2019年买的一只医药股,当时明明看到新闻说公司核心产品被暂停销售,却抱着利空出尽是利好的侥幸心理买入,结果吃了两个一字板跌停。

现在我养成了习惯:每笔亏损超过5%,必须花2小时复盘。但说实话,散户想靠自己理清亏损原因太难了——消息面要翻几十篇新闻,资金面要看龙虎榜和主力流向,业绩面得啃财报,研报面还要对比十几家券商观点。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后,这个过程才变得简单起来。

比如上个月我持有的一只科技股突然大跌,打开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直接标红了风险预警:公司近期收到监管问询函,涉及财务数据真实性,下面还附了主力资金连续3天净流出的明细,以及股东人数突然增加20%的异动提醒。原来不是市场整体下跌,而是个股出了问题。如果早看到这些信息,至少能提前减仓,不至于亏那么多。

更实用的是它的舆情评分功能。每只股票都有0-100分的评分,对应强烈正面负面等标签。我现在选股票前,会先看评分——80分以上的强烈正面才会加入自选,60分以下的直接排除。就像开车要看仪表盘,这个评分相当于给股票装了个情绪仪表盘,避免自己凭感觉下单。

第三关:用工具把踩过的坑变成避坑经验

散户最缺的不是时间,而是专业分析能力。机构有研究员团队盯着政策、资金、业绩,我们普通股民只能靠自己。但现在有了AI工具,这种差距在缩小。比如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能把几十页的券商研报提炼成结构化内容:综合评级是买入还是减持,平均目标价多少,核心观点是新业务超预期还是产能利用率不足,一目了然。我之前想布局光伏板块,用它汇总了12家券商的研报,发现多数机构看好逆变器细分赛道,后来选的几只逆变器股票,虽然没大涨,但至少没踩雷。

当然,工具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建立自己的交易规则。比如我现在严格遵守单只股票仓位不超过20%,舆情评分跌破60分果断止损。这些规则听起来简单,但真要执行,离不开对股票动态的实时跟踪——而舆情宝的公众号推送功能帮了大忙:自选股出了利空消息、行业突发政策利好,它会直接推到我微信上,不用整天盯盘也能及时掌握关键信息。

其实炒股就像学开车,没人能永远不踩刹车,关键是学会看路况、避障碍。如果现在你也因为亏损难受,不如先停一停:调整心态别急于翻本,用工具理清亏损原因,再慢慢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

对了,想试试舆情分析的朋友,可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报告额度,花几分钟看看,或许能帮你少走不少弯路。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获取更多炒股干货。毕竟,少亏就是赚,用对工具,才能在市场里走得更远。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