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加息缩表什么意思?从散户踩坑经验到实用应对方法

明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明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刚入市那会,最怕听财经新闻里说“加息缩表”,总觉得这俩词像绕口令,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放一起就不知道到底要干嘛。后来踩过几次坑——比如某回央行宣布加息,我手里的票直接低开3个点,才逼着自己慢慢把这事儿掰扯明白。今天就用我摸爬滚打的经验,把“加息缩表”给大家说透。

加息缩表什么意思?从散户踩坑经验到实用应对方法

先讲加息。其实特简单,就是央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比如你去银行存10万块,以前一年利息3000,现在变成3500,那你是不是更愿意把钱存银行?反过来,企业想贷款扩大生产,以前年利率5%,现在变6%,成本变高了,肯定得少贷点或者缓一缓。这时候市场上的钱会慢慢“回笼”到银行,流向股市、楼市的钱就少了——你想啊,大家都把钱存银行吃利息了,谁还去冒风险买股票?所以一般来说,加息会让股市短期承压,尤其是那些靠借钱过日子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基建,反应会更明显。

再说缩表。这词听起来专业,其实就是央行“减肥”——减少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央行的资产里有很多债券、外汇储备之类的东西,缩表就是卖出这些资产,把市场上的钱收回来。比如央行卖100亿国债,买家得拿出100亿真金白银来买,市场上的钱就少了100亿。缩表的效果和加息类似,但更“隐性”:加息是直接调高利率,缩表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间接让利率上升。打个比方,加息是直接把水龙头拧小,缩表是把水管里的水抽走一部分,最后都是让水流变小。

那加息和缩表一起用呢?就是“双重收紧”。比如2022年美国那波操作,又加息又缩表,直接把全球股市都带下来了——因为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少,资产价格肯定得往下挤。对咱们A股来说,虽然央行的政策更灵活,但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收紧,咱们也会受影响,比如外资可能会流出,买咱们股票的钱变少了。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问:我就是个普通散户,哪能天天盯着央行的政策?就算看到“加息缩表”的新闻,也不知道到底影响我手里的票不?其实我以前也犯过这种错——政策出来了,我到处查新闻、翻研报,等我搞明白的时候,股价都已经跌完了。后来朋友给我推荐了希财舆情宝,我试着用了俩月,才发现省了好多事儿:它能实时监控我自选股的所有舆情,不管是央行的政策新闻,还是公司的公告,甚至网上的用户讨论,都能第一时间推给我。更关键的是,它用AI直接解读这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上次央行提“稳健货币政策”,舆情宝立刻告诉我,这对高负债行业是中性偏多,不用慌。而且每天才1块钱,比我以前买付费研报划算多了——毕竟研报得自己读,舆情宝直接给结论。

其实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把“加息缩表”研究得像经济学家那么深,但得搞清楚它的核心逻辑:就是让市场上的钱变少,所以高估值、高负债的股票要小心,低估值、现金流好的股票会更抗跌。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拿到准确的信息——毕竟股市里最怕的就是“信息差”,等你反应过来,机会早没了。

如果你们也想省点时间,不用天天刷新闻查研报,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看看,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报告可以看,刚好能应付平时的投资需求。

对了,最后提醒一句:加息缩表只是影响股市的一个因素,不是绝对的。比如如果经济基本面好,企业利润增长快,就算加息,股市也可能涨。所以还是得结合多方面的信息来看,别盯着一个指标就下结论。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