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帮刚入可转债坑的朋友算转股价时,我差点犯了个低级错误——他拿着某只转债的发行公告问我“初始转股价怎么来的”,我一开始随口说“应该是发行当天的股价吧”,结果翻了公告才发现,原来初始转股价要取“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和“前1日均价”的较高者,差一点误导了他。这让我意识到,很多人对转股价的计算其实停留在“听说”层面,没真正搞懂规则里的细节。
其实初始转股价的确定很明确,监管有硬要求:可转债发行时,公司得用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均价,和发行前1个交易日的均价比,选高的那个当初始转股价。我之前查过几只转债的发行公告,比如某公司前20天均价12元,前1天均价13元,初始转股价就是13元——这是为了保护原有股东,避免转债持有者转股后稀释股权太多。
不过初始转股价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常见的调整就是公司分红、送股或者转增股本的时候。举个例子,某公司10送5股,每股分红0.5元,原转股价20元,那调整后的转股价得用公式算:(原转股价 - 每股现金分红)÷(1 + 送股比例 + 转增比例)。代入数字就是(20 - 0.5)÷(1 + 0.5)= 13元。我去年跟踪过一只转债,公司半年报分红加送股,我按这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和公告里的调整价一模一样,才确认这公式没错。
还有种情况是“转股价向下修正”,属于转债的“保护条款”。比如当股票价格连续20天里有10天低于转股价的80%,公司可以召开股东大会调低转股价。我之前持有的一只转债就触发过这个条款,公司把转股价从18元调到12元,转债价格当天就涨了点——对转债持有者来说,转股价越低,转股后的股票数量越多,肯定是利好。
以前我跟踪这些信息得每天刷交易所公告,有时候忙起来就漏了,直到今年用了希财舆情宝才省心。它会实时监控我加的自选转债对应的公司公告,有转股价调整或者修正的消息,希财网公众号会立刻推给我,不用我自己盯着。而且它的舆情报告里会用大白话讲“这次调整对转债有啥影响”,比如“转股价下调后,转股价值提升,短期可能推动转债价格上涨”,省了我自己翻规则琢磨的时间。
其实计算转股价就三步,特别好操作:第一步,找可转债的发行公告,翻到“可转债条款”部分,里面肯定有初始转股价;第二步,查公司的权益分派公告(就是分红、送股的公告),把数据代入公式算调整后的转股价;第三步,关注公司的“转股价修正公告”,如果有调整,及时更新数据就行。我现在做这三步只需要10分钟,大部分时间都是舆情宝帮我把数据整理好了,我只需要核对一下。
转股价的计算真的不难,但要“细”——细到每一条权益分派公告都不能漏,细到公式里的每一个数字都不能错。像我这种做了几年转债的,以前也会算错,更别说刚入门的朋友了。现在有了舆情宝这种工具,至少不用再花时间找数据、翻公告,每天平均一块钱,省下来的时间我能多研究几只转债,赚回来的钱早覆盖成本了。
如果你们也想省点时间,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或者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有免费的舆情、报告查看额度,试试就知道有多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