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人工智能板块一览表:5大维度筛选潜力股指南

明经理            来源:希财网
明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人工智能板块怎么看,说这板块细分领域多,个股数量也不少,想布局又怕踩坑。说实话,我前几年炒科技股时就吃过盲目跟风的亏——看到新闻说某细分领域火,头也不回就冲进去,结果没几天就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利空回调,本金套了快半年才解套。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分析这种热门板块不能只看表面热度,得有套能落地的方法。今天就把我现在用的人工智能板块分析框架分享出来,相当于一个隐形的一览表,帮你从海量信息里挑出真正有潜力的方向。

人工智能板块一览表:5大维度筛选潜力股指南

第一步:先抓政策风向和行业动态,别追错主线

人工智能板块受政策影响特别大,有时候一个产业规划出台,就能让某个细分领域连续涨一周;反过来,要是监管政策收紧,相关个股可能立马回调。但散户想实时跟踪这些信息太难了——政策文件长、行业新闻杂,等你读完分析明白,行情可能都过了。

我现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花5分钟扫一眼。它会把当天最新的政策、行业动态直接拆解成对哪些板块/个股有影响+逻辑是什么。比如上个月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规划出台,它直接标出来上游光模块、服务器厂商受益,因为算力需求提升带动硬件采购,连产业链传导逻辑都写得清清楚楚,不用我自己去翻几十页的政策原文。说实话,有次我靠这个功能提前两天布局了算力方向,比身边没工具的朋友多赚了15个点,这效率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第二步:用舆情评分筛个股,避开表面热门实则垃圾的坑

板块方向对了,个股选错照样白搭。人工智能板块里有些公司,名字带智能科技,新闻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业务根本不沾边,或者业绩一塌糊涂。以前我没工具时,光看公司名字和新闻标题就敢买,结果踩过好几次雷——买完才发现公司主营是传统业务,所谓的AI布局只是蹭概念,股价跌起来比谁都快。

后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选个股前先看希财舆情宝的舆情评分。这个评分是0-100分,60分以上算正面,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它不是瞎给分,是结合新闻、研报、股吧讨论这些全网信息,从消息面、资金面、业绩面等5个维度算出来的。比如去年选算力股时,我筛了舆情评分70分以上的5只,排除了评分35分(负面)的那只——后来果然那只负面评分的股爆出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利空,股价跌了20%,而我选的70分以上的股,平均涨了30%。

说实话,这个评分就像个个股体检表,帮我快速排除那些表面热门、实则舆情拉胯的公司。现在每天免费额度能看3次舆情报告,足够我初步筛选了,不用花一分钱就能避开不少坑。

第三步:财务和机构观点双验证,别碰带病奔跑的公司

就算舆情评分不错,财务底子不行也撑不住股价。有些人工智能公司仗着板块热度高,营收连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飙到80%以上,这种带病奔跑的公司,一旦板块情绪退潮,跌起来比谁都狠。以前我只看净利润增长,忽略了资产负债率、ROE这些指标,结果买过一只营收增长但现金流为负的公司,最后因为资金链问题暴跌,教训太深刻了。

现在我会用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看财务评分。它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6个维度,算出近一年和近五年的财务评分。比如我会优先选近一年财务评分80分以上、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公司,这种公司抗风险能力强,就算板块回调,跌起来也相对稳。

另外,机构研报也得参考。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会汇总不同券商的观点,直接给个综合评级——买入、增持还是中性。去年有只AI应用股,舆情评分65分(正面),财务评分75分,但机构综合评级是中性,我当时犹豫了一下没买,后来果然这只股因为业绩不及机构预期跌了10%。现在我学会了:舆情、财务、机构评级,三个维度都达标的股才敢放进自选池。

最后提醒:风险预警要盯着,别等利空落地才反应

人工智能板块波动大,突发利空也多——可能是监管处罚,可能是商誉减值,也可能是股东大额减持。以前我没工具时,经常等利空新闻上了热搜才知道,这时候股价已经跌了好几个点,根本来不及跑。

现在我把自选股都同步到舆情宝,它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会实时盯着这些风险点。比如上个月有只自选股,舆情宝突然推送股东拟减持5%的预警,我看到消息后立马挂单,虽然也跌了2%,但比那些没及时看到消息、跌了5%才跑的朋友,少亏了3个点。这个功能对我这种没时间全天候盯盘的人来说,简直是保命符。

其实分析人工智能板块真不用那么复杂,抓住政策风向→个股舆情→财务健康→机构观点→风险预警这5个环节,就能避开大部分坑。以前我自己研究这些,每天至少花3小时翻新闻、看财报、刷研报,还经常漏掉关键信息;现在用希财舆情宝,半小时就能把板块和个股摸清楚,效率高多了。

如果你也觉得分析板块、筛选个股太耗时间,怕踩雷又想抓机会,不妨去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试试。每天都有免费额度看舆情报告、研报解析和舆情评分,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核心功能。说实话,与其自己瞎猜乱买亏几千几万,不如花几分钟试试这种工具——毕竟对散户来说,少踩一个坑,可能就等于多赚好几笔。想跟上人工智能板块的节奏,先从学会用工具开始吧。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