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9年开始打新债的,第一次中签时盯着手机屏幕刷新了半小时——账户里突然多了10张某新债,每张100块,合计1000块本金。当时我问遍了群里的老股民:“这玩意儿能赚多少?”有人说“最少50块”,有人说“碰到好的能翻一倍”,结果上市当天涨了22%,赚了220块,我盯着交割单笑了半天。
但后来我发现,1000块新债的收益根本没固定答案——有的能赚300块,有的只赚30块,甚至还有亏50块的。我花了两年时间踩坑,才摸清楚影响收益的几个关键因素,今天一股脑儿说给你听。
第一个因素是正股的表现。新债的本质是“附着在正股上的期权”,正股涨,新债大概率涨;正股跌,新债很可能跟着掉。比如我去年中过一只新能源行业的新债,正股刚好碰到政策支持,上市前一周涨了15%,新债上市直接涨了35%,赚了350块;但今年中了一只传统制造业的新债,正股因为业绩不及预期跌了8%,新债上市只涨了4%,赚了40块。你要判断正股好不好,得看公司有没有突发利好或者行业有没有政策支持——以前我得翻几十条新闻才搞得清,现在用希财舆情宝省了不少事,它能实时监控正股的全网舆情,还能用大白话告诉我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花1块钱,比我自己瞎翻高效多了。
第二个因素是转股价和转股溢价率。转股价是你以后把债换成股票的价格,转股溢价率是(新债价格-转股价)/转股价——这个数值越低,新债越“值钱”。比如某新债转股价是20块,正股当前价格是22块,转股溢价率就是10%,说明换成股票立刻能赚10%;如果转股溢价率是30%,那换成股票得亏30%,新债自然涨不动。我以前犯过一个错:盯着“高利率”的新债打,结果转股溢价率高达40%,上市当天只涨了2%,赚了20块——后来才明白,转股溢价率比利率重要多了。
第三个因素是市场情绪。牛市的时候,连垃圾债都能涨20%;熊市的时候,优质债也可能破发。比如2021年牛市,我中过一只转股溢价率25%的新债,上市居然涨了18%;但2022年熊市,我中了一只转股溢价率10%的新债,上市反而跌了3%,亏了30块。怎么判断市场情绪?我现在会看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它能直观显示正股近期的舆情趋势,如果评分持续上升,说明市场对正股预期好,新债上市大概率涨;如果评分下降,我就会放弃打这只债。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新债的条款。比如“赎回条款”——如果正股价格连续20天超过转股价的130%,公司可以强制赎回债券,这时候投资者要么卖债要么转股,通常会推高债价;而“回售条款”是如果正股价格连续20天低于转股价的70%,投资者可以把债卖回给公司,这能帮你规避破发风险。我去年中过一只带强赎条款的新债,正股刚好触发强赎,债价涨了28%,赚了280块。
说了这么多,其实1000块新债能赚多少,核心是“判断正股的价值和市场情绪”。以前我得花两三个小时查资料,现在用希财舆情宝,5分钟就能看完正股的舆情、评分和机构报告——它把全网研报汇总成基本面分析,把新闻解读成大白话,每天花1块钱,节省的时间比赚的还多。如果你也想试试,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行,每天有免费额度看舆情和报告,比自己瞎琢磨强。
最后提醒一句:打新债不是稳赚不赔的,碰到正股利空或者市场不好,也会亏。但只要你学会看正股表现、转股溢价率和市场情绪,再用对工具,赚点零花钱还是没问题的——比如我今年中了5只新债,平均每只赚150块,加起来750块,够买两箱牛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