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能收到学生和家长的留言,问得最多的就是助学贷款利息到底怎么算?。作为常年和各类贷款政策打交道的人,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讲透彻,毕竟关系到不少家庭的教育支出规划。
先从大家最关心的在校期间说起。很多人不知道,国家对助学贷款有明确的贴息政策。只要你还在正常完成学业,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这段时间产生的利息都是由财政全额补贴的。也就是说,在校期间你不用自己掏一分钱利息,这一点一定要记牢,别被网上零散的信息误导了。
那毕业之后呢?这时候利息就得自己承担了,但也不是一毕业就马上开始还本金。按照现行政策,毕业后有5年的还本宽限期。在这5年里,你只需要还利息,不用还本金。宽限期结束后,才开始本金和利息一起还,具体的还款年限可以在申请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般是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说到具体的利率,这几年都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来执行的。比如2024年12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是3.45%,那2025年的助学贷款年利率就是3.45%减去0.3%,等于3.15%。这里要注意,LPR是浮动的,所以每年的利率可能会有变化,调整时间是每年的12月21日,调整后下一年的1月1日开始按新利率计算利息。
利息具体怎么算?举个例子你就清楚了。假设你申请了12000元的助学贷款,学制4年,毕业后第1年(处于宽限期内)。在校4年利息财政补贴,不用管。毕业后第1年的利率是3.15%,利息就是12000×3.15% = 378元,这一年你只要还378元利息就行。如果宽限期结束后,你开始还本金和利息,假设分10年还,每年还本金1200元,利息就按剩余本金计算,比如第6年剩余本金10800元,利息就是10800×当年的利率。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虽然政策有统一框架,但每年的具体利率还是要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正式通知为准。申请贷款的时候,学校的资助管理中心或者当地的教育局会给你一份详细的借款合同,里面会写清楚利率计算方式、还款时间和渠道,拿到合同一定要仔细看,有不懂的地方当场问清楚工作人员,别等签了字才发现问题。
最后说一下还款渠道,现在主要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的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或者支付宝等官方合作平台还款,具体以合同里的还款指引为准。记得按时还款,别逾期,逾期不仅会产生额外的罚息,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对以后申请信用卡、贷款买房买车都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