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留言,问买房分期付款到底能分多少年还。其实这个问题我每天都会遇到,毕竟房贷是大多数人这辈子最大的一笔负债,年限长短直接影响每个月的压力和总利息。今天就从常见年限、影响因素到怎么选,给大家捋捋清楚。
先说说一般能选的年限范围。目前国内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分期年限通常有5年、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这几个档,个别银行针对优质客户可能有3年的短期选项,但很少见。最长的话,绝大多数银行都卡着30年的上限,这是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为了控制风险。所以你去问银行,基本最长就是30年,想再长目前政策不允许。
不过,30年是上限,不代表每个人都能贷到30年。第一个卡你的就是年龄。银行有个硬性规定:借款人年龄+贷款年限不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比如男性一般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干部55岁(具体看银行政策)。如果你是30岁男性,60-30=30,刚好能贷到30年;但如果是50岁男性,60-50=10,那最多只能贷10年,哪怕你想贷30年,银行也不会批。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房产类型。如果买的是新房,年限限制相对宽松,主要看年龄;但如果是二手房,就得加上房龄。很多银行规定房龄+贷款年限≤50年(不同银行可能有差异,有的是40年或55年)。比如一套房龄15年的二手房,最多能贷的年限就是50-15=35年,但因为最长只能30年,所以实际能贷30年;如果房龄30年,50-30=20年,那最多就只能贷20年了。所以买老房子,年限会被房龄压缩。
第三个就是还款能力。银行审批时会看你的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要求月供不能超过家庭月收入的50%(有的银行是45%)。比如你月收入1.5万,月供最多7500元。如果贷款150万,年利率4.0%,贷30年的话月供约7161元,刚好在安全线内;如果选20年,月供就得8609元,超过7500元,银行可能会建议你延长年限,或者增加首付,不然审批过不了。
那到底选多少年合适?这得看自己的情况。如果收入稳定且比较高,比如夫妻双方月入5万以上,房贷总额200万,选15-20年其实挺合适的。虽然月供高一点(200万贷20年,月供大概12110元),但总利息能少不少(20年总利息约90万,30年的话总利息约144万,差了54万)。这种情况省下来的利息比多付的月供压力更划算。
如果收入一般,比如月入1.5万左右,房贷150万,那30年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月供7161元,占月收入的47%,压力不算大;如果选20年,月供8609元,占比57%,超过50%的安全线,生活质量可能会受影响。毕竟除了房贷,还有日常开销、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留有余地很重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买房是过渡性的,比如计划5-8年换大房子,那选10年以内的年限比较合适。因为贷款年限短,提前还款的违约金通常也少(很多银行对还款满1-3年的提前还款不收费),到时候卖房或提前还款都方便,不会因为年限太长还欠太多本金。
另外提醒一句,选年限时别只看月供多少,还要算总利息。同样的贷款金额,年限越长,总利息越高。比如100万房贷,年利率4.0%,30年总利息约72万,20年约47万,10年约22万,差距很明显。所以如果未来收入有增长预期,比如职业处于上升期,也可以先选30年,等收入提高后提前还款,缩短年限,这样既能减轻前期压力,又能后期省利息。不过提前还款要注意银行政策,有的银行要求还款满1年后才能申请,有的有次数限制,这些签合同前最好问清楚。
总之,买房分期付款的年限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合适。先看自己能贷到多少年(年龄、房龄、收入决定上限),再结合生活规划、利息成本来选。如果实在拿不准,把自己的收入、年龄、房产情况告诉银行客户经理,让他们帮你算几个年限的月供和总利息,对比一下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