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微信里的分付到底上不上个人信用报告?这个问题确实得好好说道说道,毕竟现在大家对征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点小记录都可能影响后续的贷款申请。今天我就用自己的经验给大家讲清楚,避免大家用的时候稀里糊涂踩了坑。
先直接给答案:微信分付是上个人信用报告的。为啥这么肯定?因为分付的提供方是微众银行,而微众银行是持有正规金融牌照的银行,按照监管要求,所有信贷类产品都需要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所以只要你用了分付,相关的记录就会被上报到个人信用报告里。
可能有人会追问,那是不是每次用分付买东西都会上征信?比如买杯咖啡、付个打车费,这种小额消费也会记录吗?这里要分情况说。如果你用分付时选择分期还款或者最低还款,那这笔借款记录会被上报,包括借款金额、分期期数、还款状态这些信息。但如果是随借随还,也就是借了之后很快全额还清,这种情况会不会上报呢?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即便是随借随还,借款记录还是会显示在征信报告里,只是还款状态会标注结清。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会紧张:上征信是不是就不好?其实完全不用这么想。征信报告的核心作用是记录你的信用行为,好的记录反而能帮你积累信用。比如你用分付后每次都按时还款,征信报告里就会显示正常还款,这对以后申请房贷、信用卡都是加分项。但要是逾期了,哪怕只晚还一天,也会被记为逾期,而且这个记录会保留5年,对信用的影响可不小。
那征信报告里具体会怎么写分付的记录呢?我之前帮用户查过,一般会显示这几项:放贷机构是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类型是个人消费贷款,然后是借款日期、借款金额、还款状态。要是你分期了,还会显示每期的还款情况。所以千万别以为分付是微信里的功能就不上征信,它本质上和银行贷款、信用卡是一样的,都是正规信贷产品。
知道了分付上征信,平时用的时候就得注意这几点。第一,别过度借贷。分付额度虽然方便,但要是频繁借款、额度用满,征信报告里的个人负债会变高,银行可能觉得你还款压力大,影响后续贷款审批。第二,必须按时还款。哪怕只逾期一天,也会被上报,有些用户觉得就几块钱逾期没事,这种想法真的要不得,征信记录是不分金额大小的。第三,定期查征信。建议每年查1-2次个人信用报告,看看分付的记录是否准确,有没有异常逾期。查的渠道也很方便,央行征信中心官网、征信中心APP,或者线下的人民银行网点都能查,线上查还免费。
最后再啰嗦一句,现在征信报告对咱们的金融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不管是分付还是其他信贷产品,用之前最好先弄清楚是否上征信,用的时候一定要按时还款。别等到申请房贷被拒,才想起自己征信报告里有逾期记录,那时候可就真的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