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好几个朋友问可转债强制赎回的事,说手里的转债突然公告要被赎回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是转股还是卖出,会不会亏。其实不光是新手,就算做了几年投资的人,遇到可转债强制赎回也容易犯迷糊。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好好聊聊这事儿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投资者有哪些影响,以及该怎么应对。
首先得说清楚,可转债强制赎回不是公司赖账,而是有明确条款的。一般可转债发行时都会约定提前赎回条款,最常见的就是股价触发赎回——比如正股股价连续15-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0-2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具体看条款),公司就有权按面值加当期利息赎回未转股的可转债。简单说,就是公司觉得股价够高了,想让投资者赶紧转股,别拿着转债等到期还钱,这样公司能少付利息,还能降低负债。
那公司为什么急着强制赎回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减轻偿债压力,可转债本质是债,到期要还本付息,转股后就变成股票,公司不用还钱了。二是避免股价回落风险,如果现在不赎回,万一后面股价跌了,投资者不愿意转股,公司到期还是得还钱,不如趁股价高的时候逼大家转股。
对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来说,这可是大事。如果公告发出后不操作,到期就只能按赎回价(一般是100元+利息,可能103元左右)被赎回。但如果当时可转债的市场价格远高于赎回价,比如130元,那被赎回就直接亏27元,损失很大。所以要么在赎回登记日前卖出可转债,要么转股变成股票再卖出(前提是转股价值高于赎回价)。对持有正股的投资者呢?大量可转债转股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收益会被稀释,短期可能对股价有一定压力,尤其是转股数量多的时候。
那遇到强制赎回该怎么办?第一步肯定是看公告里的赎回登记日,这是最后期限,过了这天就只能被赎回。然后算两个数:可转债的市场价格和转股价值(转股价值=正股价格×转股比例)。如果转股价值高于赎回价,转股更划算;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转股价值,直接卖转债更方便;要是都低于赎回价,那被赎回反而是无奈的选择。
不过说实话,很多人踩坑不是不会算,而是根本没看到赎回公告,或者看到了也不知道影响多大。我之前有个朋友,就是因为没注意公告,手里的转债被低价赎回,亏了小一万。后来我推荐他用希财舆情宝,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自选转债对应的正股公告,一旦有强制赎回这类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会第一时间推送提醒,不会错过。而且AI会智能分析这条消息是利空还是利好——对可转债来说,强制赎回通常是利空(因为可能被迫低价赎回),对正股可能是短期利空(转股稀释),这些它都会写在解读里,不用自己费劲查条款。每天的舆情报告里,还会把赎回事件作为股价异动原因重点分析,结合技术面和业绩表现,帮你快速判断是该卖转债、转股还是观望。
平时想避免遇到强制赎回的麻烦,就得提前关注可转债的赎回条款和正股股价走势。比如当正股股价接近转股价130%时,就要留意会不会触发赎回。转股溢价率高的时候也要小心,万一触发赎回,溢价部分可能很快归零。这些信息其实不用自己天天盯盘,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有技术面分析和业绩表现,每天更新,帮你跟踪正股动态,提前预警风险。
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刷新免费的舆情解析和报告查看额度,重要消息推送也是免费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用来监控赎回公告、分析影响足够了。如果想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比如看看财务健不健康、估值高不高,也可以考虑会员,具体价格可以去会员页看,有不同套餐,投入不多,但能帮你避开这种可能亏大钱的坑,我觉得挺值的。
总的来说,可转债强制赎回不可怕,怕的是信息滞后和分析不到位。记住,遇到赎回公告别拖延,算好转股价值和市场价,及时做决定。平时多关注条款和股价动态,用对工具,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