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新朋友留言,说看盘时总是被压力位支撑位这两个词绕晕,问我能不能用大白话讲讲清楚。其实这两个概念是技术分析的基础,搞明白不仅能帮你看懂股价波动逻辑,对买卖决策也有实际参考。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盯盘和带新手的经验,从头到尾捋一遍,保证听完你能明白压力位在哪支撑位怎么看,以及更重要的——怎么用这两个工具辅助判断市场变化。
先说说最基础的:压力位到底是什么?简单讲,就是股价往上走时,容易遇到拦路虎的位置。比如某只股票过去三次涨到15元附近就掉下来,那15元这个价位就可能形成压力位——想买的人少了,想卖 的人多了,供需关系导致股价暂时涨不动。支撑位则相反,是股价往下探时,容易踩刹车的位置。比如多次跌到8元就反弹,那8元附近可能有很多人觉得这个价划算,买盘增加托住股价,形成支撑。
不过要注意,压力位和支撑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我见过太多新手把某条线当成铁底铁顶,结果股价一旦突破就慌了神。其实市场很灵活,比如原本的压力位被大成交量突破后,反而可能变成新 的支撑位;同理,支撑位跌破后也可能变成新的压力位。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市场心理预期——过去大家觉得1元贵,突破后可能觉得这股走强了,15元也合理,预期变了,关键价位的意义就变了。
那具体怎么找这两个位置?分享几个我自己常用的方法,都是实操性比较强的:
第一个是历史高低点法。打开K线图,看过去半年到一年里,股价反复震荡的区间。比如某段时间在10-12元之间来回波动,那12元就是区间上沿(压力位),10元就是下沿(支撑位)。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尤其适合震荡行情,但要注意:时间越近、触及次数越多的高低点,参考意义越大。
第二个看成交量。成交量大的地方,往往藏着重要的支撑或压力。比如某一天股价突然放量涨到14元,但之后再也没上去过,说明那天在14元有大量卖盘,后续股价再到这个位置,之前被套的人可能会解套卖出,形成压力。反过来,如果股价在9元附近多次放量反弹,说明这个位置有资金主动买入,支撑力可能比较强。
第三个是均线系统。我平时看盘会重点盯5日、20日、60日均线。股价在均线上方运行时,均线就像地板,股价回调到均线附近容易获得支撑;如果跌破均线,均线反而会变成天花板,股价反弹时容易遇到压力。不过均线参数不是固定的,短线看5日、10日,中长线可以看60日、120日,根据自己的操作周期调整就行。
除了这些,趋势线、筹码分布也能辅助判断,但新手不用贪多,先把前三个方法练熟就够用了。
不过说实话,光靠技术面找压力支撑,经常会失灵。我刚入行时吃过亏:明明某只股票到了历史支撑位,我觉得跌不动了就进去了,结果第二天出了个利空公告,股价直接跳空跌破支撑位,根本不给反应时间。后来才明白,支撑位和压力位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受消息面和市场情绪影响。
说到消息面,很多朋友头疼的是信息太多,不知道怎么筛。公告、新闻、研报、分析师观点……一天刷下来,眼睛都花了,还分不清哪条是真影响股价的。这也是我最近在用我们希财网新推出的希财舆情宝的原因——它的AI舆情功能正好能解决这个痛点。
它会实时监控股票的全网消息,不管是突发公告还是分析师研报,都能汇总起来。最实用的是AI能直接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甚至告诉你可能对股价有什么影响。比如某天股价突然放量突破压力位,我不用自己去翻各种新闻,直接点开舆情报告里的股价异动原因,就能看到是不是有什么重要利好消息在推动,这比单纯看K线图靠谱多了。每天它还会更新一个舆情评分,分数高说明当前市场情绪对这只股票比较友好,支撑位可能更牢固;分数低的话,压力位突破的难度可能就大一些。
对了,现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查看额度。比如你想看看某只股票今天的舆情怎么样,是不是有什么消息影响了支撑压力位,直接搜一下,不用花钱就能看到核心信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挺划算的。
最后再提醒一句:压力位和支撑位只是分析工具,不是买卖指令。我自己做决策时,会把技术面的压力支撑、舆情宝的消息分析,再结合大盘环境一起看。比如支撑位附近,如果舆情评分高、没什么利空消息,我才会考虑是不是低吸;压力位附近,如果舆情提示有潜在利空,就算技术形态再好,我也会多留个心眼。
总之,投资是个综合判断的过程,没有绝对的一招鲜。希望今天讲的这些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股价波动,如果觉得消息面分析太花时间,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或许能让你看盘更轻松一些。记得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紧急消息还会推送提醒,避免错过影响股价的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