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中签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账户里多出来一笔陌生的持仓,当时盯着屏幕傻笑了半天。但高兴劲儿没过多久就开始纠结,这新股到底几天能卖啊?卖早了怕少赚,卖晚了又怕跌回去。后来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这些年,才慢慢明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确实有一些经验能帮大家少走弯路。
首先得明确一个基本规则,A股新股上市第一天就能卖出。咱们A股实行的是T+1交易制度,新股上市当天算T日,当天买的不能卖,但中签的新股是原始持仓,所以上市首日就可以正常交易。不过我见过太多人盯着第一天的分时图手心冒汗,要么开盘就慌慌张张卖掉,结果后面连续涨停拍大腿;要么死扛到开板,看着股价一路往下掉又舍不得割肉。其实关键不在几天,而在怎么判断卖出的时机。
我刚开始打新那会儿完全凭感觉,听朋友说“新股最少拿三天”就真的硬等三天,结果有次遇到大盘暴跌,第三天直接破发,本来能小赚的变成了亏损。后来才发现,新股卖出时机得看市场情绪。比如市场整体热度高的时候,次新板块往往比较活跃,新股开板时间会晚一些,连板概率也大;要是大盘在调整,次新很容易受拖累,可能第一天冲高就回落。但怎么判断市场情绪呢?以前我每天刷各种财经新闻、论坛帖子,眼睛都花了还抓不住重点,经常错过关键消息。
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试了不少软件,直到今年用了希财舆情宝。它有个风口解读功能挺实用的,能针对当天的市场热点、突发政策做解读,识别哪些板块现在是风口。比如有次新股上市当天,正好赶上行业出了利好政策,舆情宝直接分析出这个板块短期会受提振,还列出了逻辑,我当时就判断这只新股可能有持续上涨空间,果然多拿了两天收益更可观。而且它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冤枉钱就能看这些分析。
除了市场情绪,个股本身的基本面也很重要。有些新股所在行业前景好,公司业绩稳定,就算开板了也可能继续涨;但要是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或者公司财务指标一般,开板后下跌风险就高。以前我看新股基本面,得自己翻招股书、查财务数据,对着一堆数字头疼。现在用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就方便多了,它会生成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估值能看出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我中签后都会先看看这个评分,心里大概有个数,知道这只新股值不值得多拿几天。
机构动向也不能忽视。如果上市后机构研报里评级大多是买入,目标价高于当前股价,那可能还有上涨空间;要是机构开始下调评级,就得警惕了。希财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会汇总全网研报,生成股票评级和机构报告,里面有投资评级、目标价这些关键信息,不用自己一个个券商去翻。我每天早上都会花几分钟看看机构观点,作为判断卖出时机的参考之一。
其实说到底,新股卖出没有绝对正确的天数,关键是别凭感觉,要靠信息和工具。我现在中签后,会先用舆情宝看看它的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再结合风口解读和机构研报,综合判断大概的持有周期。比如舆情评分高、财务健康、机构看好,就多拿两天;要是舆情里出现利空消息,或者财务评分低,可能上市第一天冲高就考虑卖了。
对了,这些功能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里就能用,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刷新舆情、报告、评分这些都不用花钱。要是觉得不够用,买个会员也不贵,比起瞎操作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大家要是想试试,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每天还会推送新股的紧急消息提醒,挺方便的。
反正打新中签是好事,别因为卖不好把好事变成烦心事。多花点时间研究方法,用对工具,赚钱的概率总能大一些。现在我每天都会打开舆情宝看看新股动态,心里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