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刚入市的朋友问我佣金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万2.5和万1.5到底差多少。说实话,刚接触股票的时候我也纠结过这个数字,觉得小数点后面的数差不了多少,后来自己算过才发现,积少成多下来还真不是一笔小数目。
先拿最基础的交易来算。股票交易佣金是按成交金额乘以费率来算的,而且现在很多券商都有单笔最低5元的限制,不过要是交易金额够大,超过这个最低限制,费率差异就直接体现出来了。比如你买10万块钱的股票,万2.5的佣金就是10万乘以0.025%,等于25块;万1.5的话就是10万乘以0.015%,等于15块。这一笔交易就差了10块钱。要是卖的时候同样是10万,来回两次就是20块。
那要是交易金额再大一点呢?比如50万的单子,万2.5的佣金是125块,万1.5是75块,单笔差50块,来回就是100块。要是100万的交易,单笔差100块,来回就是200块。有些朋友喜欢做短线,一个月交易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这么算下来,一年光佣金差额可能就几千上万块。这笔钱要是放在股票里,说不定又是几手的成本了。
不过话说回来,佣金虽然能省,但大家也别只盯着这一点。股票交易成本里,佣金只是一部分,还有印花税和规费。印花税是卖出时收千分之一,这是固定的,没法省。规费是交易所和证监会收的,费率也比较固定。所以佣金能谈低当然好,但要是为了万1.5的佣金,跑去选择那些交易软件卡顿、客服响应慢的小券商,反而可能因小失大。毕竟交易体验和资金安全,比这几块几十块的佣金差异重要多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省佣金这种事,本质上是“节流”。但炒股想赚钱,光靠节流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开源”,也就是选对股票。很多朋友天天盯着佣金万分之几的差异,却在选股时拍脑袋决定,结果选到那些消息面出问题或者财务有隐患的股票,亏的钱可能是省下来的佣金的几十倍上百倍,这就得不偿失了。
我自己做股票这么多年,最大的体会就是信息差对普通投资者太不友好了。你想想,机构有专门的团队研究政策解读研报,而我们普通散户呢?要么没时间天天看新闻公告研报,要么看了也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行情可能早就过了,甚至可能踩了利空消息的雷。
之前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手里的股票突然大跌,查了半天才发现是前一天晚上出了利空公告,自己没看到。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用了一段时间确实省心不少。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全网的消息,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突发公告,都能汇总起来,还会智能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早上开盘前,我都会习惯性打开看看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的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整理,还有技术面和业绩表现的分析,几分钟就能把手里股票的动态摸清楚,再也不用担心漏掉重要消息了。
对了,它还有个AI财报功能我觉得挺实用的。以前看财报,那么多数据指标,光净利润营收就看得头大,更别说那些复杂的财务比率了。现在用舆情宝的AI财报,直接看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就行。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估值能帮着判断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我身边有个做价值投资的朋友,以前选股票光看市盈率,结果踩过几次财务造假的坑,后来用了这个功能,直接把财务评分低的股票排除掉,省心多了。
说实话,现在做股票,信息和工具真的很重要。省下的佣金可能只是小赚,但选对股票才是大赚。而且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刷新舆情报告评分这些都能免费看,就算想解锁更多功能,买个会员成本也不高。每天花几分钟看看,可能就避免了一次踩雷,或者抓住了一个机会,这种投入产出比还是挺划算的。
如果你也觉得盯消息看财报麻烦,或者想提高选股效率,不妨去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现在就能免费体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也能找到入口。每天免费额度够用,试试也不亏。毕竟炒股嘛,多一个好用的工具,就多一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