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踩过的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肉疼。那时候总觉得股价跌了就是机会,看到跌5%想抄底,跌10%觉得更便宜,结果越买越套。后来跟一位老股民聊天,他说你这操作犯了“不追跌”的忌讳,还提到“四不压”的纪律,我才明白散户亏钱往往不是技术不行,是操作纪律出了问题。
不追跌不是说股价跌了就不能买,而是不能盲目抄底。以前我看到一只股票连续跌了一周,成交量缩到地量,就认定是底部信号,结果下手后才发现公司刚出了利空公告,业绩预告大幅低于预期。这种时候抄底就是接飞刀,越接越套。后来我学乖了,每次想抄底前都要先搞清楚下跌的原因。是整个市场环境不好带下来的,还是公司本身出了问题?如果是前者可能是短期波动,后者就得谨慎了。
四不压说的是四种情况不能重仓压仓。第一种不压重仓,哪怕再看好一只股票,仓位也不能超过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我以前吃过重仓的亏,2023年那波调整,我重仓的一只票跌了30%,直接被套住动弹不得,想补仓都没钱。第二种不压单一板块,把资金都放在一个板块里,一旦政策变动或者行业出问题,就全军覆没。第三种不压问题股,那些财务指标差、舆情评分低的公司,表面看着便宜,实际可能有雷。第四种不压短期波动股,有些人喜欢追热点,涨了就追,跌了就割,结果来回被市场收割。
其实遵守这些原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关键在于怎么判断股票的真实情况。就像不追跌要知道下跌原因,以前我要么没时间天天看新闻研报,要么看了也分不清哪些消息重要。后来朋友推荐我试试希财舆情宝,刚开始我还担心要花钱,结果发现每天都有免费额度,能看舆情报告和评分。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看看自选股的舆情动态,里面会分析股价异动原因,是利好还是利空消息,技术面怎么样,业绩表现如何。AI直接把复杂的信息拆解成简单的结论,不用自己费劲研究公告研报。
四不压里提到的财务指标和舆情评分,以前我都是自己对着财报一个个算,既耗时又容易出错。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帮了我大忙,它会生成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估值能看出是高估还是低估。像那些财务评分低于60分的公司,我直接就排除了,根本不用浪费时间研究。
记得今年初有个行业出了政策变动,我正纠结要不要调仓,打开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它直接分析出哪些板块利好、哪些利空,还列出了背后的逻辑。比如政策支持的方向,逻辑是需求扩张,可能受益的个股类型;政策限制的领域,逻辑是供给收缩,需要规避的标的。我根据这个调整了持仓结构,避开了后来大跌的板块,保住了之前的利润。
很多人觉得用工具会增加成本,其实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就算想深入用,会员价格也不高。比起以前胡乱操作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关键是它能帮我守住“不追跌四不压”的原则,减少犯错概率。现在我炒股心态稳定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凭感觉操作,而是跟着数据和逻辑走。
如果你也想少踩坑,不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体验看看舆情报告和评分。毕竟炒股最重要的是先保住本金,这些操作纪律和实用工具,就是普通股民最好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