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打新股肯定赚吗 2025年投资风险解析

资深闫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闫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记得五年前刚接触股市时 身边老股民总说打新就像捡钱 中签了等着数涨停板就行 那时候我确实中过一只新股 上市连拉五个涨停 赚的钱相当于三个月工资 但这两年情况完全变了 上周有个朋友中签后第一天就亏了两千多 跑来问我现在打新股到底还能不能参与 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经历 聊聊打新股肯定赚吗这个问题

打新股肯定赚吗 2025年投资风险解析

以前打新赚钱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那时候A股实行核准制 新股发行价被严格限制 不管公司好坏 发行市盈率基本不超过23倍 上市后股价往往能翻倍 加上市场资金多 新股又是稀缺品 根本不愁没人接盘 我2020年中签的那只就是这样 发行价8块多 上市直接涨到25块 闭着眼睛都能赚钱 那时候身边人见面就问打新额度用了没 好像不打新就是亏了

但2023年全面注册制落地后 一切都变了 现在新股发行价由机构询价决定 完全市场化 有些公司发行市盈率直接干到50倍 甚至上百倍 上市后哪里还有上涨空间 去年我统计过 全年有超过三成的新股上市首日破发 今年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上个月有只科技类新股 发行价68元 上市当天直接跌到52元 中签的人一手就亏1600块 这种情况放以前想都不敢想

除了破发 打新还有两个隐藏风险 很多人容易忽略 一是锁定期风险 现在有些新股中签后要锁定半年才能卖 这期间如果碰到行业政策变化 或者公司业绩下滑 股价跌下去可能就涨不回来了 二是业绩变脸 有些公司为了上市 前几年财报做得特别好看 上市后净利润突然下滑 甚至亏损 这种股票别说赚钱 能不被套住就算好的

那是不是现在打新就不能参与了 也不是 只是不能像以前那样盲目申购 得学会判断一只新股值不值得打 这两年我摸索出一套方法 打新前必做三件事 现在中签的新股还没亏过 今天就分享给大家

第一件事看公司财务健康度 净利润是不是持续增长 现金流稳不稳定 有没有大额应收账款 有没有负债过高的情况 以前我要自己翻财报 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至少花两小时 还不一定能看懂 现在用工具方便多了 我常用的是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 它会把核心财务指标直接列出来 还生成一个财务AI评分 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 80分以上才算优质 上个月有只新股财务AI评分只有58分 我直接放弃申购 后来果然破发了 这个评分每天免费刷新额度 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 对新手来说够用了

第二件事看发行价是否合理 有些新股看着发行价低 但如果公司估值已经很高 照样会破发 舆情宝有个AI估值功能 能算出股票的合理价格 对比发行价就能知道有没有上涨空间 比如一只新股发行价20元 AI估值显示合理价18元 那明显高估 肯定不能申购 这个功能在微信小程序里就能用 搜索希财舆情宝就能找到 每天免费额度够查两只新股

第三件事看市场情绪和机构观点 最近同行业的新股表现怎么样 券商对这个公司的评级是买入还是持有 有没有负面消息 这些信息舆情宝的AI研报和AI舆情功能都能看到 它会汇总全网研报 生成股票评级 还能监控利好利空消息 生成舆情评分 60分以上才算安全 上个月有只新股上市前被曝产品质量问题 舆情评分直接掉到45分 这种肯定不能碰 这些动态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会推送提醒 关注后能及时看到

现在我打新前花十分钟 打开舆情宝看三个指标 财务AI评分80分以上 AI估值显示发行价低于合理价 舆情评分60分以上 三个都满足才申购 今年用这个方法 中签的几只新股都没破发 虽然赚得不多 但至少没亏 比盲目申购强多了

其实投资就是这样 市场一直在变 我们的方法也得跟着变 以前打新靠运气 现在得靠工具和逻辑 想试试这套方法的朋友 可以点击文末入口免费体验希财舆情宝 每天刷新的免费额度够看基本指标 要是觉得好用 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 一年几百块 只要避开一只破发新股 就赚回来了

最后想说 没有什么投资是稳赚不赔的 打新也一样 与其幻想着中签赚钱 不如花点时间学会判断风险 现在市场环境变了 用对工具才能少踩坑 记得关注希财网公众号 每天获取新股动态和舆情提醒 也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 免费体验起来 早一天学会分析 就早一天避开风险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