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阵子,我经常听到老股民说今天赚了三个点这票跌了两个点,当时完全懵了,一个点到底是多少钱?问了身边的人,有人说是1元,有人说是1%,越问越糊涂。后来自己摸索了大半年,结合实际操作才彻底搞明白,今天就把这些经验整理出来,希望能帮到刚接触股票的朋友。
首先得明确,股票里说的一个点,通常指的是1%的比例。但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不同场景下点的含义可能不一样。比如大盘指数的点是具体数值,像上证指数涨了30点,这里的点是指数单位;但我们平时说个股涨跌几个点,基本都是指涨跌幅的百分比,这是最常见的用法,也是今天要重点说的。
搞清楚定义后,计算其实很简单。如果是说股价的一个点,就是当前股价乘以1%。比如某股票现在股价是50元,一个点就是50×1%=0.5元,也就是股价涨一个点就变成50.5元,跌一个点就变成49.5元。但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账户里的钱变动了多少,这时候就要结合持仓金额来算。比如你买了10000元的股票,不管股价多少,一个点就是10000×1%=100元。持仓金额越多,一个点的实际金额就越大;反过来,持仓金额少,一个点的金额也少。
举个实际操作中的例子,假设买入股价为10元的股票,买了1000股,总投资就是10000元。这时候股价涨一个点,股价变成10.1元,总市值变成10.1×1000=10100元,赚了100元,刚好是总投资金额的1%。如果股价是20元,同样买10000元,就是500股,涨一个点股价20.2元,总市值10100元,还是赚100元。所以你看,不管股价高低,只要总投资金额一样,一个点的盈亏金额就是固定的,都是总金额的1%。
不过这里有个新手容易踩的坑,就是忽略交易成本。我们算的一个点是股价波动带来的账面盈亏,但实际买卖时还要扣佣金、印花税这些费用。比如你买了10000元股票,涨一个点赚100元,但卖出时可能要交10元佣金和印花税,实际到手可能只有90元。所以真正的盈亏要把这些成本算进去,别光看表面的点。
知道怎么算一个点的金额后,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这个波动值不值得关注。有时候股价跌了一个点,可能只是正常回调;但有时候突然跌一个点,背后可能有利空消息。我以前就吃过亏,有次持仓的股票突然跌了两个点,当时觉得波动不大没在意,结果晚上才看到公司发了利空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损失扩大。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这种情况就避免了。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自选股的消息,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突发公告,都会第一时间推送到公众号,还能智能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某天股价波动超过一个点,我打开舆情宝就能看到原因,是业绩不及预期还是行业政策影响,心里就有数了。
现在每天打开希财网公众号,刷新一下免费额度,就能看到股票的舆情评分和动态报告,里面有技术面分析和消息汇总,不用花钱也能掌握基本情况。如果想深入看财务健康度或者机构评级,也可以试试它的AI财报和研报功能,财务评分高的公司,抗跌性通常更好,就算短期波动一两个点,长期拿着也放心。
说到底,算一个点的金额不难,难的是结合市场动态判断波动的意义。新手先把计算方法吃透,再借助工具跟踪消息面,操作起来会更从容。如果想试试,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可以用,低成本就能提升操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