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个老股民朋友发消息问我,奥司他韦是哪家上市公司生产的,说家里刚囤了两盒药,想看看有没有相关股票能关注。我没直接报公司名单,反而问他:你知道这些公司最近有没有扩产公告?机构研报里有没有提原材料成本的问题?用户讨论里有没有关于发货慢的抱怨?他回了个“愣住”的表情,说没注意——这其实是很多散户的通病:找概念股只看“谁沾边”,不看“沾边后的风险”。
其实想找奥司他韦的生产企业,第一步得查国家药监局的药品批文数据库,里面会列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名称;第二步把这些企业对应到上市公司——比如有的企业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有的是直接挂牌的;但最关键的是第三步:得看懂这些公司的“舆情动态”。我以前踩过坑,好几年前找某款热门感冒药的生产企业,直接买了名单里的股票,结果没几天公司发公告说“产能利用率不足”,股价跌了快10%,那时候才明白,光知道“谁生产”没用,得知道“生产后的情况”。
现在我看这类股票,都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它能监控自选股的全网舆情,从公告、研报到用户讨论都能覆盖,还能用大白话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前阵子看某家有奥司他韦产能的公司,舆情宝提示“公司刚发扩产公告,但分析师观点提到原材料成本上涨会挤压利润”,我就没急着买——后来这家公司季报出来,利润增速果然比预期低,股价也跟着跌了点。
对散户来说,最麻烦的不是找标的,是每天要翻几十条新闻、研报,还要分辨哪些是真利好哪些是“噱头”。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看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汇总,还有机构报告的分析,比自己瞎翻省太多时间。关键是它能帮你避开“假利好”——比如有的公司发“研发进展”公告,其实离量产还远,但舆情宝会直接说“短期对业绩没影响”,不用自己去啃晦涩的研报。
其实找奥司他韦生产上市公司的步骤很简单:查批文→对上市公司→查舆情。但很多人跳过了最后一步,结果买了“概念热但基本面差”的股票。要是你也想省点时间,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有免费的舆情、报告、评分可以看——反正我现在是离不开它了,每天平均花1块钱,能帮我避开不少坑,赚回来的比花的多得多。
回到朋友的问题,奥司他韦的生产上市公司有哪些?其实你自己按上面的步骤查一遍,比我直接告诉你答案更有用。投资从来不是“抄作业”,是“会看作业”——而会看作业的关键,就是能快速get到关键信息,避开那些藏在“概念”背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