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想试着买港股的时候,我跟很多人一样,翻了一堆攻略还是没搞清楚到底要什么条件——一会儿说要50万,一会儿说不用;一会儿要港澳通行证,一会儿又说只要身份证。后来自己跑了三家券商,踩了两个坑,才算把开通港股账户的条件摸明白。今天把这些经验掰碎了说,帮打算入港股的朋友少走点弯路。
首先是身份验证,大陆居民肯定要身份证,这个没跑。以前有些券商要港澳通行证或者护照,但现在大部分互联网券商都不用了——我去年用某券商APP开通的时候,只传了身份证正反面,连人脸识别都只要一次。但要注意,银行卡得是大陆的借记卡,信用卡不行,因为要绑卡入金。有些券商支持工农中建这些大银行,有些支持的银行少,开户前最好先查清楚自己的银行卡能不能用。
然后是资金门槛,这点最容易搞混。如果是走港股通(通过A股账户买港股),那必须满足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以上,这个是证监会的硬性要求,没商量。但如果是直接开香港券商的账户(比如港美股券商),很多都没有资金门槛——我开的那家,第一次入金1万港币就能激活账户,对新手很友好。不过要提醒一句,不管门槛高低,一定要选持牌的正规券商,比如香港证监会发的1号牌照(证券交易),别贪小便宜找没资质的,不然钱没了都没处说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知识测试。比如港股通,开通前得做风险测评问卷,题目都是关于港股交易规则的,比如T+0交易、没有涨跌幅限制、仙股风险这些,得及格才能开。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没认真看,错了两道题,后来重新看了券商给的《港股交易风险提示》才过。其实这也是保护自己,毕竟港股和A股规则差别挺大,提前搞清楚总没错。
开通账户只是第一步,真正难的是选标的。港股很多公司我不太熟,以前每天要翻港股通的公告、券商研报,还要看香港本地的新闻,累得要命还经常漏消息——比如某只股票出了减持公告,我隔了两天才看到,等反应过来股价已经跌了5个点。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说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舆情,不管是新闻、公告还是用户讨论,都能汇总过来,还能用AI解读是利好还是利空。我试了一个月,确实省了不少时间——比如某只港股出了业绩公告,我不用自己翻几十页研报,舆情宝直接用大白话告诉我业绩符合预期还是超预期,对股价影响有多大;要是有突发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比我自己刷新闻快多了。关键是每天就花1块钱,比我以前买研报的钱少多了,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研究其他标的,反而赚了更多。
最后想说,开通港股账户不难,但投资前得先把工具备齐。比如我现在不管炒A股还是港股,都会用舆情宝看每天的舆情评分和报告,评分能直观看到股票近期的舆情趋势,报告里有股价异动原因、业绩表现这些,结合起来看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如果想试试,可以搜希财网公众号或者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有免费额度看舆情、报告和评分,刚好能帮你入门。其实不管炒什么股,信息差都是赚钱的关键,用对工具才能快人一步,少踩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