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贷款合同里写的后息后本到底是啥意思,听着挺玄乎,其实拆开来看特别简单。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顺便说说这种还款方式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情况。
先从字面意思理解,后息后本其实就是到期还本付息的另一种说法。具体点说,就是你借了一笔钱,在整个贷款期限内,不用按月或者按季还本金,也不用提前还利息,等到贷款到期的那一天,再一次性把本金和所有的利息一起还给放贷机构。打个比方,你借10万元,年利率5%,借1年,那这1年里你不用还一分钱,到期当天还10万本金+5000元利息(10万×5%×1年),总共105000元就行。是不是比想象中简单?
不过别觉得不用提前还钱就随便选,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得搞明白,不然容易踩坑。首先是计算方式,利息怎么算?公式其实很基础:利息=本金×年利率×贷款年限(如果是月利率,就乘以贷款月数)。刚才那个例子里,10万本金、5%年利率、1年期限,利息就是100000×5%×1=5000元,没错吧?但要是借2年,利息就是100000×5%×2=10000元,期限越长,总利息越多,这点得心里有数。
再说说实际操作中怎么用。如果你去银行或者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在选择还款方式的时候,会看到后息后本这个选项(当然不是所有贷款都有,得看产品)。确定选这个方式后,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条款:本金多少、年利率(或者月利率,注意换算,月利率×12=年利率,别搞混)、贷款期限多久、到期还款日是哪天。这些信息都会写在合同里,有不清楚的当场问清楚,别稀里糊涂签字。
贷款下来后,你就可以用这笔钱了,平时不用惦记还款的事,直到快到期前,放贷机构一般会提前几天提醒你准备资金。到期当天,把本金和利息一起存到还款卡里,系统会自动扣款,或者你手动操作还款,只要在还款日24点前还上就行,别逾期。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选后息后本呢?我觉得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短期周转的,比如做生意的,进货需要一笔钱,预计3个月内能卖掉货收回资金,这种情况选后息后本,资金能全部用在生意上,不用提前分流资金还款,资金利用率高。另一类是有明确还款来源的,比如知道6个月后会有一笔工程款到账,或者理财产品到期,刚好能覆盖本金和利息,这种也适合,前期没压力,到期一次性搞定。
不过话说回来,后息后本也不是万能的,缺点得说清楚。最大的问题就是到期还款压力大,本金和利息加起来不是小数目,万一到期资金没到位,还不上就麻烦了,可能影响征信,还会有逾期罚息。另外,如果贷款期限比较长,比如3年、5年,后息后本的总利息会比等额本息、等额本金这些方式高,因为本金一直在生息,没有通过每月还款减少本金。所以长期贷款选后息后本,不太划算,短期还行。
这里可能有人会把后息后本和先息后本搞混,我得提醒一下。先息后本是每月还利息,到期还本金,比如借10万,年利率5%,借1年,每月还利息约416.67元(100000×5%÷12),到期还10万本金。而后息后本是每月啥都不用还,到期才还本金+利息。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利息是每月还还是到期一起还,这个千万别搞错了,签合同前一定看清楚还款计划。
最后说个注意事项,选后息后本的时候,一定要评估自己到期的还款能力,别盲目觉得前期轻松就选了,结果到期还不上。另外,不同机构对后息后本的要求可能不一样,有的只给优质客户开放,有的对贷款用途有限制,申请的时候多问一句,确认自己符合条件再办。
总之,后息后本就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前期压力小,适合短期周转和有明确还款来源的人,但到期压力大,长期贷款利息较高。搞懂这些,你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要不要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