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留言,问提前还贷时银行不让缩短贷款年限该怎么办。毕竟大家提前还款,很多都是想少付点利息,缩短年限确实能省不少,但银行要是不允许,确实挺让人头疼的。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为什么银行会不允许缩短年限呢?首先得说,这不是银行故意刁难。从银行角度看,房贷是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贷款年限越长,银行能收的利息越多。如果缩短年限,相当于提前结束了一部分利息收益,尤其是在当前利率环境下,银行对长期贷款的利润预期比较看重。另外,有些银行的系统可能不支持频繁调整年限,或者合同里本身就有约定,提前还款只能选择减少月供,不能缩短年限。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先别着急,先弄清楚银行的具体理由。
第一步,先仔细看看你的贷款合同。合同里关于提前还款的条款会写得比较清楚,比如是否允许调整年限、提前还款的次数限制、最低还款金额等。如果合同里明确写了提前还款仅可选择减少月供,不可缩短年限,那银行拒绝缩短年限就是按合同办事,这时候硬碰硬可能没用,得换思路。如果合同没明确写,或者写的是可协商调整,那你就有沟通的空间了。
第二步,主动和银行客户经理沟通。别直接找柜台,找当时给你办贷款的客户经理,或者负责贷后管理的专员,他们权限相对大一些。沟通时别上来就说为什么不让我缩短年限,可以先说明自己的情况,比如最近手里有笔闲钱,想提前还部分贷款,希望能通过缩短年限减少总利息,您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有时候银行不是完全不能通融,可能需要你满足一些条件,比如提前还款金额达到一定比例(比如剩余本金的20%以上),或者承诺未来不再提前还款等。当然,沟通结果可能因人而异,毕竟每个银行、每个网点的政策执行尺度不一样,多试几次或者换个沟通方式,说不定有转机。
如果沟通后还是不行,那就得考虑接受减少月供这个选项了。这时候要算笔账:缩短年限和减少月供,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缩短年限的好处是总利息少,但月供可能不变或略降;减少月供的话,月供压力小,但总利息比缩短年限多。比如你剩余贷款50万,年限20年,利率4.9%,提前还10万,如果缩短到15年,月供大概3272元,总利息约19万;如果保持20年,月供降到2994元,总利息约21.9万。利息差了2.9万,但月供少了278元。如果你当前月供压力不大,更想省利息,哪怕不能缩短年限,提前还款本身也能减少总利息(因为本金少了,后续利息计算基数小了);如果月供压力大,减少月供反而能缓解生活压力。所以得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选,别因为不能缩短年限就放弃提前还款,毕竟提前还了本金,利息肯定比不还好。
另外,还有个冷门办法——转按揭。如果当前银行确实完全不让调整年限,而你又非常在意年限问题,可以看看其他银行有没有转按揭业务,把贷款转到允许缩短年限的银行。但这里要注意成本:转按揭可能需要付违约金(原银行提前还款违约金)、评估费、手续费等,算下来如果省下的利息比这些成本多,才值得做。比如转按揭后能省5万利息,但各种费用加起来2万,那还是划算的;如果只能省1万,就没必要折腾了。所以转按揭前一定要算清楚成本账。
最后想提醒的是,提前还贷本身是为了优化财务,别因为银行不让缩短年限就焦虑。不管选哪种方式,核心是让自己的资金利用更合理。如果手里的闲钱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比如收益率低于房贷利率),哪怕只能减少月供,提前还款也是划算的;如果有更高收益的投资,也可以考虑不提前还,把钱用在更能生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