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和私信都炸了,好多朋友问2023年的房贷利率到底是什么情况。说实话,每次到了年底,问利率的人就特别多,毕竟买房是大事,谁都不想多花冤枉钱。今天我结合自己这几年帮人办贷款的经验,还有最近跟银行朋友、购房者聊天的一手信息,好好跟大家捋捋2023年最新的房贷利率,以及普通人怎么选才能更划算。
先说说大方向,2023年的房贷利率整体是往下走的。大家都知道,房贷利率的基准是“5年期以上LPR”,这个数据是每月20号公布的。我翻了下记录,2023年1月的时候,5年期以上LPR还是3.65%,到了6月份降了5个基点,变成3.6%,之后就一直维持到年底。别看只降了0.05%,按100万贷款30年算,月供能少30多块,总利息能省1万出头,积少成多也是钱啊。
但LPR只是基准,具体到每个人的利率,还得看银行的“加点”。这就有意思了,不同银行、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客户,最终拿到的利率可能差不少。我举几个例子,都是最近真实碰到的情况。
上海的一个客户,首套房,首付付了40%,在国企工作,征信干净得像张白纸。他跑了工行、建行、招行三家。工行给他的是LPR减25个基点,也就是3.6% - 0.25% = 3.35%;建行稍微低一点,3.3%;招行说能做到3.25%,但要求必须在他们行买一份理财。他后来选了建行,因为觉得四大行更稳,而且3.3%的利率也够低了。
另一个是杭州的朋友,在论坛上看到他分享的。他是二套房,之前有过一次房贷记录但已经还清了。去咨询的时候,银行说二套房利率得在LPR基础上加60个基点,也就是3.6% + 0.6% = 4.2%。他本来觉得有点高,后来跟银行经理磨了磨,说自己首付能加到50%,而且流水是月供的3倍,经理才松口,说可以特批加50个基点,最终利率4.1%。所以你看,资质好、首付高,还是有谈判空间的。
这里要提醒一句,不是所有银行都愿意“减基点”。有些地方的中小银行,因为资金成本高,首套房可能只能做到LPR减15个基点,也就是3.45%,比四大行差了不少。所以申请前一定要多跑几家,别嫌麻烦,我见过有人图省事只问了一家,结果比邻居多付了20万利息,悔得不行。
再说说影响利率的几个关键因素,这个大家一定要记牢。
第一个是“房屋套数”。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差很多。2023年大部分城市执行的是“首套房LPR减20-30个基点,二套房加60个基点起”。比如你在成都买首套房,利率可能3.3%-3.4%,但如果是二套房,基本就得4.2%以上了。
第二个是“个人征信”。这个太重要了,我见过最可惜的一个客户,其他条件都好,就是两年前有过一次信用卡逾期,虽然只晚了3天,金额才500块,但银行直接把他的利率从3.3%提到了3.5%。所以申请房贷前,一定要先自己查下征信报告,去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就能查,免费的。要是有小逾期,赶紧跟银行解释清楚,看看能不能开非恶意逾期证明。
第三个是“贷款年限”。有人觉得年限越长利率越高,其实不是的。2023年大部分银行的房贷利率,跟年限没关系,不管你贷20年还是30年,利率都一样。但年限长月供低,压力小;年限短总利息少。这个得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别盲目跟风选30年,也别硬撑选10年。
最后说几个申请时的“避坑”技巧,都是我这些年总结的干货。
第一,选银行别只看利率。有的银行利率低,但审批慢,放款要等3个月,万一房东催着过户,容易违约。建议优先选当地网点多、口碑好的,比如四大行或者股份制银行里的招行、兴业,流程相对规范。
第二,谈判时别不好意思“亮底牌”。你要是公务员、老师、医生这种“优质职业”,或者首付比例超过50%,直接告诉银行经理,他们为了拉优质客户,大概率会给更低的利率。我有个客户是三甲医院的医生,首付55%,最后在建行拿到了3.2%的利率,比当时的LPR低了40个基点,算是那年我见过最低的了。
第三,合同里的“重定价日”要盯紧。房贷利率分浮动和固定两种,现在大部分人选浮动利率,每年会根据最新LPR调整一次。调整的日子就是“重定价日”,有的银行是1月1日,有的是贷款发放日。建议选1月1日,因为LPR通常在年初调整的可能性大,能早点享受到降息红利。之前有个客户没注意,重定价日是7月1日,结果2023年6月LPR降了,他得等到第二年7月才能调整,白白多交了半年高利息。
其实说到底,2023年的房贷利率整体是友好的,比前几年低了不少。但具体能拿到多少,还是看你会不会选、会不会谈。买房是一辈子的事,多花几天时间研究利率,对比银行,真的能省不少钱。要是还有不清楚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都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