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理财
保险
股票
基金
贷款
信用卡
百科
问答
问答
视频
产品
贷款导航
选保险
舆情宝
笔记
顾问入驻
推荐
贷款
股票
基金
理财
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区别,一文读懂!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医保,是为了帮助人们在发生医疗意外或疾病时,能够报销一定治疗费用,减轻各种风险给家庭财产造成的损失,帮助人们渡过困难,是提升居民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常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都是医保,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01 两者个人交费金额与保障期限不同 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由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合并而来,今年一年交280元,明年一年交320元,沿海地区缴费金额更高,交一年保一年,可以认为是消费险。 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交费与当地缴费基数有关,在职人员一个月交缴费基数2%;灵活就业人员一个交5.6-11%之间,不同省市不同。比如缴费基数4000,在职人员一个月交80元,一年就是960元;灵活就业人员一个月交4000*9%=360元,一年就是4320元 职工医保在职人员女性交20年,男性交25年可以保终身;灵活就业人员女性交25年,男性交30年可以保终身。 02 两者门诊待遇不同 1、个人账户方面 城乡居民医保无个人账户 城镇职工医保有个人账户,在职人员交费2%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也就是进入医保卡中的钱,可以用来看门诊、去药店买药、去体检等,另外缴费档次较高的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保也有个人账户,但是有的地方没有。 2、门诊额度与报销 普通门诊。居民医保通常在社区或乡镇医院,一年门诊额度有50-80元,报销50%;在县级二级医院医生医院有大额门诊,比如一年门诊累计500以上部分,根据医院级别,报销50%、60%,封顶1500元(很多县市居民医保门诊只能在县域范围内社区或乡镇医院使用,到了县医院就没有普通门诊待遇,大额门诊不是每个市都有) 职工医保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比如北京市职工门诊起付线1800,封顶20000元,社区医院报销90%,其他级别医院报销70%,起付线1800可以用医保卡来报销,超过部分用门诊统筹额度。 03 两者住院待遇不同 居民医保,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起付线通常是300、800、1300或1500元;报销比例分别是80%、75%、70%。在三级医院,如省人民医院住院,扣除自付比例、自费药、起付线以后,最终实际报销比例30%-40%,花费1万,能报3000-4000左右。大病保险起付线2万左右,超过2万部分,分段计算。比如2-3万报50%;3-4万报60%等,低保户起付线减半,报销比例提升5% 职工医保: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起付线通常是300、600、900元左右;报销比例分别是95%、90%、88%,大病保险起付线1万 左右,报销比例94%左右;退休人员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更高。 04 两者特殊门诊待遇不同 在同一个省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特殊门诊病种保持一致,比如职工医保门诊特殊疾病病种是8类,那么居民医保门诊特殊门诊也是8类。 具体区别在于单病种报销额度不同,通常报销比例参照住院比例。 看个示例: 比如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90%,那么特殊门诊报销比例90%;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70%,那么单病种特殊门诊报销比例也是70%。 05 两者生育费用报销不同 城乡居民医保针对生育费用,要么给一次性生育补助,通常是当地平均生育费用50%,一两千块钱;要么参照疾病住院待遇,报销一定的生育费用,要是报销部分分娩费用相对更好。 职工医保在职人员有生育津贴、产检费用、分娩费用报销,参照住院待遇;灵活就业人元职工医保有的城市没有生育相关待遇,有的城市可以享有产检和住院费用报销,但是无生育津贴。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生育津贴是发给单位还是个人?工资3500生育津贴有多少?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不久前有网友问到,个人在怀孕以前每个月到手工资3500左右,现在坏了孩子在家,比较关心生育津贴每个月大概有多少钱? 那么生育津贴每个月能够拿到多少?具体是怎么发下来的? 01 工资3500生育津贴有多少? 生育津贴发放金额,是上年度单位月平均工资标准发放,不是根据个人工资金额发放,不过发放实际金额跟个人还是有关系。 具体来说: 假如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是4500元,个人工资3500元,那么恭喜你躺赢,生育津贴发放标准是4500元,个人还多拿1000元/月 假如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200元,个人工资3500元,那么生育津贴发放3200元/月,但是补300元/月,个人还是拿到3500元。 因此: 工资3500元生育津贴肯定是大于等于3500元。 这里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单位给员工交生育保险时,交费基数通常就是单位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个人工资3500元,里面包含除了加班费以外的奖金、津贴等等,并不是基本工资。 02 生育津贴是发给单位还是个人? 有的人说生育津贴是不是自己跑到人社局去申请?答案是不对的。 生育津贴其实不少个人去申请,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个人生产前产品,开始请产假,产假天数由人社局统一规定,产假期间是不发生育津贴的。 其次,个人分娩以后,身体恢复正常,产假天数期满开始来上班,找单位社保专管员,申请生育津贴。个人需要准备的资料包括生育津贴申领表(需加盖单位公章)、社会保障卡、生育证明、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夫妻双方身份证。 最后,单位提交审核,社保局审核通过以后,生育津贴打到公司账户,公司在扣除五险一金以后,剩余部分再由公司发到个人银行卡。 生育津贴,要求休完产假三个月内申请,逾期就不再受理,所以这个时间点要牢记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重疾险理赔,必须掌握的七个常识,记得收藏!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重疾险,也叫做重大疾病保险,通常是给付型,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可以赔付约定保额,日常缴费期限大多是10、20、30年,保障期限根据产品而定,既有定期也有终身,由于每年交费金额高,交费时间长,占用家庭预算比较大,投保人关注度很高。 重疾险的两个关键点:投保与理赔,本期话题讲下重疾险理赔的十个常识。 01 常识一 重疾理赔款是做什么的? 很多人想到重疾理赔款用于支付医药费?这是一种误解。 重疾险,也叫做收入损失险,是发生大病是用于补贴不能上班期间家庭开支的,比如生活费、子女教育、房贷车贷等,保证病人能够安心养病,防止因病致贫。 投保重疾险时,一定要搭配无免赔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无免赔医疗报销报销小病小意外治疗费用,百万医疗险应付严重疾病或意外治疗费用。 01 常识二 重疾险理赔三种标准 重疾疾病定义改革以后,各家公司28类高发重疾和3类轻度重疾疾病定义一模一样,也就是理赔门槛一模一样,其他疾病各家公司划分和理赔门槛有一定区别。 重疾理赔标准有三种: 1、确诊即赔。目前只有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早期癌症、白血病),凭借疾病病理分析报告(细胞切片报告)就可以确诊即赔。 2、施行约定手术。比如器官移植、开颅手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等 3、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比如脑中风后遗症、深度昏迷、多个肢体缺失、严重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比如,某个人发生脑溢血、脑梗塞能不能申请重疾理赔?答案是不可以,必须脑中风180天后,发生肢体肌力三级等后遗症才能申请理赔;如果是脑梗塞或脑溢血直接走了,那么重疾险带有身故责任的,可以赔保额,没有身故责任的赔保费或现金价值。 01 常识三 重疾险理赔审核需要多长时间? 重疾险由于是给付型,需要直接赔约定保额,理赔审核看两种情况: 1、重疾险投保时间超过2年 这种情况不属于短期出险,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书或出院记录未显示过往病史疑点,或者过去有医疗险等理赔,保险公司已经有过调查,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也未发现其他疑点。像平安、国寿等大公司针对这种情况,病人在住院三日内报案,目前在住院状态,保险公司启动重疾先赔程序,进行住院探视,当场审核,当天或三个工作日内理赔款到账。 2、重疾险承保时间未超过2年 这种情况属于短期出险,多家公司投保,投保保额比较高,不管疾病诊断书或出院记录是否有异常,保险公司都会启动调查。调查时间可能是几天、一周、一个月甚至三个月。但是保险公司通常30天内没有结案,会至少下个通知,进一步调查。 (保险产品投保有严格健康告知要求,理论上正常身体健康的人,投保后两年内就发生大病,在保险公司眼里默认的就是有带病投保骗保嫌疑) 一般是通过大数据、现场走访亲朋临近、调取曾经生活的地区的医院记录等或者委托一些专业保险代理公司进行调查。 01 常识四 重疾险多家投保能否多份理赔? 答案:可以 重疾险是给付型产品,理赔时不需要发票的,像疾病诊断书、出院记录、检查报告等,可以复印多份,由医院盖章,可以同时向不同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重疾险产品不同公司特色保障不同,价格不同。消费者可以利用多家公司投保的特性,实现1+1>2的效果。比如一年期重疾险买50万,终身重疾险买20万,累计保额70万,保费不高;也可以定期重疾险30万(保至70岁)+终身重疾险保额30万=60万。 这种组合既可以用较低保费买到更高保额,又可以利用各家公司的产品优点。 01 常识五 重疾险被拒赔如何处理? 重疾险本身是一本法律合同,理赔要有依据,拒赔要有客观理由,保险公司不会无缘无故的拒赔,个人买了重疾险被拒赔: 1、判断拒赔理由是否成立 保险公司最常见的重疾险拒赔理由无非三点:一是带病投保没有如实告知;二是所患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三是所患疾病达不到理赔要求。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说带病投保没告知拒赔,这种情况下只能先投诉协商,协商不成走诉讼渠道。这种情况下维权关键在于投保时保险业务员是否尽到提示义务,要是个人能够证明个人提供就诊报告如实告知,但是业务员认为不需要告知,结果导致拒赔,那么保险公司负有一定责任,维权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 如果是所患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就难以理赔,过去的重疾险保障疾病种类就几种或二三十类,完全可能发生严重癫痫、帕金森病等不在保障范围内,自然没得赔,这种情况下有机会请求全额退还所交保费。 如果是所患疾病达不到理赔标准,如果所患疾病与产品疾病定义要求相差甚远,那就没办法,如果疾病比较相近,只是施行手术方式等不同,那么有可能以保险公司未对用户尽到提示产品条款的理由,诉讼获胜。 01 常识六 重疾险怎么申请理赔?怎么走流程? 1、住院三日内报案,没有特殊情况下,一定要去当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就诊 2、可以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报案或者由保单服务人员报案,自己打电话报案,说明三件事,被保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或保单号、现在因为某某事故或疾病在哪个医院哪个科室就诊,想要申请重疾险理赔。 3、准备资料:与基本有关的诊断书、出院记录、化验或检查报告,都盖好章,另外准备好被保人身份证、银行卡。 01 常识七 轻度重疾、中度重疾、重大疾病理赔有何不同? 过去没有轻度重疾和中度重疾一说,都是只有重大疾病,从2007以后开始,不少公司开始陆续推出轻度重疾,2017年左右开始出现中度重疾。 轻度重疾:赔付20%-30%保额;一般是相对重大疾病而言,往往是疾病早期,比如原位癌、早期前列腺癌、乳头状甲状腺癌、早期白血病,轻微脑中风都是轻度重疾,对应的重大疾病就是恶性肿瘤、脑中风后遗症。 中度重疾:赔付50%,属于保险公司人为制造的一个分类,疾病都是从轻度重疾中划分过来,变相提高了部分轻疾赔付比例,比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有的公司放到轻疾,有的公司放到中度重疾。 轻、中疾也有疾病种类和定义要求,理赔时要符合定义才能赔,由于中度重疾各家公司划分完全不同,轻疾、中疾和重大疾病并不是一一对应,消费者幻想赔了轻疾,还能赔中疾,最后还能赔重疾,属于一厢情愿,概率较低。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给老人买养老保险怎么买?50岁老人社保养老和商业养老规划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老人上了年纪,比如五六十岁,开始考虑交养老保险,具体应该怎么买呢?社保养老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底选哪个?交什么档次?享有什么待遇? 1、社保养老 养老保险至少交15年才能退休,五十岁投保,只能考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原因在于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满15年不可以一次性补缴,50岁投保,最快65岁退休,而且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交费压力大,要是退休前身故会有一定损失。 选择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交费档次选择最高档,当地最高档次是3000元,就选择年交3000元;当地最高档次6000元,那就选择年交6000元,不要选择年交200、500元等档次,等下告诉你原因。 50岁,年交6000元,政府补贴500元(逐年交费有补贴,各地补贴标准不一样),交至60岁总共交10年,然后一次性补缴5年,补缴3万。 60岁时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每个市都不一样,内地省市基础养老金100-400元之间,假定是28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交费+政府补贴)×缴费年限÷计发月数139=(65000+30000)÷139=683元 那么60岁退休金就是: 280+683=963元/月,一年可以领取11556元,总共交9万,大概7年多就可以领回所交的钱。 居民养老保险之所以按最高档次交费,原因在于: 1、100%不会亏,万一不幸身故,个人交的钱和政府补贴,都进入个人账户,可以赔给受益人,不会损失掉; 2、按照最高档次,退休金一个月900多,在乡下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如果交费年限更长,退休金还要高一点。 3、另外居民养老保险身故有丧葬费,是基础保险金的若干倍,比如基数养老金280元,假如当地是13倍基础养老金,丧葬费就是280*13=3640元 4、连续多年基础养老金保持增长,每年增加几元或十几块钱。 二、商业养老保险 个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以后,有条件可以买个商业养老作为补充。 针对大龄人员投保商业养老保险,有养老年金、增额终身寿险和普通年金险可选。 普通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需要时间复利滚存,50岁以上投保,到了退休年龄刚回本,增值比较少。 50岁以上,可以选择养老年金保险,50岁开始,年交3万,交3年,总共交9万,到60岁时: 每年领取6660元,写入合同,相当于每个月555元 到了70岁时,总共领取73260元 到了80岁时,总共领取139860元 到了100岁时,总共领取273060元 商业年金险如果身故,已经领取金额+身故赔付金,不低于所交保费,也不存在亏损。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缴费基数4000退休多少钱?缴费基数4000是哪一档?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不久前有网友询问,个人按照缴费基数4000来交费,交了15年以后,究竟能够拿到多少退休金呢?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在岗工资变化每年有调整,日常交费压力不小,本期就算了试算一下缴费基数4000退休待遇。 一、缴费基数4000是哪一档? 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有下限和上限,上下限分别是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比如当地人社厅公布本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000元,那么马上就知道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6000元,缴费基数上限30000元。有的地方为了降低企业职工负担,额外规定实际机关事业单位最低基数按照60%,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照55%或比6000更低的基数来交,这种是个案。 缴费基数4000,按照当前各省交费基数情况来看,应该是沿海省份最低档。 按照最低档来算,那么可以反过来算出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000÷60%=6667元,那么可以算出当地社保缴费7个档次。 第一档,在职职工平均工资60%,缴费基数4000元 第二档,在职职工平均工资80%,缴费基数5333元 第三档,在职职工平均工资90%,缴费基数6000元 第四档,在职职工平均工资100%,缴费基数6667元 第五档,在职职工平均工资150%,缴费基数10000元 第六档,在职职工平均工资200%,缴费基数13333元 第七档,在职职工平均工资300%,缴费基数20000元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4000元,在职人员个人月交4000*8%=320元;灵活就业人员自费交养老保险月交4000*20%=800元 二、缴费基数4000退休多少钱? 举个例子,缴费基数4000元,缴费指数0.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667元,按着最低档次交,交15年,男性,60岁时退休待遇: 基础养老金:(6667+6667*缴费指数0.6)÷2*缴费年限15*1%=8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000*8%*12*缴费年限15/计发月数139=415元 那么可以算出来退休金大约是每月800+415=1215元 考虑到个人账户养老金有利息,且每年缴费基数小幅上涨,理论上实际退休金会比1215元要稍高一丢丢。 考虑到未来延迟退休,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意味着交的时间更长,退休金更高。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一文读懂重疾保险:储蓄型、消费型、返还型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在个人保障规划中,重疾险是最难让消费者去选择的,原因在于重疾险缴费金额高、交费期限长,占用预算高,投保时不得不慎重,另外不同产品交费金额、保障范围、产品特色各异,一般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难以做出决策。 本期话题:就帮助读懂产品,做出明智的选择。 1、怎么识别产品是储蓄型、消费型、返还型? 2、储蓄型、消费型、返还型核心卖点和缺点 3、不同类型重疾险一年交多少钱 4、日常重疾险选择小技巧 5、当前热门储蓄型、返还型、消费型各有哪些代表性产品 一、怎么识别产品是储蓄型、消费型、返还型 当前大陆重疾险就是三种类型,具体细节如下: 消费型重疾险:典型特点就是满期或末期现金价值变为0或变少,一年期到期不退钱,保至70岁的定期重疾险,到期平平安安不退钱,保终身的到了末期现金价值变少或为0. 比如:下面就是消费险重疾险现金价值变化: 储蓄型重疾险:通常都是保终身,现金价值是逐年增加,到了后面退保金会逐年增加。 看看储蓄型重疾险现金价值变化: 返还型重疾险:典型特点就是带有两全保险,两全保险就是生死两全,生可领钱死可赔钱,约定在某一年返还所交保费。定期返还型:两全保险和重疾保障期限相同,保费返还以后合同终止;终身返还型:重疾保终身,两全保险保定期,比如:两全保险保至80岁,附加重疾险保终身,意思就是80岁返还所交保费,返还以后保障继续有效。 日常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终身消费型和终身储蓄型区别,关键看后期现金价值变化 二、储蓄型、消费型、返还型核心卖点和缺点 日常居民投保人群最多的是定期消费型、终身消费险和储蓄型,其他类型有明显的指向性。 二、不同类型重疾险一年多少钱 虽然各家公司产品具体价格不同,大致了解价位: 一年期消费型:30岁投保,10年保额,一年130元左右,50万保额一年600多元,年龄越大价格越贵,0岁投保最便宜。 定期重疾险:30岁重疾保额30万,交30年保至70岁,身故赔现金价值,一年交2000元,身故赔保额,一年交2700左右 终身消费型:30岁重疾保额30万,交30年保终身,身故赔现金价值,一年交3500元,身故赔保额,一年交5000左右 终身储蓄型:0岁买30万保额,交20年,一年交两三千左右;30岁买30万保额,交30年,一年7000多,交20年保费八九千以上。 返还型重疾险:返还型重疾险价格跟返还年龄密切相关,返还时间越早价格越贵,如果返还时间选择80岁返还,那么价格跟储蓄型相近,如果选择60岁返还价格相对较高。 文字版对比不明显,别担心,还有表格版,对比更明显: 三、日常重疾险选择小技巧 重疾险选择哪种类型是一道相对的客观题,而不是随便可以选择的主观题。 比如,给0岁宝宝买保险,保费总预算2000-3000元,怎么选? 0岁宝宝,百万医疗险至少要1000元左右,意外险几十块钱,剩下的留来用于重疾险的预算也就1000多块钱。 这类家庭想要拿走重疾风险,重疾保额买足30万或50万保额,唯一的选择就是终身消费型或定期消费型重疾险,0岁买定期消费型重疾险,保额30万,保至70岁,交30年,一年八百多块钱,保终身1200左右。 日常具体选择时: 1、看预算情况。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保费,对于预算很紧张或者根本不想交保险的人,大多选择一年期产品,解决有无的问题。 2、看个人需求。很多学会计、炒股等人群压根保险比较抵触,或者只想投最少的钱,选择消费型,有的人想给子女存一笔钱或者自己投保以后,老了平平安安还能拿钱,考虑储蓄型或返还型。 3、选择最优搭配。每一款产品有都有优缺点,不同产品有不同卖点,难以尽善尽美,但是可以利用重疾险累计赔付的特点,可以有有完美搭配组合。比如终身储蓄重疾险保额20万+定期消费型重疾险保额30万,发生重疾赔50万,既有一定的储蓄性,保费更低,保额也比较高。 四、当前热门储蓄型、返还型、消费型各有哪些代表性产品 仅仅是认识下不同类型的保险,应该不是大家最终的目的,最后,肯定都是想要买到最有性价比的保险产品。 那么,这几类险种,各自都有哪些代表性产品呢?从目前市场上在售的产品来看,三类险种对应的产品如下: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带病投保:罹患病史怎么投保重疾险?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重疾险属于健康险,健康险的保障对象是人身体健康,自然和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也就是说,重疾险不是想买就能买的。重疾险有健康告知的要求,如果身体健康状况达不到要求,会被保险公司拒绝承保。 因为涉及到医学相关的知识,专业性比较强,如果没有医学知识储备,对涉及其中的很多专业性内容,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期话题:已经患病,怎么投保重疾险? 1、重疾险核保的常见结果 2、高发的20类疾病投保要求,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3、日常做好这几点有助于核保通过 一、重疾险核保的常见结果 不同的险种,核保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关于重疾险的核保结果,保险公司给出的核保结论,有以下几类: 当然,去投保重疾险,保险公司不会首先主动去调查被保险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保险公司做出上面的核保结论,都是建立在被保险人如实健康告知的基础上的,如果投保的时候,啥都不说,保险公司就会直接标准承保。 但如果被保险人隐瞒了健康状况,是会影响后续理赔的,因为调查健康状况的环节,放在了理赔阶段。如果查出来,投保前就已经有了检查、就医记录,保险公司是有权利拒绝理赔的。 这里就涉及到了保险中四大原则的“最大诚信原则”,被保险人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中的如实告知,那么保险公司有理由拒绝理赔,甚至连保费也可能不会退。 所以,不管业务员怎么说,投保重疾险,是一定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的,尤其是健康告知中问到的。 二、高发的20类疾病投保要求,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投保等 上面也说了,核保结论和健康告知的结果紧紧相关,那么,重疾险的健康告知都有哪些要求? 下面,是小编收集到的,市面上某款热销重疾险的健康告知,从健康检查到就诊记录,基本上都问到了: 现在,有很多互联网重疾险,为了方便承保,都推出了智能核保功能,可以直接得出核保的结论,前提也是要如实的回答问题。 依据某热销重疾险的智能核保,整理出了高发20类疾病的投保要求: 三、日常做好几点有助于核保通过 要想顺利承保,一定要记住这个大原则:问了就说,没问不说。因为内地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是有限告知,有限告知的意思是:投保时只需要如实回答保险公司所提出的问题即可,对于保险公司没有提问到的问题,可以不做回应。 在如实告知的基础上,做到以下这几点,通过核保更容易: 1、投保前不要去体检。很多人喜欢投保前去体检,本来没啥事的,结果体检报告一出来:脂肪肝!如果是买线下的产品,提交资料,再走人工审核,承保时间延长了,另外还有可能会加费承保。 2、看病就诊,措辞要严谨。捕风捉影的事情,不要瞎说。比如一个人最近失眠精神不好,吃什么都没胃口,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到医院看病,当着医生就说: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病历上,可能会出现:自述癌症可能?到时候,拿着这份病历去投保,有理也难以说清了。 3、医保卡不要随意借给别人使用。很多人喜欢把医保卡借给家里的老人,老人拿着卡去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药品,到时候自己的医保刷卡记录,都会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 4、尽量一次性提供完整的就诊资料。多次就诊记录的,出院小结一定要有;有检查异常,后续又做了确诊检查的,最后确诊的资料一定要有。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区别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方式之一,保险市场也是紧随时代发展,抓紧研发互联网产品,和线下重疾险分一杯羹。 互联网保险其实也不算是新鲜事物,只是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很多人对保险本身就不信任,何况还是互联网保险,加上少数经纪人的误导,导致对互联网保险有误解。 对于两种类型的保险,单单从名字上区分,很难认识到其核心的差别。 本期话题: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有什么区别? 1、什么是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 2、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各自的优缺点 3、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各自的代表产品 4、互联网重疾险和线下重疾险核心卖点 5、互联网和线下重疾险适合人群建议 一、什么是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 顾名思义,互联网保险就是在网上销售的保险产品,包含目前市场上有售的所有类型的产品,在网上都可以买到。一般是在第三方经纪销售平台购买,或者在保险公司的官方商城买,全程自助操作,没有人讲解和引导。因为目前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形成集约化程度比较高的销售平台,产品销售比较分散。新兴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比较多,保险公司的知名度可能不会很高。 线下重疾险,就是大多数人认知范围内的,由代理人销售的重疾险,这类产品一般都出自体量比较大的保险公司,比如老七家保险公司,国寿、平安、泰康等等。代理人在保险公司开工号,投保人通过代理人的工号录单购入,代理人以此来提成,往往成交保单保费越高,代理人的提成收入就越高。这也导致了,很多代理人更喜欢推销交费更高的返还型重疾险、年金险等产品,在产品推荐中,会存在一定的销售误导。 二、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各自的优缺点 说到两者的区别,如果仅仅是从购买方式上看,以为和线上线下购买其他商品一样,那就错了。 互联网销售的重疾险和线下销售的重疾险,有点像门店专供和电销专供,最核心的保障也会不同,并且各自具备明显的优缺点: 互联网重疾险: 线下重疾险: 并不能说是互联网或者线下重疾险那个更好,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都有不足之处。产品没有绝对好坏,关键要看适不适合。 三、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各自的代表产品 说了两种产品这么多的区别,下面,各自找一款产品作为代表,具体看下: 四、互联网重疾险和线下重疾险核心卖点 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作为两种渠道的产品,在本身的保障内容上,各自的卖点就不同,具体是: 互联网保险: 1、保费低,容易最低保费买到最高保额。这算是互联网保险和线下重疾险竞争,最大的优势之一,毕竟重疾险保额很重要,往往是保额越高,保费越高。 2、险种可选责任丰富、保障期限灵活。除了保终身选项,互联网重疾险一般都有保定期到70岁、80岁等选择。 3、加量赔付高、癌症普遍可多次赔付。附加的可选责任,发生癌症赔付后,一般间隔3年,癌症新发、复发、转移和持续,再赔一次100%保额。 线下重疾险: 1、重疾和医疗险组合比较好。线下的重疾险,和0免赔额的小额医疗险、1万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搭配组合投保,医疗险可以报销相关的医药费,重疾险的保额赔付支付生活费用。 2、售后服务便捷。线下的重疾险,一般都是成立时间较早的老牌保险公司的,在网点的布局上,更加全面成熟,基本覆盖全国各省份,售后可以直接柜台办理,对于上了年纪不怎么懂智能操作的人群来说,更加便捷。 3、轻重疾病定义整体上比较宽松,隐形分组少,轻疾多次赔付概率高。轻症相对于重症疾病而言,疾病严重程度更低,线下重疾险在这块,疾病定义会有所放松,不少产品没有出现多项疾病赔一项的隐形分组情况。 五、互联网和线下重疾险适合人群建议 那么,两种类型的重疾险,分别都适合什么样的人群购买呢? 互联网重疾险,因为保障内容比较丰富,且有很强的灵活性,加上交费比较便宜,一般人群都可投保,覆盖的人群范围更广。 线下重疾险,交费更贵些,其实还是比较考验持续交费能力的,如果经济不是很宽裕,一家人都配置齐且买足保额,几万的保费是要的,从这点出发,更适合中高收入家庭。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养老保险断交有什么影响?答案:有六大影响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般在职人员由个人和单位一起交,也有的人以灵活就业身份自己缴纳,日常因为离职或者疏忽,造成养老保险断交,那么养老保险断交有什么影响呢? 1、影响退休待遇。这是最直接的影响,原本交24年,断交3年,退休累计年限21年,退休金至少少两三百块钱。 2、可能要延迟退休。养老保险断交以后,之前的缴费年限还可以累积,但是断交的年份是不允许补缴的,原本交了12年,断交3年,到退休年龄还有三年没交,需要继续缴费,原本60岁退休,现在不得不等到63岁退休。 3、缴费金额增加。每年在岗平均工资都在增加,缴费基数也是每年增加,漏交三年的缴费基数可能是3600/3800/4200元,现在要继续缴费,未来三年缴费基数4200/4400/4600元,要多交不少钱。 4、影响基本养老金增长。每年退休基本养老金增长有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高龄倾斜,其中挂钩调整有与基本养老金挂钩、与缴费年限挂钩。少交三年,每年基本养老金增长每月少几块钱,一年几十元。 5、影响身故抚恤金。目前企业人员身故抚恤金跟个人缴费年限直接相关, 缴费不足5年,发放3个月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缴费5-10年,发放6个月;缴费年限10-15年,发放9个月,缴费15年以上的,多交一年多发放一个月。城镇居民人员可支配收入一个月至少三四千以上,少交一年抚恤金少三四千元。 6、影响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对于4050人员、重度残疾人、低保户、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等人员来说,要是中断养老金缴费,就无法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社保补贴是先缴费后补贴。社保补贴一个月四五百,补贴三年就是一两万元。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没有特殊情况最好还是不要中断。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买养老保险的最佳年龄:社保养老和商业养老哪年投保划算?
希财保
保险顾问
保险产品评测
保险产品对比
每个人都会变老,老了工作需要花钱,因此养老保险可谓是刚需,那么买养老的最佳年龄是多少?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投保相对更有利呢? 养老保险由社保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社保养老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商业养老有:商业养老年金保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组成。 个人在参保社保养老基础上,可以参加商业养老作为补充。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佳投保年龄是18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个人成年开始就可以考虑开始买,选择年交3000元档次,这是不少省份最高档次,选择高档退休金才能真正解决养老问题,最低档次一般年交300元起。 选择18岁缴费的原因: 1、缴费期限越长,退休金越高,18岁参保,到60岁,可以交42年,利益最大化 2、居民养老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身故可以退,交的钱不会损失。 3、逐年缴费享有政府补贴,年交3000元,政府补贴200元,42年可以补贴8400元 4、交得早个人账户养老金利息也会相对更多,没必要等到60岁补缴。 待遇试算: 个人选择年交3000元,政府补贴200元,退休那年当地基础养老金500元,个人缴费42年,60岁退休每月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000+200)×42÷计发月数139=500+967=1467元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在职人员:18岁参加工作起 在职人员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只需要交8%,单位交16%,缴费压力小,参加工作越早越好,这样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更高。 灵活就业人员:女性42岁,男性47岁(预防延迟2年退休)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法定退休年龄女性55岁,男性60岁,目前已经开始实行延迟退休,而且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会上涨,未来绝对不是缴满15年就可以退休。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目前领回所交的钱需要14-15年,个人缴费比例20%,只有8%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前身故或刚退休不久身故,退的钱低于交的钱,一般交15年最低年限就可以。 职工养老待遇: 个人选择缴费基数4200元,交15年,当地在岗平均工资7000元,缴费指数0.6,60岁退休: 基础养老金:(7000+7000×0.6)÷2×缴费年限15×1%=84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200×8%×12×15年÷139=435元 按照当前情况15年后退休金:840+435=1275元 三、年金险:最佳年龄0岁,最迟不超过48岁 年金险,由主险年金险+附加万能账户组成,核心在于附加万能账户复利计息,滚存时间越长,复利效应越明显。 假如个人60岁想要领取,最迟不能迟于48岁投保。 48岁投保,60岁退休,可以复利增值12年,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如果49岁开始投保,那么不如银行存款。 持有时间12年,是银行存款和年金险收益的分水岭。 年金险预期收益演示: 目前很多公司实际利率连续多年达到4.9%或5%,按照4.5%的预期利率,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是比较可靠的预期利率。 0岁,年交5万,交3年,总共交15年,按照4.5%万能账户利率,到了60岁账户价值达到1740352元,折算单利每年17.67%每年只领取增值部分1740352×4.5%=78315元 60岁每年领取78315元,相当于每月6526元,账户里面174万本金不动,只领取每年增值部分。 四、增额终身寿险:最佳投保年龄0岁,最迟不超过36岁 增额终身寿险每年现金价值按照固定年复利增值,不是预期收益,是固定收益,投保时可以准确算出未来拿到多少钱。 收益特点,第21-24年翻一番,0岁投保最有利,最迟36岁,到60岁领取,刚好24年,比如36岁年交3万,交3年,总共9万,到60岁刚好达到18万。 同样以0岁,年交5万,交3年,以某增额寿险产品示例:年复利3.8%,60年单利每年11% 五、商业养老年金保险:最佳年龄49岁 48岁以前买年金险附加万能账户更合适,超过48岁,可以投保养老年金保险,49岁开始投保,交3年,60岁开始每月固定领取养老金,领取金额是固定的,领终身,写入合同。 以某产品为例,49岁,年交3万,年交3万,总共交9万 选择55岁开始领取,每年领取5760元,相当于每月480元 选择60岁开始领取,每年领取7668元,相当于每月639元 关于买养老保险的最佳年龄就写到这里,个人选好社保养老以后,根据个人年龄情况,选择商业养老作为补充。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
520
521
522
523
524
>
跳至
页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