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购房者的留言,问得最多的就是:现在办房贷,是不是只能选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早就不能选了吧?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忍不住想多说几句——这真的是个误会!固定利率从来没有从房贷选项里消失过,只是这几年大家讨论LPR浮动利率比较多,才让部分人产生了固定利率不存在了的错觉。作为在贷款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人,今天我就把这件事说清楚,帮大家搞明白房贷到底能不能选固定利率,以及该怎么选。
先直接给答案:房贷完全可以选固定利率。不管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只要你向银行申请,固定利率都是合规的可选方案。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我去银行咨询时,客户经理总推荐浮动利率呢?这就得从2019年的LPR改革说起了。当年央行要求新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LPR为定价基准,可选择LPR+加点的浮动利率,或直接约定固定利率。改革后,LPR进入了下行周期,从2019年10月的4.85%降到现在的3.45%(2025年8月数据),浮动利率的降息红利让很多购房者尝到了甜头,银行自然也更愿意引导客户选择浮动利率。但这绝不代表固定利率被取消了,只是讨论度低了而已。
那固定利率到底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你和银行签贷款合同时,约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数值,比如4.2%,在整个贷款期限内(不管是20年还是30年),月供中的利息部分都按这个4.2%计算,不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举个例子:贷款100万,期限30年,固定利率4.2%,等额本息月供约4890元,未来30年不管LPR涨到5%还是降到3%,这个月供都不会变。而浮动利率呢?会跟着LPR调整,比如签合同时是LPR+55个基点(假设当时LPR是3.85%,那实际利率就是4.4%),如果1年后LPR涨到4.05%,你的利率就变成4.6%,月供会增加;反之LPR降了,月供也会减少。
既然能选,那什么情况下适合选固定利率?这得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判断。如果你是这几类人,固定利率可能更适合你:一是对未来利率走势没把握,总担心现在LPR低,万一过几年突然涨上去,月供压力太大。毕竟利率周期是有规律的,过去20年国内房贷利率最高到过7%以上,谁也不敢保证未来不会再出现利率上行周期。二是收入比较固定,比如公务员、教师、国企员工,每月工资基本稳定,不想让月供忽高忽低影响家庭预算。固定利率能给你一个确定性,不用每月盯着LPR数据紧张。三是打算长期持有房产,贷款期限超过20年。时间越长,利率波动的可能性越大,固定利率相当于提前锁定成本,避免后期利率大幅上涨带来的还款压力。
当然,固定利率也有缺点,最明显的就是灵活性差。一旦签了固定利率合同,在整个贷款期限内不能中途改成浮动利率(个别银行允许提前还款后重新协商,但这种情况很少见)。而且固定利率的初始利率通常会比同期浮动利率略高,因为银行要承担未来利率下行的风险。比如现在某银行的浮动利率是LPR+30个基点(LPR3.45%,实际利率3.75%),固定利率可能就要4.0%左右,你得算清楚:如果未来LPR长期下行,固定利率前期多付的利息,能不能通过后期的利率稳定补回来。
那办理固定利率的流程复杂吗?其实和选浮动利率一样简单。你去银行提交房贷申请时,直接告诉客户经理我想选固定利率,他们就会给你提供固定利率的方案,包括具体的利率数值、期限要求(部分银行对固定利率的最短期限有要求,比如不低于5年)。你需要做的就是对比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实际成本,比如同样贷款100万30年,固定利率4.0%的总利息约76万,浮动利率(按当前LPR3.45%+30基点=3.75%)总利息约69万,但如果未来LPR涨了,浮动利率的总利息可能超过76万。算清楚这些,再签字确认就行。
最后提醒一句:选利率不是跟风,得理性判断。别因为别人说浮动利率能降息就盲目选,也别因为怕麻烦就随便签。作为过来人,我见过太多购房者因为没搞清楚利率类型,后期后悔的。如果你实在拿不准,不妨把自己的收入情况、贷款期限、对利率的预期都列出来,找银行客户经理要一份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月供对比表,算清楚不同利率走势下的成本差异,再做决定。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毕竟房贷一还就是二三十年,谨慎点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