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股民的留言,问为什么我买不了ST股?明明账户里有钱,下单就提示‘未开通权限’。说实话,刚入市那几年我也遇到过这情况,当时以为是系统故障,后来才知道,ST股交易真不是想开就能开,这里面既有交易所的规则限制,也藏着不少散户容易踩的坑。今天就用我的经验聊聊这事儿,顺便说说普通人碰ST股前必须搞清楚的几件事。
先得明白,ST股不是普通股票。它是特别处理的简称——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或者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交易所就会给它戴个ST的帽子,直白点说,就是告诉大家这公司可能有风险,买的时候悠着点。正因为风险高,交易所才设了交易门槛,不是不让你买,是怕你没准备好就往里冲。
那到底为什么买不了?最常见的原因是没开通ST股交易权限。A股对风险较高的品种都有限制,比如科创板、北交所,ST股也一样。想交易ST股,得先在券商APP里签《风险警示股票交易风险揭示书》,还得满足申请权限前20个交易日,账户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的条件——注意,是日均资产,不是一次性存50万进去就行。之前有个朋友为了买某只ST股,临时转了50万进账户,结果第二天还是买不了,就是因为没满足日均要求。
另外,就算开通了权限,有时候还是买不了,可能是风险测评等级不够。券商的风险测评问卷里,如果你选的是保守型或谨慎型,系统会直接限制你买ST股。这时候得重新做测评,选积极型或激进型才能解锁。不过提醒一句,测评是为了匹配风险承受能力,别为了买ST股瞎填,真亏了哭都来不及。
说到风险,这才是散户碰ST股最该重视的。ST股的波动比普通股票大得多,一天能跌5%(主板ST股),要是被*ST(退市风险警示),甚至可能一天跌10%。更要命的是退市风险——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都可能被终止上市,到时候股票变废纸,本金都得亏光。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有散户重仓某*ST股赌重组,结果公司突然公告退市整理期,连续十五个跌停,账户直接腰斩。
那怎么判断一只ST股值不值得碰?光看股价低没用,得扒开表面看有没有雷。比如有没有大额商誉减值(很多ST股之前盲目并购,商誉占比高,年报一出就爆雷),有没有监管处罚(比如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股东有没有疯狂减持……这些信息散落在公告、研报、股吧里,散户自己找起来费时又费力。
之前有个老股民朋友专做ST股的摘帽预期,他跟我说,现在分析ST股比以前轻松多了,因为用了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功能。这工具是专门给散户设计的,能实时抓取全网信息,把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股东减持这些风险点直接标红,汇总到个股的舆情报告里。比如某只ST股上周刚被证监会问询,舆情宝当天就在风险提示里更新了监管处罚风险,还附上了问询函的核心问题,省得他熬夜翻交易所公告。
更实用的是它的舆情评分功能。每只股票都有个0-100分的评分,ST股要是评分低于15分(严重负面),基本就能直接排除了——说明市场对它的预期已经差到极点,就算有反弹也大概率是诱多。我那朋友现在选ST股,第一步就是看舆情评分曲线,连续一周评分上涨的,他才会进一步分析摘帽概率。
当然,工具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自己得有风险意识。如果你实在想试试ST股,建议先从小仓位开始,并且做好买了就可能退市的心理准备。对了,现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舆情报告和风险预警,先试试能不能帮你避开那些明晃晃的坑。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权益可以去小程序里看,投入成本不高,总比踩雷亏几万强。
最后再啰嗦一句:ST股不是捡钱的地方,是博弈的战场。普通散户要是连基本的财报都看不懂,劝你别碰。真想参与,先把权限开通条件、风险点搞清楚,再用工具辅助筛查——毕竟,保住本金,比什么都重要。想每天收到ST股的风险预警提醒,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突发利空会第一时间推送到手机上,不用整天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