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接触缠论的时候,我真觉得这玩意儿不是给普通人看的。什么中枢级别背驰,光术语就够记半天,更别说那些K线图上画得密密麻麻的线段了。当时对着书啃了一个月,实盘操作还是频频踩坑,不是买在高点就是卖飞牛股。后来慢慢发现,其实缠论没那么玄乎,把核心逻辑捋清楚,散户也能上手。
先别急着记公式,缠论的本质就是研究股价波动的规律。股价的波动不是乱跳的,有自己的节奏。第一个要搞懂的是级别,比如你看日线图是大级别,30分钟图是小级别,大级别决定方向,小级别找买卖点。我自己的经验是,刚开始别贪多,先盯1个级别,比如日线,等熟练了再叠加30分钟图看细节。很多人一开始就想同时分析5个级别,结果越看越乱,反而把主线搞丢了。
然后是中枢,简单说就是股价在一个区间内反复震荡,比如涨上去又跌回来,形成一个横盘区域。中枢是判断趋势的关键,上涨趋势里,中枢会不断上移;下跌趋势则相反。刚开始不用非得画得跟教科书一样标准,打开交易软件,把K线图缩小,看那些明显的横盘区间,就是中枢了。比如某只股票连续两周在10-12元之间来回波动,这就是一个中枢,突破这个区间,趋势可能就变了。
最后是买卖点,缠论里的一买、二买、三买,本质上都是中枢前后的背驰信号。比如下跌趋势中,股价创新低,但MACD指标没创新低,这就是背驰,可能出现一买。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光看技术指标容易被骗线,我之前就吃过亏——明明出现二买信号,结果第二天公司突发利空,股价直接跌停,技术图形全毁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其实问题就出在只看技术面,忽略了消息面的影响。股价走势不仅由资金和技术决定,突发消息、行业政策、公司业绩这些舆情因素,有时候比技术指标影响更大。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就是我们团队做的希财舆情宝——不是打广告,是真的解决了我的问题。它有个AI舆情功能,能实时抓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分析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给股票打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我看中一只股票,日线图出现三买信号,这时候打开舆情宝,看看它的舆情评分是多少,如果评分在80分以上(强烈正面),说明近期消息面没问题,那这个买点可靠性就高;如果评分低于40分(负面),就算技术信号再好,我也会多留个心眼。
现在这个功能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你不用花钱,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体验。每天刷新的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舆情评分,足够帮你判断消息面风险了。我现在看缠论信号前,必看一眼舆情评分曲线,它能直观展示这只股票最近的舆情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心里有数了再下手,比瞎蒙强多了。
当然,缠论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线段划分、中枢延伸这些,需要慢慢练。但核心逻辑搞懂了,就像走路找到了方向,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如果想试试舆情宝,直接微信搜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够用,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每日舆情报告推送,不用老盯盘也能掌握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