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科创板问询到上市委会议多久?流程和影响因素解析

资深闫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闫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个朋友准备参与科创板打新,跑来问我:一家公司从科创板问询到上市委会议,到底要多久啊?我好提前准备。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之前也被问过几次,很多投资者只知道科创板上市快,但具体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并不清楚。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平时研究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科创板问询到上市委会议多久?流程和影响因素解析

要弄清楚问询到上市委会议的时间,得先知道科创板IPO的基本流程。企业提交申请后,交易所先受理,然后就进入最关键的问询阶段。这个阶段可不是简单问几个问题,交易所会围绕企业的财务数据、业务模式、合规性、技术先进性这些核心点,提出详细的问询函,有时候问题能多达上百个。比如我见过有的问询函光财务问题就占了三分之一,从收入确认到研发费用资本化,问得特别细。

发行人收到问询函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回复,一般是3个月内,但如果需要补充材料,可以申请延期。我见过最快的,一个月就回复了首轮问询;也见过比较复杂的企业,光补充审计报告就花了两个月,回复自然就慢了。而且,这还可能不是一轮就结束,要是交易所觉得回复没说清楚,会有第二轮、第三轮问询,直到问题都解决。我之前关注过一个案例,企业首轮回复后,交易所觉得某块业务的市场空间解释不够,又发了第二轮问询,来回折腾了快两个月。

所以从问询到上市委会议,到底多久?真没有固定答案。我之前统计过一些案例(当然不能提具体公司哈),从交易所受理到上市委会议召开,平均下来大概4到6个月。这里面,问询阶段占了大头,可能3到5个月,剩下的时间才是安排上市委会议。如果企业回复效率高,比如一轮问询就搞定,那整个周期可能4个月内就能到上市委会议;要是来回三轮问询,加上补充材料,半年以上也很常见。

具体时间长短,主要看这几个方面:首先是问询轮次,大部分企业经历1到2轮问询,少数复杂的会有3轮,每多一轮,时间至少增加1个月。其次是回复质量,要是回复内容不充分,交易所让补充,来回折腾几次,时间就拉长了。还有企业自身情况,比如业务是不是特别新,像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领域,技术原理复杂,需要解释的东西多,自然慢一点。最后,监管节奏也会有影响,比如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审核可能会更谨慎,节奏相对放缓。

作为投资者,除了知道时间,更要关注问询函里的潜台词。交易所问的问题,往往是风险点所在。比如反复问某块业务的收入真实性,或者研发费用的合理性,这些都可能影响企业后续的上市和估值。我之前就吃过亏,没仔细看一家公司的问询回复,后来上市后业绩变脸,才发现当时交易所已经提示过相关风险——当时回复里提到某客户收入占比过高,存在依赖风险,我没当回事,结果后来那个客户终止合作,公司股价直接跌了30%。

后来我学乖了,不会再自己埋头翻公告了——几百页的问询函和回复,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啃?现在我都是用希财舆情宝来跟踪。它有个功能挺实用的,会实时抓取上市公司的公告,包括IPO阶段的问询函、回复函,然后用AI提炼核心要点,比如交易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发行人是怎么解释的,直接生成结构化的报告。我每天花几分钟看一下,就能知道这家企业的审核到哪一步了,风险点在哪里,比自己看公告效率高多了。

说实话,普通投资者跟踪IPO进程,最大的痛点就是信息分散、解读难。交易所公告太多,看完一篇头都大了。但舆情宝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用大白话讲清楚,而且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你想啊,花几分钟时间,就能搞懂之前要花几小时研究的内容,投入产出比还是挺高的。

对了,除了IPO进程,舆情宝还能看舆情评分。比如有的企业在上市委会议前,市场舆情评分突然下降,可能是有机构提前知道潜在风险,这时候打新就要更谨慎。这些信息不用自己猜,直接看评分曲线就能直观了解。

如果你们也想轻松跟踪科创板企业的上市动态,或者了解更多IPO背后的风险和机会,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最新的市场解读;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额度,试试就知道有多方便。

总的来说,科创板问询到上市委会议的时间没有标准答案,但了解背后的流程和影响因素,再借助合适的工具跟踪,就能帮我们更好地把握投资节奏。记住,投资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花点时间搞清楚这些细节,才能少踩坑。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