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很多朋友问我,股票缠论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真像传说中那么难?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缠论的时候,光那些中枢级别笔线段的概念就让我晕头转向,更别说什么走势终完美了。后来花了大半年时间啃原著、画走势图,才算摸到点门道。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缠论的核心逻辑,以及散户怎么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上手。
一、缠论到底是什么?
缠论全称缠中说禅股票理论,是十几年前一位化名缠中说禅的博主(后来证实是原亿安科技操盘手李彪)提出的。它的核心就四个字:走势终完美。意思是,任何股票的价格走势,无论上涨、下跌还是震荡,最终都会结束并转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分析中枢级别这些工具,判断当前走势处于什么阶段,未来可能往哪个方向走,从而找到买卖点。
二、搞懂这3个核心概念,才算入门
# 1. 中枢:走势的红绿灯
中枢是缠论最核心的概念,简单说就是价格反复震荡的区域。比如一只股票在10-12元之间来回波动,这个区间就是一个中枢。
- 如果股价突破中枢上沿(比如涨到13元),可能进入上涨趋势;
- 如果跌破中枢下沿(比如跌到9元),可能进入下跌趋势;
- 一直在中枢内晃悠,就是震荡走势。
我以前总凭感觉猜趋势,后来用中枢分析才发现:很多时候股价突破其实是假的,只要没离开中枢,震荡还会继续。这一步判断错了,后面的买卖点全白搭。
# 2. 级别:不同周期的放大镜
缠论里的级别,就是我们看盘时的时间周期。比如日线、30分钟线、5分钟线,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走势画面。
举个例子:日线图上可能是上涨趋势(大级别),但30分钟图上可能正在下跌回调(小级别)。这时候如果你只看日线追涨,很可能买在小级别的高点。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想着抓住大级别趋势,结果忽略了小级别回调的风险,好几次利润回吐就是因为没做多级别联立分析。
# 3. 买卖点:缠论的核心武器
缠论的买卖点是根据走势终完美推导出来的,分一买、二买、三买和对应的卖点,这里只说买点(卖点反过来就行):
- 一买:下跌趋势结束的第一个买点(比如股价创新低,但MACD不创新低,形成背离,同时跌破中枢下沿后开始反弹)。风险高但成本低,适合左侧布局。
- 二买:上涨趋势确立后的回调买点(比如一买后股价反弹形成新中枢,回调不跌破一买低点,再次上涨前的机会)。性价比最高,我现在实战中用得最多。
- 三买:股价突破中枢后的回抽买点(比如突破中枢上沿后,小幅回调但不跌回中枢内,再次启动的机会)。确定性强,但成本可能较高。
说实话,光记住定义没用。我以前对着走势图画买卖点,看着都对,一到实盘就慌——因为实际走势里,中枢经常扩展延伸,判断起来特别复杂。
三、散户学缠论的3个坑,我踩过你别踩
1. 太执着完美图形:缠论里的案例都是标准走势,但实际市场里,股价经常走得不标准(比如中枢延伸9段变成更大级别中枢)。我早期总想着找到教科书式的二买,结果错过很多机会。
2. 忽略消息面和情绪:缠论本质是技术分析,但股价走势从来不是纯技术说了算。比如你刚判断出二买,结果公司突发利空(业绩暴雷、监管处罚),技术图形直接失效。
3. 没时间盯盘和复盘:缠论需要跟踪多个级别走势,每天画线段、找中枢、判断买卖点,至少要花2-3小时复盘。对上班族来说,根本没这个精力。
四、不用死磕理论,用工具辅助更高效
后来我发现,散户没必要把自己逼成缠论专家,借助工具解决技术面+消息面的判断难题,反而更务实。比如我现在常用的希财舆情宝,里面有两个功能对缠论实操特别有用:
# 1. AI趋势评级:帮你确认走势方向
缠论判断趋势,需要看中枢和级别,但手动分析太耗时间。舆情宝的AI趋势功能会直接给出股票的趋势评级(上涨、震荡、下跌),还会分析MACD、KDJ等技术指标是否背离。
比如我用缠论判断某只股票可能出现二买,但舆情宝趋势评级显示震荡,并且提示MACD在30分钟线顶背离,这时候我就会等回调结束再动手,避免提前入场被套。
# 2. 舆情评分:让你看清市场情绪
技术面没问题,但市场不认可怎么办?舆情宝的舆情评分(0-100分)能解决这个问题。它通过AI分析全网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生成评分和标签(比如正面强烈正面)。
比如一只股票技术面出现三买,但舆情评分只有40分(负面),说明市场对它的预期差,这时候介入很可能买在技术面,套在情绪面。我现在的习惯是:缠论买点+舆情评分60分以上(正面),才会考虑入场,胜率至少提高了30%。
五、免费体验,低成本试错
其实不管是学缠论还是用工具,核心都是提高胜率,降低风险。对散户来说,没必要花几千块买课程,也不用天天熬夜复盘。
大家可以直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趋势分析额度(比如查看舆情评分、趋势评级),不用花钱就能体验。就算后续想解锁更多功能(比如财务评分、估值分析),开通会员的成本也很低——毕竟少踩一个技术面陷阱,省下的钱就远超这点投入了。
如果觉得有用,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市场热点解读和工具使用技巧,不用盯盘也能跟上节奏。
最后说句心里话
缠论确实是一套强大的分析体系,但对散户来说,实用比完美更重要。与其困在找中枢、画线段的细节里,不如用工具辅助判断趋势和情绪,把精力放在执行买卖点和控制仓位上。毕竟,能稳定赚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搞懂缠论,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学缠论时踩过的坑,我们一起避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