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老粉丝私信我,说自己四年前投了一家科技公司的原始股,当时公司老板拍着胸脯说三年内必上市,到时候翻十倍,结果上个月突然收到通知,IPO审核终止了。现在手里的股权证成了烫手山芋,问我钱还能不能退回来,该怎么办。其实每年都有不少投资者踩中原始股的坑,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接触过的真实案例,聊聊上市失败后原始股的处理方式,以及咱们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这种被动局面。
先说说公司为什么会上市失败。常见的原因有几种:要么是财务数据不达标,比如营收波动太大、净利润真实性存疑;要么是合规问题,比如股权结构不清晰、关联交易没处理干净;还有就是市场环境变化,比如今年上半年IPO收紧,不少公司因为估值过高被劝退。不管哪种原因,上市失败对原始股投资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退出通道没了——原本指望上市后在二级市场卖出变现,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那手里的原始股到底能不能退钱?这得看当初签的协议。我见过最规范的案例,是协议里明确写了若公司在约定时间内未完成上市,控股股东按原出资额加年化6%利息回购,这种情况投资者能拿回本金和部分收益,虽然不如上市赚得多,但至少没亏。但更多时候,协议里根本没这条,或者写得模棱两可,比如上市失败后由双方协商处理,这种就很麻烦,协商的主动权基本在公司手里。
如果协议没约定回购,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看看公司有没有后续计划。有些公司上市失败后会选择曲线救国,比如被上市公司并购、挂牌新三板,或者过两年重新申报IPO。我之前接触过一家生物科技公司,2022年IPO被否后,去年被一家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原始股股东最后换成了上市公司股票,虽然锁定期长了点,但好歹有了流动性。不过这种情况得看公司的业务前景,要是公司本身没核心技术,业绩持续下滑,并购和挂牌的可能性也不大。
最让人担心的是公司直接摆烂,上市失败后经营恶化,甚至濒临破产。这时候原始股基本就成了废纸。我见过最糟的案例,公司老板在IPO终止后卷款跑路,留下一堆债务,投资者去法院起诉都找不到人。所以这时候咱们最该做的,是弄清楚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最近有没有核心业务停摆?账户上还有没有现金?有没有新增债务或诉讼?这些信息对判断原始股价值至关重要。
但问题来了,作为普通投资者,咱们很难实时掌握公司的动态。不像机构投资者能去公司调研,咱们只能靠公司公告或者偶尔的新闻了解情况,信息严重滞后。这时候我通常会建议用工具辅助——比如我自己一直在用的希财舆情宝,它有个经营现状板块,能实时抓取公司的最新动态,包括主营业务进展、营收变化、债务情况这些关键信息。前阵子有个投资者问我某家上市失败的公司,我通过舆情宝看到它最近半年连续三个核心产品停售,应收账款逾期率超过50%,这种情况基本可以判断原始股没什么价值了,赶紧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本金才是正事。
除了经营现状,股东增减持动向也很重要。如果公司实控人或高管在上市失败后开始偷偷减持股权,那就要警惕了——他们最了解公司情况,这种行为往往是跑路信号。舆情宝的股东增减持动向功能会实时更新这些信息,不用自己去翻晦涩的公告,直接看汇总数据就行。关键是现在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先试试效果,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很友好。
如果公司还有持续经营能力,只是暂时上市失败,那可以多关注公司的投资者关系活动。比如最近有没有机构去调研?股东大会上有没有提新的融资计划?这些信息能帮咱们判断公司是否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我平时会通过舆情宝的投资者关系活动板块看调研纪要,里面会汇总机构问的问题和公司的回复,比自己看公告省事多了。比如上个月有家上市失败的新能源公司,调研纪要里提到正在和某央企谈战略投资,计划1年后重新申报IPO,这种信号就值得关注。
最后提醒大家,原始股投资本身风险就高,上市失败后更要冷静处理。别轻信公司单方面的画饼,也别指望一夜之间拿回所有钱。先通过工具理清公司现状,再根据协议和法律途径维权,才是最务实的做法。如果你也有原始股的困扰,不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免费体验一下它的经营现状和股东增减持查询功能,用工具帮自己擦亮眼睛,总比盲目焦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