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港股提交IPO申请后多久上市?流程和时间影响因素解析

高经理            来源:希财网
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港股提交IPO申请后到底多久能上市。作为在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股民,我太懂这种心情了——好不容易看中一只新股,却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参与,生怕错过最佳时机。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把港股IPO从申请到上市的全流程时间线拆解开,顺便聊聊普通投资者该怎么高效追踪进度。

港股提交IPO申请后多久上市?流程和时间影响因素解析

先从流程说起。港股IPO第一步是提交申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递表,公司要向港交所提交A1文件,里面包含招股书、财务数据、业务架构这些核心材料。递表后不是马上就能上市,港交所会进行聆讯,说白了就是监管部门审核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条件。这个阶段最耗时间,快的话4周就能完成,慢的话可能要6周甚至更久,毕竟材料有问题就得补正,来回折腾几次很常见。我2023年跟踪过一家消费公司的IPO,光聆讯就补了3次材料,硬生生多耗了两个月。

聆讯通过后,就进入路演和定价阶段。公司会带着投行去各地见机构投资者,介绍业务前景,顺便确定发行价。这个阶段通常2-3周,遇到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可能更久。比如2022年港股低迷期,有只医药股路演时机构认购不积极,硬是把定价周期拉长到了4周,就为了等市场情绪回暖。定价完成后,就是公开招股和挂牌上市,这部分快得很,招股一般3-5天,挂牌前还有1周左右的资金清算时间,加起来10天内肯定搞定。

这么算下来,从递表到上市,顺利的话3个月就能完成,慢的话可能要6个月。我统计过2024年港股IPO数据,平均时间是4个半月,其中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普遍快一些,制造业公司因为财务核查更严,平均要5个多月。

但光知道平均时间没用,关键是怎么判断自己跟踪的新股处于哪个阶段,会不会延期。这也是散户最头疼的问题——每天刷港交所公告、看财经新闻,信息零散又难辨真假,有时候明明看到聆讯通过的消息,结果等了半个月还没定价,白白浪费时间。

说实话,我以前也踩过这个坑。2021年追一只新能源股IPO,明明看到媒体说即将路演,我提前把资金挪出来等着,结果等了三周都没动静,错过同期另一只新股的行情。后来才发现是公司财务数据更新延迟,这些细节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法第一时间知道。

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追踪。比如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就专门针对IPO这类事件做政策和进展解读。它会实时抓取港交所公告、监管动态,甚至投行内部的路演信息,通过AI模型分析后,直接告诉我某公司IPO目前处于聆讯后补正阶段,预计2周内完成材料更新,或者市场情绪低迷,该新股可能推迟定价。前阵子跟踪一只生物科技股时,舆情宝提前3天推送了公司已确定承销商,路演时间定在下周一的消息,我提前调整了资金布局,打新时就没那么被动。

更省心的是它的公众号推送功能。以前我得早晚刷港交所官网,生怕漏掉公告,现在只要在希财网公众号设置IPO进展提醒,新股到了关键节点——比如聆讯通过、开始招股、确定挂牌日——都会收到推送,不用全天候盯盘。有次我出差忘了看盘,就是公众号推送提醒我某新股明天截止招股,赶紧用手机完成了申购,不然就错过了那只首日涨了20%的股票。

当然,光知道时间不够,还得判断这只新股值不值得打。港股IPO破发率不低,2024年就有35%的新股首日破发。我现在会用舆情宝的舆情评分辅助判断,它会整合市场对这只新股的舆情反馈——比如机构认购倍数、分析师评级、行业政策风向,生成0-100分的评分。一般我会避开60分以下的,60分以上再结合业务前景分析,胜率提高不少。

对了,想试试的朋友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额度,像IPO进展解读、舆情评分这些核心功能都能免费看。就算后续觉得有用,会员价格也不高,对比自己花时间研究的精力,这点投入换个安心和效率,我觉得挺值。具体的会员权益大家可以去小程序里看,反正先免费体验几天,合适再决定。

最后提醒一句,港股IPO时间受市场情绪影响很大,牛市时公司抢着上市,流程会加速;熊市时很多公司会撤表或延期。大家跟踪时别只看理论时间,多结合市场环境判断。如果觉得手动分析麻烦,不妨试试我前面说的工具,毕竟投资讲究效率,能用工具解决的问题,就别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