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总犯一个错:股票涨了舍不得卖,跌了又不敢补,结果成本越套越高。后来摸索出一些方法,加上工具辅助,现在手里几只票的成本已经做到负数。今天就聊聊我常用的3个实战思路,都是真金白银试出来的经验。
第一个方法:长期持有+分红再投,让时间帮你降成本
我最早把成本做到负数的票,是一只消费龙头股。拿了五年,前三年股价起起伏伏,但每年分红都很稳定。一开始我只是拿分红当现金收益,后来发现把分红自动再投,成本降得特别快。比如10元买的股,每年分0.5元,五年就是2.5元,不算股价上涨,成本已经到7.5元。如果股价再涨一波,成本很容易就负数了。
但这招有个前提:得选对公司。我踩过坑,之前买过一家看着分红高的公司,结果第二年就说现金流紧张,分红直接砍半,成本根本降不下来。后来学乖了,选分红股先看两点:一是连续5年分红稳定,二是财务健康。怎么判断财务健康?我现在会用希财舆情宝的财务评分功能,它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盈利、成长等6个维度打分,80分以上的公司财务状况基本没大问题,踩雷概率低很多。比如去年选的一只家电股,财务评分85分,分红率5%,拿了一年多,成本已经降了12%。
第二个方法:波段操作做T,高抛低吸摊薄成本
光靠分红太慢,我平时还会做波段降成本。但做T很容易做成追涨杀跌,我早期就因为判断不准趋势,卖了就涨、买了就跌,成本越做越高。后来发现,关键是要搞清楚股票当下的趋势和主力动向。
比如今年初拿的一只科技股,股价在20-25元之间震荡。我每天开盘前看一眼希财舆情宝的趋势评级,如果显示上涨趋势,就等回调到21元附近补仓,涨到24元以上就T出部分仓位;如果趋势变震荡,就少动。另外,主力资金流向也很重要,舆情宝里能看到龙虎榜数据和主力净流入流出,比如某天突然放量下跌,但主力资金净流入,我就敢加仓,第二天反弹再T出去。就这样反复操作半年,成本从23元降到了18元,后来股价冲到30元,成本就成负数了。
第三个方法:新股配售+底仓管理,用收益摊薄成本
打新股也是降成本的好办法,但需要持有底仓。我的底仓都是用舆情宝的舆情评分选的——评分80分以上强烈正面的票,市场情绪好,不容易大跌,底仓安全了,打新收益才能真正摊薄成本。去年底仓配了两只新能源股,舆情评分都在85分左右,拿了半年没跌,中了3只新股,赚了2万多,相当于底仓成本直接降了8%。
其实不管哪种方法,核心都是不踩雷+找对时机。以前全靠自己看财报、盯盘,经常漏掉关键消息,现在用舆情宝省了不少事:每天免费看3份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主力资金流向,公众号还会推送自选股的紧急消息,不用一直盯盘。财务评分、舆情评分这些功能,帮我从几千只股票里快速筛出靠谱的标的,避免了越补仓越套的坑。
如果你也想试试把成本做到负数,不妨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体验几份舆情报告和财务评分,先看看适不适合自己。投入不多,但能帮你少走我以前走过的弯路。觉得有用的话,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推送市场干货和工具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