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读者问我:能不能用Deepseek写选股公式?听说AI写代码很快,散户也能搞量化?说实话,我上个月真试过,折腾了快两周,最后选出来的股票池,还不如我凭经验挑的准。今天就聊聊这事,给想走AI捷径的散户提个醒。
先说说我用Deepseek写公式的过程。一开始觉得挺简单,输入帮我写一个结合MACD金叉和成交量放大的选股公式,AI确实秒出代码。我兴冲冲导入交易软件回测,结果傻了——回测期是2020年的,数据滞后三年,选出来的股早就翻倍了,现在进去就是接盘。后来我让它更新参数,加近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条件,代码是长了不少,但跑起来提示数据接口错误,问AI怎么改,它给的解决方案又是另一串代码,我一个文科生对着屏幕发呆,最后只能放弃。
这两周我踩的坑,其实也是散户用AI写选股公式的通病。你可能会说我学过Python,不怕代码,但实际操作中,问题远比想象的多。比如AI生成的公式往往只看技术面,像MACD、KDJ这些指标,可股价涨跌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上个月有只股技术面全是买点,但突然爆出股东减持,股价直接跌停,这种舆情风险,纯技术公式根本抓不到。
还有参数设置,AI给的默认值未必适合当下行情。比如成交量放大,它默认近5日均量的1.5倍,但最近市场缩量,1.5倍可能根本选不出股;调成1.2倍,又会筛出一堆垃圾股。我后来发现,散户自己调参数,本质上是用过去的经验猜未来的规律,成功率能有多高?
更麻烦的是回测和实盘脱节。AI写的公式回测时往往完美,因为它用的是历史数据,相当于事后诸葛亮。但实盘时,市场情绪、资金流向每天都在变,上周有效的策略,这周可能就失效了。我之前用AI写的低位反弹公式,回测2023年胜率70%,实盘时选到的股,有一半刚买就遇到大盘跳水,根本弹不起来。
折腾到第三周,我突然意识到:咱们散户炒股,真的需要自己写代码吗?与其花时间学编程、调参数,不如找个现成的工具,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系统。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里面的策略选股功能,算是帮我跳出了自己写公式的误区。
它不用你写一行代码,直接把选股因子摆在你面前。比如你想找趋势好、舆情正面、财务健康的股,就直接勾选趋势评级:上涨舆情评分:61-80分(正面)一年财务评分:良好,系统会自动帮你从全市场筛选。我试过组合趋势上涨+估值上涨空间>30%+研报评级买入,筛出来的几只股,最近两周平均涨了15%,比我自己写公式瞎折腾靠谱多了。
最关键的是,它的因子不止技术面。你知道散户写公式最容易忽略什么吗?是实时舆情和资金动向。比如舆情宝的策略选股里,能直接加入主力资金净流入龙虎榜数据这些因子,甚至可以筛近3日舆情评分持续上升的股,这些都是AI写代码很难实时整合的维度。而且选出来的股票池每天都会动态更新,不像AI公式需要手动刷新数据,省去了盯盘的时间。
你可能会问:这种工具是不是很贵?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担心性价比。但用下来发现,它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比如舆情解析、研报解析可以免费看,舆情报告、机构报告每天也能刷新几次免费查看机会。就算你想解锁更多功能,开个会员的成本,可能比你为了写公式买课程、试错亏的钱少多了——毕竟炒股最忌讳的就是用时间换亏损,与其花一个月学AI写代码,不如花几分钟试试现成的工具,把精力放在判断和决策上。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写选股公式太折腾,或者试了几次总踩坑,不妨在微信里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先体验下免费的策略选股功能。每天花几分钟组合因子,看看系统筛出来的股票符不符合你的预期。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会推送每日市场情绪分、行业风口解读,不用全天候盯盘,也能及时知道市场在关注什么。
说真的,散户炒股,不用追求高大上的工具,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才是好工具。与其指望AI帮你写代码,不如找个能把舆情、资金、财务这些复杂数据整合好的系统,让自己少踩坑、多省心——这可能就是咱们普通投资者最实在的捷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