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自编通达信选股公式:从踩坑到实用的3个关键经验

小伍顾问            来源:希财网
小伍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几个老股民朋友问我,自己编通达信选股公式到底靠不靠谱。说实在的,我刚开始接触股票那几年,也特别痴迷这个。那会儿觉得,只要把MACD、KDJ这些指标组合起来,再加点均线金叉死叉,就能编出个抓牛股神器,结果实盘一用就傻眼——回测时看着全是涨停,真选出来的要么买不进,要么一买就套。今天就聊聊我自编公式踩过的坑,以及现在怎么让公式更实用的3个关键经验。

自编通达信选股公式:从踩坑到实用的3个关键经验

第一个坑,太迷信技术指标的完美组合。刚开始编公式,我总想着把所有能想到的指标都塞进去:均线要多头排列,MACD得在零轴上方金叉,KDJ要低位金叉,成交量还要放量……当时觉得条件越严格,选出来的股票越优质。结果呢?要么一天选不出一只股,要么选出的股第二天就因为突发利空大跌。后来才发现,技术指标本质是历史数据的滞后反应,光靠这些,根本躲不开突发的政策变动、业绩暴雷这些黑天鹅。

第二个坑,忽略了参数优化的陷阱。比如均线周期,我试过5日、10日、20日组合,也试过13日、21日这种斐波那契数列,每次回测都觉得这个参数最准。但实盘时就发现,上个月好用的参数,这个月可能完全失效。后来才明白,市场风格一直在变,单纯靠优化参数拟合历史走势,跟刻舟求剑没区别。

第三个坑,也是最关键的,没把基本面和市场情绪当回事。以前编公式只看K线和指标,从来不管公司是赚是亏,有没有商誉减值风险,更别提市场上大家都在讨论什么。结果有次选到一只技术面完美的股票,买进去才发现前一天晚上公司刚发了业绩预亏公告,直接吃了个跌停。那会儿要是有现在的工具,可能就不会踩这个坑了。

说实话,后来我改进公式,核心就是三个字:接地气。现在编公式,我会先做三件事:

第一,用筛子代替捕网。以前总想一网打尽所有牛股,现在明白选股公式的本质是排除垃圾股。比如我会加个简单条件:近三年净利润不能连续亏损,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80%。别小看这两条,能筛掉一大半潜在暴雷股。

第二,用工具补全非技术面信息。你可能会问,基本面和舆情信息怎么加到公式里?通达信本身确实做不到,但可以用辅助工具。我现在编公式前,会先用希财舆情宝查一下个股的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比如舆情评分低于60分的,说明市场情绪已经走弱,就算技术面再好我也会排除;财务评分低于50分的,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有问题,直接pass。这样就能避免选到那些技术面好看但内里已经出问题的股票。

第三,只保留关键矛盾指标。现在我的公式里,最多只有2-3个核心指标,比如股价在20日均线上方+MACD红柱放大+近5日舆情评分持续上升。指标越少,信号越稳定,也越容易跟踪。

说到希财舆情宝,其实刚开始我也觉得工具都是智商税,直到去年有只股票让我改变了看法。当时技术面看是典型的突破形态,我差点用公式选进去,结果随手在舆情宝查了下,它的舆情评分只有35分(负面标签),点开报告一看,原来前几天公司刚被监管问询,股吧里全是讨论利空的——这要是真买了,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发现它不仅能看舆情,财务评分还能把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拆成具体分数,比自己对着财报一个个算指标省太多事。

你可能会担心用工具要花很多钱,其实不用。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额度可以看,不用先掏钱,每天花几分钟查一下,觉得对选股有帮助再考虑会员的事。毕竟对散户来说,选对一只股票省下的钱,早就超过工具的成本了。想试试的话,可以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的免费额度足够刚开始用了。

最后想说,自编通达信选股公式本身没问题,但别指望它能躺赚。技术面是骨架,基本面和舆情是血肉,两者结合起来,再用对工具辅助,才能让公式真正帮到你。与其花时间编那些完美回测的公式,不如先学会怎么避开那些明摆着的坑。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