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同花顺条件单到底好不好用。说实话,作为用了三年条件单的老股民,我得说它确实帮我解决了不少盯盘难题——比如前阵子忙项目,没时间看盘,就靠条件单自动止盈了一只持仓半个月的票,落袋时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地。但要说它没缺点?那可不对,我自己就踩过好几次坑,最近复盘才发现,原来90%的散户用条件单时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
先说说条件单为什么有用。对我这种白天要上班的散户来说,最大的痛点就是没时间盯盘。早上开盘前设置好止盈止损条件,比如股价到15元自动卖,跌到12元自动买,盘中就不用老掏手机看行情了。之前有只票我设置了回落卖出,股价冲高到18元后开始回调,条件单在17.5元自动成交,比我自己盯盘时慌里慌张卖到17元还多赚了5%。还有网格条件单,震荡市时低买高卖,积少成多的利润也挺可观。这都是我实实在在的体验,所以说它有用,一点不夸张。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上个月我给一只票设置了突破买入条件单,股价突破20元时自动进场,结果当天下午就出了个利空公告,股价直接跳水,条件单触发的买入成了追高。后来才知道,那个利空消息早上10点就已经在股吧传开了,只是我没看到。你看,只靠价格条件触发交易,就像闭着眼睛开车,路况(消息面)变了都不知道,不撞墙才怪。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坑:条件单的触发时机可能和消息面完全脱节。散户设置条件单时,往往只看K线图定价格,却忽略了股价波动背后的原因——是主力在拉高出货,还是真的有利好支撑?比如去年有只票,我设置了跌破60日均线止损,结果当天跌破后条件单触发,晚上公司就发了业绩预增公告,第二天直接高开5%,白白割在低点。要是当时能提前知道业绩预告的进展,我肯定不会那么设置止损线。
第二个坑更隐蔽:参数设置全凭感觉,没有数据撑腰。比如设置止盈点时,你怎么确定15元是压力位?是看MACD金叉死叉,还是看龙虎榜资金流向?我之前凭经验设15元止盈,结果后来才发现,那只票的主力资金连续三天净流出,14元就是强压力位,根本到不了15元,条件单等于白设。还有止损点,设5%还是8%?如果主力在洗盘,设5%可能被洗掉;要是真的破位下跌,8%又亏太多。没有客观数据支撑,参数设置就是赌大小。
第三个坑,多只票条件单管理不过来。我最多时同时给5只票设了条件单,白天上班根本顾不上看每只票的动态。有次一只票触发了反弹买入,但我没注意到它前一天股东人数突然增加了20%,筹码分散,结果买进去就横盘,白白占用资金。散户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跟踪那么多票的资金面、股东变化,条件单设得越多,踩坑概率越大。
可能有人会说:我哪有时间研究那么多?盯盘都来不及。这也是我之前的困扰,直到半年前开始用希财舆情宝。不是硬推,是真的解决了我的问题。就说那个风险预警功能,它能实时抓取个股的突发利空,比如监管处罚、商誉减值这些,直接推送到微信上。上次我给一只票设了止盈条件单,中午收到舆情宝的推送,说该股存在高管减持计划未披露风险,我赶紧去看详细报告(每天有免费查看额度),发现股东增减持动向里果然有数据,当天下午就把止盈点调低了2%,后来股价果然因为这个消息跌了,虽然没卖在最高点,但至少没坐过山车。
还有舆情评分,0-100分对应不同标签,强烈正面的票说明市场情绪好,条件单触发后上涨概率高;负面的票就算触发买入条件,我也会犹豫。比如上个月选了两只票想设条件单,看舆情评分,一只85分强烈正面,另一只30分负面,虽然负面那只技术面看着不错,但我最终只给正面的那只设了单,后来负面那只果然跌了10%。这个评分每天免费能看,不用开会员,对设置条件单前筛选标的特别有用。
最实用的是它能把消息面、资金面、技术面这些散户平时没时间看的数据整合起来。比如设置止损时,不光看K线支撑位,还能看主力资金流向——如果主力资金一直在流入,支撑位可能更有效,止损点可以设宽松点;要是资金在流出,支撑位就可能是假的,止损得严格。这些分析报告每天有免费额度,足够用了。
现在我用条件单的流程是:先在舆情宝上看个股的舆情评分和风险预警,排除负面票;再看资金面和股东变化,确定这只票有没有持续上涨动力;最后结合技术面设置条件单参数。这样下来,条件单触发后的胜率明显高了,上半年靠这个方法,条件单的盈利比去年多了30%。
可能有人觉得用工具是不是要花很多钱?其实不用,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像舆情评分、风险预警、机构报告这些关键信息,免费就能看。就算不开会员,这些功能也够用了。我现在每天早上花10分钟在小程序上看看几只持仓票的舆情报告,设置好条件单就去上班,心里踏实多了。
如果你也常用条件单,建议试试先分析再设置,别让条件单变成盲目交易的工具。现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看看舆情评分和风险提示,对优化条件单真的有帮助。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能收到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推送,不用一直盯盘。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用对了才能让条件单真正帮你赚钱。